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克时期正是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帕克是最先将报业当成社会与文化机构进行研究的学者.在芝加哥学派中,他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为芝加哥学派作出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传播学在美国的研究.帕克的传播学思想和研究为日后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导向,也为传播社会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芝加哥学派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主流大众传播学,"传播"始终是美国社会学、传播学关注的重点。面对大移民和城市新环境,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创了以"有机体"为核心的社会传播观念;在此之后的哥伦比亚学派,受到二战的影响,将"结构功能"和"经验测量"的功能主义传播观发挥到极致,但是"传播"丰富的意义在传播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消逝。  相似文献   

3.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源泉,是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芝加哥学派的基本传播思想出发,梳理了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渊源、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当时工业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芝加哥学派与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它对传播学的贡献,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帕克。其有关传播的定义、报纸与民意的研究、集体行为以及一系列关于大众传播的实证课题研究对于大众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帕克的上述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派,因为传播学根植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对芝加哥学派中关键人物的传播研究,解读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史经常忽略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在技术主义方面所做的理论贡献。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为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创立与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但由于片面地强调技术,使芝加哥学派陷入了抽象的技术决定论泥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帕克对移民报刊的研究 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学派将传播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传播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①帕克通过对移民报刊的研究,证明了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经典文本《个人影响》关于群体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解释资源,实际上是对芝加哥学派首属群体理论的借用。这种被称为再发现的借用,由于研究范式不同造成了严重的理论误读,体现出抽象经验主义研究的固有缺陷,同时也反映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喜燕 《新闻知识》2013,(1):39-40,68
本文梳理了芝加哥学派与公众意见研究,指出:第一,芝加哥学派在公众意见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卫普斯的组织下将公众意见研究纳入传播研究,并藉此让传播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外来资金,使传播研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领域。第二,斯道弗的《美国士兵》是公众意见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对战后美国主流传播范式的确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因而,认识芝加哥学派,中国学者需要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为,芝加哥学派、李普曼到大 众传播,是美国传播研究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条逻 辑发展线索。通过对这条线索的考察和梳理,展 示美国传播研究思想的基本演变:芝加哥学派主 要侧重于社会关系来透视传播,从而希望借助于 大众传播,使工业化社会能恢复此前社区那种良 好的关系;到了李普曼,虽然也看到了传播对人 类建立自身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但其重点的是对 民主社会虚妄的批判,由此证明大众媒介不仅不 可能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现实的关系,而且 会被人所利用。大众传播研究的兴起,完全偏离 了"关系"的视角,相反,大众媒介彻头彻尾就 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效果研究成为中心,其原因 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陈阳 《新闻知识》2012,(2):21-22
本文通过比较传播效果研究与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历程、理论分殊,试图阐明传播效果研究与芝加哥学派的距离,以回应目前学术界传播效果量化研究一统天下的现实格局。两者都从社会现实出发,但对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握各不相同,此外,由于方法论的差异,两者分道扬镳。但是传播效果研究仍然可以从芝加哥学派汲取养分,以弥补其方法论取向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自凯瑞提出回到芝加哥学派之后,芝加哥学派被凯瑞及其追随者们认为是美国主流传播研究范式的对立面。事实上,经典意义上的芝加哥学派在二战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公众意见研究,这些研究,帮助确立了日后被诟病的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3.
王鹏 《新闻世界》2012,(6):247-249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出现,受众能动性不断增强。这给传播学界和业界带来了变革。这种变革赋予了盛行于百年之前芝加哥学派理论以新的生机,使其对当下的网络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该学派的传播观、受众观、信息观和效果观。本文通过分析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和目前网络出版事业的现状,以期探究芝加哥学派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兴起之时,正处于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初期,具有社群怀旧色彩的杜威、帕克、库利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对当时盛行的大众传播媒介寄予了厚望,提出了传播是发展的根本,印刷意味着民主的"媒介决定论"观点。我们不能否认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媒介传播观的合理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视其认知缺陷。本文以媒介技术哲学及媒介现实为参照,从芝加哥学派传播政治观和传播社会观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其理想主义缺陷。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研究的滥觞之地可以追溯至芝加哥学派,追溯至齐美尔。本文采用比较的视野,从齐美尔对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追问出发,沿着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比较了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与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之间的不同,并认为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虽创新了方法、开拓了领域,但却丢失了芝加哥学派的"关系"视角,而这一视角对当下主流传播学走出不断重复过往研究这一封闭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传播学者纷纷赋予芝加哥学派以思想“登陆点”的重要的地位,将其主体理论“符号互动论”视为最切实可行的源头。然而在学术史上,传播学选择的是勒温、霍夫兰等人的“四大奠基人”传统,上述二者的理论与符号互动论同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为何舍此而则彼?本文将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思想发展的历史,尝试解答下列问题:登陆点指的是什么?传播研究为什么没有在这儿登陆?这种缺失对我们今天研究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但至今学界对其传播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与深入。为此,笔者拟以移民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帕克对移民问题、移民报刊的研究,试图简要梳理出他的部分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8.
威廉·托马斯作为芝加哥学派的早期奠基人,由于“偶然性”事件和其他研究范式的崛起,其学术思想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中均受到严重的忽略。本文以重释托马斯“主客一体”情境概念为脉络,通过文本细读方式来深入挖掘托马斯有关集会、赠礼、报刊、舆论等方面的研究观点,力图整理托马斯在芝加哥学派从思辨到经验的研究范式转换中的奠基性传播思想。进而,在传播思想史上找寻其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并从传播研究角度评估其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冯菲 《青年记者》2016,(20):29-30
“社会距离”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首次将社会距离概念赋予了主观性的色彩,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继承并发扬了齐美尔有关社会距离的思想.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是现代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网络既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又是现实生活的镜像.  相似文献   

20.
吴飞  黄超 《新闻大学》2013,(1):77-85
历史形态是对软实力传播发展进行系统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传播的时空、机制两个维度可以勾勒软实力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别.软实力传播的时空维度包括:软实力传播的主体客体关系和传播网络的广度、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强度和活动程度;传播所带来交往、交流的速度;传播现象对特定共同体的影响.软实力传播的机制维度包括软实力传播依托的基础设施、传播网络和权力实施的制度化、权力分层化的模式以及交往的主导方式.这种二维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伦多学派、芝加哥学派及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可用以分析软实力传播的历史形态和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