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已成为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话语,众多教育实践工作者正在积极地探索与践行对话式交往的种种形式.不过我们发现,"对话"中也出现了诸多"伪对话"景象,这难免会阻滞新课改的顺利推行.所谓"伪对话"是指,没有真正领悟"对话"的思想精髓,不是把它看作一种教育观,而仅将之等同于言语上的问答,貌似"对话"实为独白,与新课改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教育行为.本文旨在剖析"伪对话"的表现与实质,并由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以期引起"对话"热中的冷思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重新认识与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从不同视角共同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理论应该并存于教育中.这一再认识过程深刻地影响到了对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通过争鸣与对话,促进了教育研究中对于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跃 《天津教育》2007,(7):35-36
教育是一种交往和对话性的实践,会话、商谈、交往和理解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前提和本质.英国物理学家戴维·伯姆,把对话理论提升为一种哲学,一种对话世界观,其理论和实践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由此产生的对"对话式德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1 问题提出 "对话教育"大约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但其实对话教学却早已存在.在西方,最早的实践者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认为,学习是在探究真理的老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中形成的.在东方,<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师生问的对话就反映了对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娟  杨晓萍 《文教资料》2008,(20):96-98
随着社会对幼儿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在教学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我与你"型师幼关系成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的必然.对话是塑造这种"我与你"型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构建"我与你"型师幼关系有两种策略:第一,理解对话,了解对话的涵义和价值.第二,走向对话,创造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在对话中教师要把握对话的时机;找到正确合适的话题;适当地运用提问,真正地走向对话,使"我与你"型师幼关系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对话"常被当作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是教育精神.本文力图从多样性的"对话"内涵入手,寻找关于"对话"的核心要素和综合观点,并探索"对话"的内涵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徐华 《现代语文》2005,(12):77-77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新课标所倡导的"对话教学"却是一种新方法.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对话教学的最终产品是具有对话理性的、具有社会交往和沟通对话能力的人.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有张扬的个性,喜欢与人交往、希望被人赏识的特点.因而,我个人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开展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8.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对话"式教育的内涵及实现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对话"式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实践形态,无论在对象、方式,还是在内容、结果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独自"式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对话"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手段,更是阅读教学的原则.阅读过程中的对话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文章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尝试分析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应对的策略方法,目的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对话"通常是"教师问,幼儿答"这种单向的、封闭的模式.之所以说它"单向",是因为"对话"中的大多数问题是由教师发起的;而说它"封闭",是因为"对话"中的提问往往是为了发现预定的答案,而答案的出现又往往意味着主题的结束,或是简单地从答案中寻求预先设定的线索作为下一步动作的依据.我们认为这种"对话"方式值得反思,并提倡以教师的"反问"为突破口的另一种"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话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形式.刘洪生、林泽两位老师的《PIIE对话式教学——以"独立战争的序幕"探讨为例》一文,探讨了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该文首先提出了PIIE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展示" "自主" "互动"和"延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展示"创造对话场域,营造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3.
"师道尊严"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内涵的演变过程.从主体到客体,古今情况皆不同.从社会到教育者本身,对"师道尊严"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师道尊严"并非要求受教育者绝对的服从,更非社会认为的物质馈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关系中达到"师道尊严"与教育效果的双重实现.  相似文献   

14.
对话不仅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它更构成了教学交往的重要品性和灵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交往过程中,"对话"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文章指出这种教学交往"对话"品性的迷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把持了教学交往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在教学交往中严重缺位,繁杂的训练和记诵取代了对课程内容(文本)的多元理解和解读.文章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对话意识的高度淡漠,教师对教育权威的深度误读,师生生存交往的典型缺失,哲学解释学思维的严重缺位.最后,文章认为,回归教学交往的"对话"品性必须做到:树立平等意识,做到真诚倾听;淡化权力观念,重视内在权威;优化师生交往,构建生存关系;"悬置"传统的教学认识方式,以哲学解释学的思维关照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改以来,"对话"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对话"的途径,力图营造"对话"的和谐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受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话"中也出现了一些障碍.现略举一二,并提出一些排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官卫星  江海瑶 《文教资料》2008,(12):127-129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围绕"人本对话的基本涵义"、"人本时话的三种形式"、"人本对话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对话"就与之相约,并磕磕绊绊地走到了一起.孔子"私学"的主导形式就是一种"对话"模式:没有居高临下的地位尊卑和话语霸权,只有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和情感交流.在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定位,忽视"关怀生命"的教育本质,教育对话也逐渐丧失了生存土壤,忽视对话、假对话、低效对话以及少数人对话多数人当观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了"平等对话"的理念,很多教育媒体呼吁着"平等",可实际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平等对话"呢?笔者审视了一番教育教学现状,作出了判断:教师仰视教材,学生仰视教师.请看教学片段.(<爬山虎的脚>)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当代的一个关键词,对话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学改革普遍的价值诉求.只有突破方法论理解的局限,从本体论的高度去把握对话的意蕴,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从本体论上,对话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话是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对话是人的一种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白鹭>,感受其"对话"教学的独特魅力,获得巨大的美感和无限的享受.白鹭是美的,孙老师的课也很美.美在师生互动的"对话",美在"对话"中的情、"对话"中的趣、"对话"中的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