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报道员把一篇刚写完的言论交给老新闻干事或报纸编辑,对方看完之后往往会对他说,言论选题不太好,要他选“值得评论的话题”写。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值得评论”的话题呢?这是个评论的选题问题。众所周知,选题是决定言论成败的关键,对小言论而言尤其如此。题选好了,言论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题目选得不准,即使论述再精到,分析再透彻,也难免被“枪毙”。一个话题是否“值得”评论,是作者、编者对该选题作出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从心理学角度讲,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而且是短时间内必须作出结论的价值判断(这是新闻评论时效…  相似文献   

2.
联体新闻是指就一个主题同时采写的两篇或两篇以上互为补充的新闻,且具有在同一新闻单位同时传播的特性。联体新闻在目前主要有这样四种形式:一事一评、一问一答、一正一反、一主一辅。一事一评。这是一篇新闻与评述这一新闻事实的一篇言论的结合体。在我们采写的不少新闻中,很多内容具有评论价值,重视言论的配套,方可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新闻素材。目前,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而忽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必要评论。这些稿子发出后,由编辑配发短评、编后的毕竟是少数,但因编辑部人手有限,加上其它因素,大部分本应配发评论的也漏配了。采写一  相似文献   

3.
专栏言论,除了微型化小言论这种形式外,还有论坛式、杂谈式和专题式等多种表现形式。论坛式专栏言论属于篇幅适中、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专栏言论。这种新闻评论文体,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可谓由来已久。不过,就我国解放后的报刊实践而言,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新闻评论改革的深入,才格外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较有影响而又办得较早的论坛有1978年7月面世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专栏。《人民日报》自1980年1月创办“今日谈”专栏5年之后,于  相似文献   

4.
党报言论,大而论之,无外乎“指定题目”与“自选题目”两块。 所谓“指定题目”,即指令性评论。而“自选题目”,则是根据各报自身特色而运作的言论。 谈及发挥党报言论的优势,我们体会,就是要在“指定题目”和“自选题目”上都力求有上乘的“表演”。围绕这一目标,北京日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党报在当今愈演愈烈的报业竞争中,有着一个其它类型报纸所没有的优势,即有一块天然的、“铁定”的基本市场份额。因为党报作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担负着传达党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最轻型、很直接、且简便的评论形式,常常出现在一则新闻的落句或收笔处。这种与新闻事实切然不可分割的评论形式,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用概括性语言,对新闻进行评论,从而加深读者对新闻所包涵的深刻意义的理解和接受。不少同行称这种评论形式是新闻言论中的“短匕首”,笔者姑妄把它定为“报尾评论”。“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清·李渔)。报尾评论,就是在文章结束的那“一刹那”,提纲挈领地表达编者或作者对所要报道事物的一种见地、态度或倾向。它的特点在于:形式不拘一格,长短因文而异,手法匠心各具,效果妙趣纷呈。数一数手头搜集的若干篇例,就其功能分类,既有卒章显义,深化报道主旨的;又有补上一笔,显现事物轮廓的;还有有感而发,评论新闻事实的。卒章显义,深化报道主旨——这是应境而出。一则  相似文献   

6.
专题式专栏言论是专栏评论中一种值得重视的新型体裁。近几年来,它随着专栏评论的日益繁荣并适应宣传形势的需要而逐渐兴起,在新闻评论园地里含苞吐绿,生意盎然。请看,《北京日报》于1990年4月至10月,开辟了以“我说亚运”为栏名的专题式言论专栏。在专栏中陆续发表了有影响的各界人士有关迎接、欢呼、评说亚运会的召开及其意义的专题言论。《人民日报》于同年9月29日至10月25日在头版的显要位置也辟设了以“亚运会的启示”为栏名的言论专栏,发表了报社内外人士写的十一篇专栏言论。编者在专栏面世的第一天所配写的按语指出,第11届亚运会正  相似文献   

7.
二年多的时间,我向新闻单位发言论稿40多篇,用稿率达90%以上。切身体会是,言论写作要做到“四新”: 一、捕捉新问题。新问题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来。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趋向、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言论作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捕捉和思考新问题。今年来,我发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以轿车、别墅为条件,广招人才。然而,这些“伯乐”对本单位的人才却视而不见。这是个值得思考的新问题。于是,我以《人才“灯下黑”新探》为题写了一篇言论,从“谓之不敢用;谓之不能用;谓之不想用;谓之不把用”四个方面揭示了一些单位领导钟情外才、轻薄内才。此稿被《新华  相似文献   

