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锡山是民国时期长期割据山西的地方实力派.在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为了维护以"山西是阎百川的山西"为核心价值的山西门罗主义,果断地在山西改行民主政治,推行了联共拒蒋抗日的进步政策.在山西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以阎锡山为首的山西地方实力派,从维护自身在山西利益的前提出发,对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和蒋介石集团采取了不同的政治策略,充分体现了其政治策略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这种策略有其深刻的原因,同时对抗战局势及其自身的发展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初,阎锡山在山西进行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晋钞改革,此次货币改革是山西金融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山西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阎锡山第二次晋钞发行和改革的研究,即中原大战后至抗战前这一阶段的晋钞改革原因和状况进行论述分析,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阎锡山在山西所施行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思想。  相似文献   

4.
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与国民政府蒋介石之间既有相互斗争的一面,又有统一合作的一面。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阎锡山不仅为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献计献策─—团结抗日,共同御侮;而且反对“华北自治”,劝止调停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一切无疑对稳定局势、增进民族团结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推动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集团、共同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同时,阎锡山也比较顺利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牺盟会工作的局限性,八路军入晋作战急需发动群众的迫切性,以及阎锡山利用民众、守土抗战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为了实施"用民政治",推行"六政三事",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于是大力兴办各类教育,以使民众达到识字、看报和记账的程度.由于规划周全,措施得力,因此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山西的小学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归结山西高小办学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地方自治为兴办教育提供了行政与经费保障,政府动员下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山西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对外交流促进阎锡山及山西教育界人士教育理念更新,优先发展可弥补山西教育基础薄弱的天然缺陷.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其统治山西近达四十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抗战前沿,怎样处理与日本的关系成为阎锡山工作的中心。弄清这一时期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笔者从三个时期分别考察了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对于全面的反映抗战时期阎锡山的表现,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牺盟会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抗日联盟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在名义上由阎锡山领导。实质上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组织。共产党人根据全国抗日斗争形势和山西具体情况。把统一战线政策灵活地贯彻于牺盟会的实践之中,使“这一组织不仅在山西的民众运动中曾起领导作用,并且已进入到政府和军队中间,开始了政治机构的改革,创立了新军,在推动山西进步和发展统一战线,坚持山西以至华北抗战上曾起其光辉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说,牺盟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成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9.
阎锡山是自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成立到1949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之前长达三十八年中,唯一一位始终主持省政的近代历史名人,这在全国也是仅有的。在对山西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无论是从经济、思想,还是民风和化,阎锡山的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研究它对认识山西现实、深化改革,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0.
阎锡山《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是民国时期山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经济的发展。它的制定和实施对民国经济史和抗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谈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国英阎锡山是一个足智多谋、很富有政治经验的统治者。他自清朝末年当都督,到民国时期担任省政府主席和绥靖主任,统治山西达数十年。其间,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地似乎始终是励精图治的。为促使其属下各级官员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他曾指出:...  相似文献   

12.
从1912年到1949年太原解放,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他之所以能在战乱频繁的军阀混战年代长期统治山西,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及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西经济的发展,为其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阎锡山在西安事变爆发与和平解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庭跃  郭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11-112,F0003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地方实力派的作用不容忽视。山西地方实力派人物阎锡山作为事变的近邻,他的一系列活动,既催化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又有效地推动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4.
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山西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是抗日战争初期模范抗日阵线所在地,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以山西为政治活动舞台的阎锡山的政治思想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军阀史的重要任务,而且对于进一步总结和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亦是十分必要的。阎锡山的  相似文献   

15.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灭亡中国的步伐。山西军阀阎锡山怀着对日、蒋、共三方力量的恐惧,转向“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对阎锡山集团所进行的以斗争求团结的争取工作,促进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认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提出只有义务教育得到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和振兴的观点。为了推动山西义务教育的发展,阎锡山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方努力,山西的义务教育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义务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与此同时,山西的义务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憾。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中原大战之后,阎锡山因战事失利下野,远走大连,山西此前的社会建设成果也因战争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这个非常时期,徐永昌上任成为山西省政府主席,对山西进行了治理。通过查禁烟毒、提倡国货、发展教育等一系列措施使社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治晋思想为山西此后的省政建设和阎锡山复出重主晋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阎锡山作为一个对山西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对建立山西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经济、交通、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基础,都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他执政山西的三十八年当中,他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形势,力主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封建传统,兴办现代实业和现代学堂,为二十世纪山西的工业和教育进入现代社会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山西出现了日俘“残留”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渊源.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是唯一没有离开固有“地盘”的军阀,但在抗战中,龟缩在吉县一带的晋军面临诸多的困难,财政拮据、交通不便.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此时的共产党却在山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八路军力量不断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这一切使阎锡山感到极度的恐慌,也促成了阎锡山同日军的合作.抗战期间,阎日双方即有多次接触,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但大都停留在了书面阶段.日本投降后,面对共军在山西的咄咄态势,阎锡山“寄存武力于中国”的想法同以城野宏为代表的日军高层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三万余名日俘“残留”在了山西,成为阎锡山“剿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在山西村政建设中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使山西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普通民众、知识分子以及地方官员多元化视角剖析民国时期山西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探究其在教育方面的成效与经验,为当代乡村振兴计划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