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是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孩子、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手段的教师,会有怎样的教育动力。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投入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我们就要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只有这样对待学生,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从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上讲,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教育对象,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搏。同时,还用满腔热情帮助他们,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上讲,爱也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我们教师要为此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服、充满爱意的氛围,最终…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从事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已经有10多年。这10多年中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班主任心中就应该装有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学习好坏,品行好坏,我们都应该对他们施"爱"。只是"爱"应该有所不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不能溺爱,要"严爱";学习较差的学生,我们要"细爱",让他们觉得老师心中有他们,从来没有歧视他们。  相似文献   

4.
朱冬梅 《考试周刊》2011,(91):217-217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融入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亲密交流和沟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心,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班级这个有效载体,通过日常事务的有效处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潘玉娥  王勇 《学子》2012,(7):31-32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无私的爱。在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或者是家庭异常贫困、或者是成绩落后、或者是问题不断、或者是平平淡淡、或者是心理还有点异常,成了不受班主任看好的学生。但班主任就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正视和关爱所有学生,甚至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张玉宁 《考试周刊》2011,(75):234-23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应该像慈母一样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应该用火一般的热情去爱党的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保护孩子敏感的心灵;用真诚感染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曾有人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这话很精到,表明班主任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如何看待这份责任,如何实践这份责任,如何兑现这份责任,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教师的班主任观。我的班主任观是:用爱导航,请严护航。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必须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础,真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当然,爱也是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的。首先,要做到爱而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其次,要做到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等生是人,爱学困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五个方面指出,做好职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方位地了解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但是不能放任不管要经常督促学生,而且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认为奥秘只有一个字——“爱”。我们常说爱生如子,这就是说我们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而这种爱是没有血缘和亲情的,更没有私利与企图。那么,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爱呢?  相似文献   

10.
“爱学生”,是对班主任的起码要求。但“爱”的感化作用不能代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也是出于“爱”。一棵幼苗要长大成材,需要园丁的精心培育,严格管理;一名学生只有在老师的热情帮助、严格要求下,才能健康成长。“爱”是老师的高尚情操的表现,它应该是对每个学生的,而且应该贯穿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但爱的方式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从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有感触的是:做学生工作,要把“严格”与“宽容”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才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严格”。“严格”从词义上讲,就是在遵守制  相似文献   

11.
"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教师把"爱"投射到学生心里,才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共振"。爱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有热爱党和人民,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教育事业,产生对学生的博爱,那是一种包容的爱,一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的爱,像父母爱孩子一样。只有爱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关心他们,与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密师生关系。班级中总是出现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这些虽然从学习成绩来讲并不是太差,但总让我们常把他们当成差生——行为偏差生。他们不仅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做好"。每次接新的班级我都要特别观察这样的学生。首先我通过家访和了解将他们归类。一类是"爱的缺失型"(单亲家庭),一类是"溺爱型"(父母溺爱,爷爷、奶奶过分"溺爱"),一类是"模仿型"(整天沉迷于电视和电脑游戏)。走近行为偏差生,找到根源,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学会用爱的眼光关注孩子,用爱的温暖去抚慰孩子,用爱的力量去激励学生,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成长,我们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爱”是一个闪光的教育理念,但爱孩子连母鸡也会,爱还要讲水平、方法、艺术,像医生一样只有治病救人的朴素用心是远远不够的.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生命,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教育。而教育爱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如何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住打开学生心灵的几把钥匙。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笔者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无痕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欧燕娟 《广西教育》2007,(7B):80-81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该爱学生。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那么什么是严?什么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想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拥有“三颗心”,即爱心、童心和公平心。一、奉献真爱,叩开心灵之门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去年,我曾接过这样一个班:班级管理混乱,学生散漫成性,整个班级像一盘散沙。在深入彻底地了解班级情况之后,我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渐渐地一个个同学转变了,整个班级…  相似文献   

16.
与霜晶共勉     
十六、七的孩子正处于叛逆的时期,说他们是个孩子,有时讲的话像个小大人;说他们是个大人,有时做的事情令人哭笑不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明显。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他们,因为只有爱他们的老师,才有教育他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18.
“狠”老师     
精彩点评: 全文主题突出,形象鲜活,语言平实而不乏功力。文章较好地刻画了班主任陈老师的“狠”。体现了对我们的“爱”。全文无处不在写老师对我们的“狠”.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外出游玩”;无论是对陈老师外貌的描写还是对老师神态变化的描写(“像个孩子”、“满脸严肃”、“温和”)。正是这样一位“狠”老师让我们拥有了扎实的成绩.引领我们走进了知识的大门.让我们茁壮成长.这可是对学生最好的爱呀。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兼任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要想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小学班主任既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同时还要把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那就更不容易。下面就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谈谈体会。一、关爱学生作为班主任,如果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也会向你说出心里话。教师要善于接近他们,用真心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像他们的父母似的去体贴他们。我班有一个男  相似文献   

20.
黄丽源 《考试周刊》2011,(41):219-2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就未必做得到了。从这个角度讲,从心底里关爱"差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差生",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与呵护。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对他们的一生来说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