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希强 《天津教育》2021,(3):151-152
阅读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则可同步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让学生在输入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知识输出,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真正夯实学生的知识学习基础。基于此,笔者主要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读写一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以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阅读—过程体裁法"把学生阅读和教师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关话题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功能,体验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一、立足教材,迁移运用1.阅读积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性与实用性不断得到加强,现行的各种版本既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又增加了时代感强的文章。通过阅读学习,学生积累扩大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增强了语感,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进行情感教育。如学习吴晗的  相似文献   

4.
<正>从培养目标来看,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语文知识学习,具备标准的听取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这其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尤其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学生写作水平是考察其语文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知识吸收内化过程,写作则是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向外界进行展现,可以说,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养成的根基,写作能力的体现取决于阅读吸收过程。一、仿写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的确,平日的语文教学无非主要在进行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叶老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写作素材,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借鉴,用好文本资源,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把课文作为习作之"源",那么习作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我们希望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轻松愉快地写好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合理地应用读写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听、说、读和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方面,其中写作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研究结果显示:英语阅读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影响。阅读是英语知识的吸收过程,写作是英语知识的展示过程。因此,英语小说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综合运用英语知识。本文阐述了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应的小说作品,分析了英语小说阅读对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词汇重视积累性写作,它是初始阶段;接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模仿性写作训练,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提炼”和“思考”;最终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包括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写作练习中得到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写作密切相连,相辅相成。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增加知识储备,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陆玲 《教师》2021,(9):53-54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体现。文章结合支架式理论与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利用阅读文本搭建写作支架,通过写作教学实例分析,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引导学生变被动输入为主动吸收,把语言知识、语篇结构和情感思维结合起来应用于写作,最终掌握英语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以阅读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4.
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英语越来越早的出现在了学生的学习中,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早接触的是阅读,其次是写作,这两者都是小学英语的重中之重,同时两者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阅读是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基础,写作是学生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标准,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建立于长期的阅读积累上。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牢固是决定学生写作能力的标准,而写作能力是否存在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是否良好的标准。在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紧密的连接起来,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英语课堂效率得到提升,也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接下来我将就小学英语课堂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书信文体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教材阅读选文与考场作文命题所青睐的特色文体。书信文本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各有策略,但二者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读写结合"理念正是将其联系在一起的桥梁。让学生在教材阅读中吸收书信格式与章法规律,在书信写作中锤炼已得的知识技巧,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培养学生书信写作能力,提升教师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知识分类理论认为,写作能力由写作内容知识(属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等三类知识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三类知识学习和迁移的结果。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习作教学,可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97):28-30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新课标改革中,教材改编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的要求依旧是学习重点。而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词语学习是学习的重点;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写作学习逐渐成为学习的重点。文章对此探讨词语教学、句子学习、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75):34-35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形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二者相辅相成。当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局限于课本教材,写作死板缺乏创新的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试着就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进行简单探讨,以期能够形成更加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兰 《江苏教育》2022,(67):70-71
<正>“随文练笔”是指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或写作方法,开展写作训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随文练笔一般伴随着文本阅读进行,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感受贴得很近,能够引导学生将课上阅读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写作中,遵循了从模仿到发展,最后有所创造的写作规律。课堂的阅读和学习是为了吸收,写作是为了表达,随文练笔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吸收和表达的桥梁。因此,随文练笔不论对阅读还是对写作都很重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体现基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素质,而阅读能力是基础,没有阅读的提高,就没有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开放语文教学,扩大阅读面,课内外相结合,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并把课内获得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再就是把阅读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