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离层风暴期,现存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磁层ap系数和太阳黑子月均值作为风暴期训练序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新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比现有的预测方法(STORM模型和Cander提出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通常介质,在异向介质中的辐射场表现为内向波。本文从分析远场辐射边界条件和辐射功率两方面研究异向介质中源的辐射场具有的内向波特性,论证了内向波和因果律的一致性。论文以无穷长的线电流源置于异向介质圆柱体中为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电磁场在异向介质圆柱体中的传播特性,验证异向介质辐射场的内向波。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一个以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等相关研究的研究所。上世纪80年代末,正当国内外开展离子束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材料改性研究时,我们对离子注入生物体内的现象开始关注。通过与生物学专家的合作,历经坎坷,发现了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继而开辟了“低能离子与复杂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环境低剂量暴露与健康”、“低能离子在生命化学起源和星际分子形成中的作用”、“离子束细胞加工与修饰”和“离子束遗传改良”等研究方向。从此,一门由著名生物学家徐冠仁院士命名的交叉学科“离子…  相似文献   

4.
李钢 《科技风》2023,(31):68-70
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等离子体源是用来产生单电荷态离子束的等离子体装置,它可以产生束流较强或者较高的电荷态离子,同时还能提供束流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工作寿命。引出系统的设计对ECR等离子体源是至关重要的,引出系统对等离子体的引出束流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引出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引出束流强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ECR等离子体源引出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了满足设计需求与目标的引出束流。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07,(11S):I0001-I0004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2006,(9):13-13
在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明年发射之后。我国还将发射3颗“夸父”卫星“逐日”。近期。在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各国航天局圆桌会议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讲解了我国未来5年的航天计划。其中包括:未来5年我国将为发射“夸父”日地空间探测卫星进行前期准备。孙来燕说,目前正在对“夸父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未来5年,将完成发射的前期准备工作。据悉,“夸父计划——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是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院士等人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1977年9月16日,苏联根据获得的军事情报,相继发射了“宇宙952号”和“宇宙954号”两颗编组海洋侦察卫星,对美国水上舰队的军事动向进行全面监视。可是,“宇宙号”间谍卫星执行任务不满一个月,就被美国防空司令部觉察,并向分布世界各地的跟踪站发出“反侦察”绝密警报,使“952号”、“954号”先后失灵。不久,两个“宇宙号”都坠毁了,美国情报机关对卫星的坠毁时间和坠落地点都预报得非常准确。世界科技界纷纷评论说,这一事件充分揭示了信息时代情报战的特点。现代情报战的最大特点在于科学化,即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作为侦察手段。如苏联的“宇宙954号”间谍卫星,既有发现目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08,(2):79
日前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在上海研制成功。“领航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首个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并将替代“北斗”系统内的国外芯片。  相似文献   

10.
日地系统是由约20公里以上的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行星际空间及太阳上层大气组成的庞大空间,其中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又称为地球空间,该系统与人类活动和生存条件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地球空间已成为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重要场所。日地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太阳活动可引起日地系统连锁式扰动,使地球空间环境产生灾变性事件,如太阳质子事件、磁层亚暴、磁暴、电离层暴和热层暴等。这些事件会显著影响航天器系统和宇航员的安全、卫星轨道和寿命、通信系统、导航…  相似文献   

11.
别的     
早在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是中国继2000年12月之后发射的第三颗导航定位卫星。完成了三星定位系统。新华社对于此次发射的评价是:“意味着我国完全依靠自已的力量完成了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2.
白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S):16-16,188
“北斗一号”是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发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为分布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的用户提供定位、短消息通信及定时服务。对“北斗一号”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进行介绍,并论述其在军事上的主要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系统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下半年,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功不可没。值此之际,我们走进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娘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访了该院的鲁宇副院长,为读者多角度呈现该院50多年来在火箭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近年来该院在“军转民”领域的积极开拓。  相似文献   

14.
今科 《今日科苑》2006,(8):15-16
北京时间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道上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中国的“双星”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密切配合的联合探测网,在从太阳到地球的空间中,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7):31-31
近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这些诊断技术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的物理实验研究水平。诊断技术与设备是指在科学实验中获取各种重要实验参数的技术和设备系统。“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也就是在核聚变实验中,获取等离子体温度、密度、放电时间等一系列重要参数并加以分析的科学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7,(12):26-27
以嫦娥一号卫星11月7日准确进入127分钟月球轨道为标志,中国航天史上最远的“长征”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宣“成功”。  相似文献   

17.
电子冲浪机     
《发明与创新》2007,(9):46-46
富有经验的冲浪者能够独占潮头,英国科学家则发明了一种让电子学会“冲浪”的机器,它可以使电子像冲浪者一样处于静电振荡波的能量波峰上。科学家说,希望这能为研制新型计算系统并提高数字通信的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日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卫星导航与定位以及人类的空间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的出现,为探测电离层的时空结构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为CT)技术在电离层探测上的应用还很薄弱,很多具体工作还没有开展。为了对CT技术在电离层探测上的应用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本文对近年来CT技术在电离层领域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电离层CT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13-13
2005年10月8日,俄罗斯宇航局宣布,俄罗斯当天为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克里塞特”科研卫星在空中解体后坠八北极海域。携带欧洲卫星的俄“轰鸣”号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8日19时02分(北京时间23时02分)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两小时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与卫星的联系。欧洲航天局“克里塞特”科研卫星的主要用途是,通过收集极地冰盖的数据,帮助科学家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动向。  相似文献   

20.
人们用各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向天空发射,发现了高层大气中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人们判定了在距离地面大约60公里以上的大气中,存在有好几层具有较密集的电离了的空气分子或原子的层次。这些电离层次,总称“电离圈”。它们能够反射或吸收无线电波,在无线电通讯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探测出来的电离圈中各个电离层有:D层、E层、F_1层和F_2层。在F_2层的上面,根据探测,还可能有G层存在(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