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西盟、沧源地区的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佤族的木鼓声音铿锵有力,舞蹈节奏欢快,反映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粗犷朴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西盟佤族的猎头习俗与头颅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盟佤族的猎头习俗是名闻遐迩的,广泛流行於云南南部的一句俗谚说:“与傣族交友手空回,以佤族为伴脖子痒。”——意即傣人工於算计,西盟佤人有猎头之好。长期以来,其他民族对此深以为惧,致有许多关於猎头的恐怖故事在民间流传。例如雍正《云南通志》卷四十四说:  相似文献   

3.
四色云南     
赵云 《大理文化》2012,(9):53-55
佤族 从不愿用缠绵之情拴男人于身边总喜欢用阿佤歌拂去汉子的愁云用小米辣和阿佤水酒滋养雄性之血而后将他们推到外面的世界播洒阿佤人的无畏和坚强漫长的生活道路被锻造成月牙型的银头箍箍住激情澎湃的黑色山风昭示着甩发赤脚的动人风情。  相似文献   

4.
佤族风情     
沈霞客 《寻根》2015,(1):64-67
自远古起,佤族就世居于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处怒山南段,因山高雾障,少平坝,称阿佤山区。笔者前不久走进云南临沧佤乡进行了采访。佤山有那么多高大的树木,可不知道为什么佤乡人就没有盖起高大的木楼和木屋,佤乡的村庄,全是金黄的茅草屋。屋顶或圆圆的,像朵美丽的蘑菇云;或呈人字形,拖着燕子的  相似文献   

5.
顺德壁画     
正壁画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之一,从最早的岩洞壁画、摩崖壁画,到墓室壁画、寺观壁画,再到宫殿壁画、祠堂壁画,我国壁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并诞生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洛阳烧沟汉墓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山西定襄关帝庙壁画等。顺德壁画始于清代晚期,是顺德古建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沧源侃族自治县文工团成立于1964年,曾四次进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其中侃族铐锣弹唱(阿侃山上新事多)、侗族舞蹈(高格龙励)、(竹鼓声声向北京)和侗族风倩歌舞(跳新房)、(落秧歌)分别受到中国文化部、国家民委的奖励。该团创作的侗族舞蹈(木鼓舞)曾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还应邀到广州、厦门、上海、珠海、武汉等地演出,受到各地观众广泛好评。向您介绍: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团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7,(2)
正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境内山峦纵横,河流众多,地形起伏巨大,垂直变化明显。云南各少数民族就形成或居于高山之上,或分布于河谷之中,或居于山间盆地、坝区之内,相应地呈立体状分布。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为求生存、求发展,有着强烈的氏族观念与家族观念。与此适应,本地区的彝族、纳西族、白族、怒族、哈尼族、羌族、苗族、佤族、傈僳族、普米族、拉祜族、独龙族、景颇族、基诺族、布朗族等都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拥有历史悠久、风格多元的灿烂舞蹈文化。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陶盆,向我们展示了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戴着尾饰走向一致的、舞姿整齐的集体歌舞场景。内蒙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广西的花山岩画、云南的沧源岩画、新疆的呼图壁岩画、宁夏的贺兰山岩画等,描述了人类在求生存图发展的艰苦历程中留下的种种历史印迹,其中也包含了创造和发展舞蹈艺术的轨迹;比如先民为获取生活资料进行狩猎等劳动而产生的模拟鸟兽舞,这类舞蹈既是劳动生活的反映,又有图腾崇拜的遗迹。直到今天中国各地还有数不清的拟鸟兽舞,如狮舞…  相似文献   

9.
小城漾濞     
忆苏 《大理文化》2013,(8):44-46
漾濞真小。初见,那座小城给了我这样的印象。那时的漾濞县城真的很小。小城,小街,小巷,小站,和一个不大的集贸市场差不多。灰头土脸,简单朴素,透着岁月的尘烟,像极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略显沧桑的农妇,浑身上下刻满光阴的痕迹。初见,这座小城让我看到的,是素朴的陈旧。20多年前读书时和同宿舍的漾濞同学一起回家,我真的没想到漾濞县城竟然这样小,这样冷清。街上没有多少人,小站就在街旁,很多商店要等街天才营业。走在街上,冷清而空荡。没有自己生活的小城里那种浓浓的烟火味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唯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沿途不曾断流过的奔涌的漾濞江水,清澈、凛冽、欢腾,一路唱着  相似文献   

10.
两个西湖     
郑休白 《大理文化》2013,(10):75-76
浙江杭州有个西湖,云南大理洱源也有个西湖。一个是平原湖,一个是高原湖。一个身居闹市,一个熨帖乡野。杭州西湖是一首沉郁顿挫的抒情长诗,洱源西湖是一曲辽阔空旷的高原神曲。长诗缠绵,神曲幽深。杭州西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鸿儒,洱源西湖是一个放浪形骸的牧童。鸿儒可敬,牧童可爱。杭州西湖是一位时尚华美的淑女,洱源西湖是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淑女典雅,村姑质朴。杭州西湖是一位身居庙堂的高官,洱源西湖  相似文献   

