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空间叙事的层面解读小说《婚礼的成员》中"小镇——冬山——世界"这一空间模式的隐喻。通过空间叙事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投射与空间的结构意蕴揭示作品的孤独主题,并且通过现实与想象的空间概念相应地表达了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观念,潜在地揭示了世界性的观念和沟通行为是反抗孤独的一条重要出路这一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真实与梦》是斯帕克创作以来较后期的小说,延续了她对于现实与虚幻的探索,即探索那"真实与梦境之间的无人所领之域"。本文从小说人物角色的呈现和"失踪"这一主要母题两个方面来探讨斯帕克给予虚幻与现实悖论性关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王安忆是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王安忆笔下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充溢着浓郁的"拉丁美洲孤独"意识,中国藏域小说利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西藏地区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也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孤独意识。它们在形态上是有一定差异的,但二者在精神本质上和现实指向上有着许多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作为众多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以王安忆的几部作品为例,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可以体会出其中传达的孤独感以及作者为摆脱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安妮宝贝的小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其中人与自我的对抗、人与他人的疏离和人与社会的隔阂三个方面,正是其孤独意识的表现形式.追溯安妮宝贝孤独意识的来源,就可以揭示出安妮宝贝小说的孤独意识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孤独"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小说惟一的主人公"。孤独"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孤独,而且是整个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人类的孤独。这也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死亡"也是小说的重大主题之一。死亡的气息贯穿全书,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透露出对死亡的哲思。死亡是这个家族不可改变的命运,孤独是这个家族始终不变的情感。孤独与死亡是紧密相连的,孤独必然导致死亡,孤独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孤独即死亡"。  相似文献   

8.
阿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孤独”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其小说《欺骗》中,作者同样揭示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孤独处境,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主题。小说中存在着信任---欺骗、梦想---现实、自由---责任这几组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因素不仅构成了文本的矛盾冲突,而且也是造成小说中女主人公安娜孤独处境的原因。作者通过这些二元对立项的设置,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主题,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维 《文教资料》2011,(17):11-12,185
小说《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久负盛名的经典性作品。作品的孤独精神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它意味着停滞与倒退、放弃与消遁。文章旨在讨论女性"孤独"的情结及其表现,并进一步探索"孤独"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他擅长以温暖的笔触,书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被时代抛弃在"垃圾堆上的人"。结合赫拉巴尔的生命历程,探讨他努力在小说里彰显出小人物的精神气息与生活态度。小说灵魂叙事的运用,与艺术表现方式的融合,使小说在哲学和文学意义上达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11.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小说家与诗人。他以诗的意境写小说,而诗歌中却流露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精神苦闷。深入阅读废名的诗歌和小说会发现其诗歌和小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及由此所形成的作品风格方面的联系;二是废名的诗歌是其小说的哲学注脚,而小说是他诗歌所揭示的文学观、人生观的形象解说;三是废名诗歌和小说在情感特征上都充满着悲哀、孤独和寂寞的审美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12.
苏童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底层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对其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苏童小说中底层人物在生存困境中孤独与抗争的姿态,进而探究苏童小说中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原因。苏童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形成了苏童小说的独特氛围,孤独、虚无是苏童小说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林渤 《文教资料》2011,(16):25-27
本文利用文化空间理论对雷蒙·威廉斯的小说《第二代》进行研究和赏析。威廉斯所创作的"威尔士"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小说《边界》和《为蒙诺德而战》都围绕主人公的威尔士情结展开叙述,甚至以此为主题。本文认为,《第二代》与这另外两部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在小说中关注的是牛津这个工业化社会的社会现实。小说中的社会是一个工业主义影响深远的社会。作者写作该书的真正目的在于对该社会中纷繁芜杂的现实提出自己的洞见。工业主义就像是一台大石磨,在工业化社会里,无论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还是知识分子,都会被它所碾磨,它才是作者谴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品。研究《百年孤独》,"孤独"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试图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深入分析小说的"孤独"主题,以期能剥离笼罩在小说之上的魔幻面纱,揭揭示小说超越时空的"孤独"意蕴。  相似文献   

17.
从毕飞宇早期的两部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和《彩虹》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人生不同时期的孤独:孩童的忧伤、中年的奔波、老年的孤寡。在这两篇小说中,毕飞宇对20世纪90年代商业语境下的生存现实进行了透视和描写,揭示了几代人幸福感的缺失。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生存命题。  相似文献   

18.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陈染小说文本,从纵(创作时序)、横(文本剖析)两方面论述了作品所展示的孤独特别是女性孤独的普遍性与深刻性;并通过分析孤独的两个层次、孤独与自由的辨证关系,探讨其小说对孤独的表现与意义,以及作家创作的孤独心态带来的艺术独创性与缺失  相似文献   

20.
吴敏 《文教资料》2011,(9):26-27
《最后一个渔佬儿》是李杭育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福奎是作者用来透视现实与再现现实的镜子。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福奎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复杂的心理冲突,探索李杭育寻根小说的独特魅力,即他沉重的精神探索背后所揭示给我们的——如何来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这一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