8.
现在报刊上的评论越来越多了,这是好现象。但是,评论的题目怎样选择好,怎样选择才是人们想看爱看的主题,这就要下番工夫了。《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时评”言论专栏就比较注意这一点。最近刊登的时评《教育学生,不妨“蹲下来聆听”》(见《新华每日电讯》3月26日第二版)就是一篇角度新颖、来自现实生活的好题目、好评论。这篇由新华社国内部鹿永建执笔的“时评”,它好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5,(5):15-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近几年来,言论在国内各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不少版面都开设了言论专栏,形式也更为多样。时事评论——“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由于颇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报刊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10.
仿词是与拈连相对应的一种修辞格。这种辞格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例如,在“曲高和寡”的比照下,仿造出“曲‘低’和亦寡”。用这种辞格制作的评论标题新奇醒目,尤为引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也是常理。然而,《人民日报》“今日谈”有一篇评论的题目偏偏为《不做亏心事也怕鬼叫门》。谁见了这个标题,谁就会被吸引住,非得看正文不可,因为它着实新奇,犹如海面出火,晴空响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名句凝练精辟,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如能恰当的借鉴活用,可以大大增强标题的色彩和情致。请看: 两岸风光看不尽 一船笑声破浪来 这是一篇通讯的题目,能说它与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古名句之间不无关系? 借鉴或运用古诗词名句制题,其魅力就在于它文词洗练,富于诗情画意。常常用简短的几个字,便能展示一个生动的形象,或表达一个发人深思的思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上最主要的文字题材之一,无疑应发挥其“党报的旗帜”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党报的新闻评论,人们普遍不爱看,读者群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论题离群众太远,或居高临下,或空洞说教,语言死板教条,是造成评论成为报纸“弱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症下药,以贴近性引导读者,以务实、创新的风格打动读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服读者,切实提高地市党报言论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报纸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让评论“近些、实些、活些”。一、评论的…  相似文献   

13.
学写评论,第一步就要学会选题。选题,统言之包含:命题、主题和标题。在这一讲里主要探讨如何命题,也就是如何捕捉写评论的题目。我给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讲授评论课,每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目前.国内受众普遍接受的电视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夹叙夹议”式,二是与“说新闻”配套的“点评式”。而“小言论”式的短评是否适用于电视新闻.一直存在争议。常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传播》的实践表明,短评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亮点,提升新闻品质的利器。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界有人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称为大言论;把短评、编者按、编后和一些署名的专栏评论称之为小言论。大多数读者是喜欢阅读报刊上的新闻评论的,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小言论,尤以《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这类专栏署名小言论最受青睐。而爱读社论这类大言论的却只占被调查者中的很少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大言论”的一些思考。我以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或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它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论这类大言论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  相似文献   

16.
言论,从广义的理解是一种“发言立论”的文章,即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从狭义的理解──写作实践看,言论是就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展开的评论,如同新闻一样十分强调其时效性。它要求作者用自己思想的“雷达”去捕捉社会各个领域的鲜活话题,联系时事现实去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立意的新颖是任何文章都孜孜以求的,但对于言论而言,其“新”显得更为重要。这种一事一议、篇幅不大的文章,如果所言内容是“昨日黄花”,所谈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大道理,这种文章就毫无价值。所以,这“新”可谓言论的命脉所系。一 材料的新鲜,是言论具有新…  相似文献   

17.
杂文小言论是融思想性与文艺性为一体的言论体裁,是一种带有散文味的“杂文”。它既不同于文艺评论,与政论文章也有区别,因而在标题制作上既要有文学性又要有说理性。我在拟写此类言论标题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十种方法。一、谐音法如“公仆”与“供菩”两者是谐音,但两者的概念却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往往用“公仆”比喻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那些领导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在一个人的五官中,眼睛最能“传神”的话,那么,在一张报纸的编排中,标题往往起着“报纸的眼睛”的作用。借“诗眼”作“题眼”诗词中的名句往往被誉为“诗眼”、“词眼”,如果把优美的诗词比作巧夺天工的织缎,那么名句则是诗篇织缎上璀璨的珍珠。许多记者、编辑高手给新闻、通讯拟题时,常到诗山词海中采擷秀丽辞句。《扬眉剑出鞘》、《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到长城非好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用诗词中的佳句制作的标题既贴切恰当,又凝炼精警,令人百读不厌,过目成诵,味之不已. 擷取诗词名句作标题可整句引用,可截用、嵌用,还可改动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以准确表达不同的文章内容,不仅没有生吞活剥之陋,反而能出人意表,涉笔成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20.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体现在报纸出版的方方面 面,渗透在从编稿到组版的各个环节,诸如为报道“出点子”,选角度、定题目,对记者或通讯员来稿进行修改润色,在文稿的出版形式上作独具匠心的安排——如制作标题、设置栏目、设计版面、配发评论等,都反映了编辑作为“无名英雄”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