11.
<正>求购:小提琴,支付能力有限,请拨打电话……很少看分类广告的我怎么会注意到这个呢·我把报纸放在腿上,闭上眼睛,大萧条那段岁月仍历历在目。那时,我们一家人在农场生活。我自己也曾很想拥有一把小提琴,但家里是买不起的……我的双胞胎姐姐们对音乐很有兴趣,哈里特安学习弹外婆的直立式钢琴,苏珊娜拉爸爸的小提琴。随着她们不断练习,简单的曲调很快变成了优美的旋律。在美妙的乐曲中,小弟弟会翩翩起舞,爸爸哼着调子,妈妈吹着口哨。而我,只有默默地听着。等我的胳膊足够长时,我试着拉苏珊娜的小提琴。我喜欢硬硬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圆润声音。我多想有一把小提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一天傍晚,当姐姐们在学校管弦乐队演奏时,我紧闭双眼,尽力把这个场景定格在脑海中。我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坐在那里。  相似文献   

12.
丰家骅 《寻根》2009,(6):59-63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个人卫生的日常小事,或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在古代则不然。洗澡不仅具有礼仪上的功用,而且还包含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都必须先洗澡,  相似文献   

13.
土伦的诗篇     
坐落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岸的土伦,风景优美,气候怡人。1843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位瘦弱的青年低着头,在土伦的集市上有气无力地走着。在一个大饼摊前,他掏出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一张大饼,站在路边,吃掉一半,将另一半包起来,装进了口袋,然后迈开步子,向码头走去。还没走到码头,海面就涌到了他的面前。真美。他不禁感叹道。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历史上,拿破仑在此一战成名。50年前的一幕幕,如波涛起伏的大海,激荡着他。1793年8月,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引狼入室,将由英国、普鲁士、  相似文献   

14.
双廊的波光     
正1大理。洱海东岸。入夜。飞机从高天降落在洱海边的机场,它的轰鸣声让下关城的街道显得特别宁静。那些在街边整齐地站成了两排的路灯,注视着一辆出租车慢慢地靠边,停下来。车门打开,一个女子从车里伸出双脚,高跟鞋,光洁的足踝,然后是高挑而丰满的身体。这是一个多么俗气的电影镜头。一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真是败笔啊。然而,故事确实就是从这样的一个败笔开始的,它将在庸俗的泥淖里,奋勇前进。如果没有那个电话刺耳地响起来,唐小憩还没有从内心里感觉到,她已经离开家很远了。出租车已经在  相似文献   

15.
有不少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希望我们这些当教师的能够推荐一些史学入门类书籍,我有点犯难。好书如此之多,任何人的眼光都是有限的。而且,推荐书目,总有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的嫌疑。尤其在读书方面,见仁见智,如果争论起来,恐怕谁也难以说服谁。比如,我可能喜欢金庸的武侠,但在有些先生看来,金庸的那些玩意儿,根本登不得大雅之堂。我不大喜欢某些所谓哲学家的神神叨叨,但可能有人却会觉得那里面才有真学问。这就好像看电视剧,我看见韩剧就直打哆嗦,避之不及,而我女儿却一看韩剧就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即使是两个人同样喜欢一本书,但喜欢的理由却…  相似文献   

16.
老家(二题)     
陈秀兰 《大理文化》2011,(10):44-48
塘子一片宽广的水域,碧蓝澄澈,深不见底。有时,水面异常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跳跃着点点金光。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波涛汹涌,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卷起成堆"雪"。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卷起水浪,形成几个数米高的水柱,像听到激昂振奋旋律的音乐喷泉,在狂吼,在欢庆。有时,  相似文献   

17.
品高与笔者同乡,一直寓居京城,但故乡情结很浓很重,尤其年逾60之后,乡思更是与日俱增。用一句话形容:最忆是江南,最忆是故乡。 我是先读他的画,然后见其本人的,一晃已有20余年。头一回见他的画,就令我凝神驻足,久久观赏。他的画透出的浓浓乡情,使我产生强烈的共鸣。画的艺术品位,更深深地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8.
如花开放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一仍然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就是这样,那时候,智者的语录,还未来得及相信它是具有强大内敛的箴言。故事,总是在故事之后才成为故事的。十多年前,王志文大学毕业来到榆城,进入市直某机关公务。毕业于东大历史系的王志文,此时青涩而清净。就史学地位而言,东大在国内只是居于北大之下的榜眼,稳重大成。  相似文献   

19.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大理的苍山正是一座无言的,大美的山。他伟岸,他谦逊,他阔大,他宽容,他坚忍不拔,他平和深沉,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梦想的高度,爱与恨的高度。他有形的海拔,却彪炳了无言的矗立。他既是大理人的山,是白族人的山,更是中国的山,世界的山。他是数万年,数十万年自然奇迹的缔造者和  相似文献   

20.
短篇二题     
正科技进步能解决一切问题父亲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欢呼技术进步的人。当电第一次通到米庄的时候,他懂得用电杀死耗子,兵不血刃,耗子尸横遍野。兔死狗烹,他声称要将所有的猫统统放进锅里,结果村里的猫纷纷连夜潜逃不知所踪,引起了极大公愤。村公所装上电话的第一天,便接到了柳州公安局的电话,是找我父亲的。父亲只需要跑三里地的路程,便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当然不是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