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传播》2009,(12):51-53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2.
何美 《网络传播》2007,(12):52-53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怍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服务消费平台。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不但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也在实践当中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文化传播力的建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文化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数字  相似文献   

4.
干飞 《网络传播》2007,(8):40-40
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信息传播和消费的重要平台,其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政府执政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当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结合当前我国网上信息存量实际,在三个着力点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重大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周敏  赵晨雨 《现代传播》2022,(12):48-55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出海带来数字化变革,当前数字文化出海已经成为打破多元文化边界,重新塑造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新格局的重要实践。因此,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互联网环境中,为了寻求文化认同、构建数字时代的国家文化形象,需要关注到数字文化超越地域界限的互联网属性,在内在叙事上调整叙事策略和话语内涵,同时从媒介技术视角推进外部载体搭建,从而有效应对世界文化浪潮的翻涌和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在变革中塑造中国当代数字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互联网伴随着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加速而进入了中国,相随而生的是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一代人,他们被互联网形塑,又塑造着互联网的新形态,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文化。面对这样崭新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学者都在试图寻找合适的理论,解释的办法。而文化研究由于其强大的包容性和不俗的解释力成为了互联网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套用英国或者美国文化研究的现有成果就能对中国网络文化做出很好的解释,相反,文化研究在进入中国语境时,需要做的调整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相应的传媒力量也在互联网中找到用武之地,而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文化传承课题也被摆在世人面前。主要介绍互联网传媒的优势,阐述互联网传媒与传统文化的作用关系,并探讨互联网传媒实现文化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污文化"在低俗文化的土壤中滋长,受到大众流行文化的推崇."污文化"起源于民俗市井,通过关于两性内容的隐喻和暗示等形式传播,现在成功地借助互联网公共言论领域培养了一批信仰娱乐至死的"污"合之众,成为一种现实和虚拟两重空间的语言常态和嵌入式互动路径.本文着重研究"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传播特征,分析传播各方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过:“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冶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我们理解,总书记的这段话包含三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发表讲话提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如何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而网络媒体又该如何利用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开展舆论监督,构建主流舆论,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汪侃 《网络传播》2007,(10):42-43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网络媒体担负着艰巨的使命。面对网民已经占中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国情社情,如何用好互联网这一现代工具?如何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这是全社会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破解的一道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匡野 《传媒》2017,(22):43-45
在信息时代,随着网民群体日渐壮大,网络文化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精英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下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早年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小范围文化信息传播生态,已经被当下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生态重组为全球性的网络文化虚拟社区,区域性、地域性的市井文化已然被具有高度全域性、社群性的网络文化所替代。对同一话题的讨论脱离时空限制,从线下转到线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被不断传播,自web1.0时代后,新媒体传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中的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以互联网平台为依靠,以丰富的内容为支撑的独特娱乐消遣方式,成为是这些传播媒介中的突出代表.在玩家与游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网络游戏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它既孕育了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形态,也包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网络游戏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传播现状,并找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应用中的问题,以期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中更好传播与传承尽一份绵力.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电视的产生源于OTT业务的兴起,其业务范围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数据信息服务。它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区域服务的差异化,使集成信息服务在公共互联网的支撑下实现全国同步传播成为可能。借助互联网电视技术提供数字图书馆文化资源的展示与服务,不仅可以使全国用户收看到图书馆提供的公益文化视频节目,还可以读书看报、浏览种类多样的图文信息资源,并通过交互技术体验多项图书馆的特色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优秀文化是传承历史文脉,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网络和谐文化是优秀文化在互联网上的综合体现,是传播先进文化,营造有利舆论,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中国形象,打造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互联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中国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为电视剧文化再生产中理性因素的提升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刘浩 《网络传播》2007,(8):30-31
互联网是20世纪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一伟大变革,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从而有效促进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于迅 《网络传播》2008,(5):20-21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因此,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之一。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网络文化发展。去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进行了集体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