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死的药 一天,儿子突发奇想,夹着一支断了的干面条抽起了“香烟”。我不高兴地说:“你长大了,如果抽烟,妈妈就不喜欢你。”原以为儿子会乖乖就范,谁知他狡黠地一笑,说:“反正我长大了,你会死的。”我惊愕地望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2.
每天接儿子回来,必经过一家银行的门口,那儿总有一两个乞丐在乞讨,其中一个老人颇令人同情。经过他跟前,若口袋里有两三毛零钱,我就会叫儿子扔在他的破瓷缸里,觉得这也是一种善的教育。儿子乐此不疲。那天,看到电视里“人小鬼大”栏目中,光头孙国庆正在问几个小孩子:“长大了干什么?”我觉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时机到了,于是,我故作漫不经心地问:“振子,你长大了干什么?”儿子正在玩奥特曼机器,头不抬,眼不睁,响亮地回答:“要饭!”我几乎窒息了,风度全无地大吼一声:“没出息!”儿子被我跑了音儿的一嗓子吓住了,愣愣地望着我,喃喃道:“要饭可以要…  相似文献   

3.
一、导引法导出会学习的儿子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儿子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接受过较规范的学前教育,因此,放学的儿子一回到家,往往先玩个痛快,而把家庭作业搁在一边,等玩够了才想到去做作业。树苗从小扶正容易,长大再扶困难多。我想,必须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便找了一次他家庭作业出错较多的机会,考虑成熟后对儿子说:“我支持你放学后玩这玩那,玩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得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再说,完成作业后再去玩,心理没有负担才痛快呢!”另外,我还跟他约法三章,晚饭后先用一段时间对明天要上的…  相似文献   

4.
<正>儿子的成长道路上,起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觉得我的“陪玩”一定在儿子的人生中打上了独特的底色。“玩”出探究欲儿子从小就爱搞破坏,什么东西到他手里总会被分解得四分五裂。阻止根本不管用,我索性陪着儿子一起“拆”。我们父子拆了台灯、  相似文献   

5.
走出唠叨     
从儿子咿呀学语开始,我似乎就和“唠叨”结缘了。回首往事,“唠叨”的成果也不算小。如:儿子懂得礼貌,团结朋友;儿子讲卫生,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的仪表整洁等。儿子渐渐地长大了。“唠叨”对他的作用越来越小,你若说一句“洗脸时别忘了洗脖子”,他会接上“洗脚要泡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家教》2004,(10):52
第一句箴言:太好了!”什么是快乐?心理医生做出了精辟的解释:快乐就是“我的思想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公园玩,公园关门了。大儿子说:太糟了!我一来就关门,怎么这么倒霉!”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小儿子却说:太好了!也许别的地方会更好玩儿!”他跑到小树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蚂蚁搬家,玩得兴高采烈。两个儿子长大后结婚了,大儿子觉得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处处不如意,最后离婚了;小儿子觉得媳妇又好看又贤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位妈妈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为什么他们的命运如此不同呀?”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在很多情况…  相似文献   

7.
写张条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查他们作业时,他们有时也会说我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养成写张条的习惯,备忘一下不是很好吗?一日,正和儿子玩得起劲的小伙伴被他的母亲带走了。儿子一下子好像变得很孤单了,非让我带他回学校看“奥特曼”。我说:“行,明天妈妈一定带你去看。”“好。那你要说话算数,我们拉钩。”说着,儿子伸出了小拇指,我也伸出小拇指与儿子拉钩。儿子紧接着又说:“妈妈,别忙走,还要写张条。”“写张条?干啥?”我头次听儿子讲这话,感到很奇怪。“就写你明天带…  相似文献   

8.
儿子很淘气,但是喜欢玩游戏,特别喜欢玩积木,只是最不喜欢收积木。于是,我就和他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当猫妈妈带着他小猫咪一起把撒在地上的玩具老鼠们一个个捉进玩具箱里,还要比比谁捉得又多又快。在快乐的游戏中,儿子和我一起收好这些玩具,慢慢地他养成了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每当我想知道儿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的时候,我就和儿子玩学做老师的游戏。儿子当老师,我和他的小玩具们来当他的小朋友,他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的口吻说:“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他还带我们做操,教我们唱歌、做游戏,自然而然地把他在幼…  相似文献   

9.
儿子慢慢地长大了,不可避免地要和钱打交道,有时想买个乒乓球玩,有时要送小朋友生日礼物,有时要为贫困山区小朋友捐款……他和我商量着要钱,这引发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孩子学习自己“理财”。于是,我郑重其事地和儿子商量,在我领取工资那天也给他发“工资”。我让儿子懂得父母的工资是靠认真工作得来的,任何人要得到报酬就应付出劳动,于是在商定月“工资”3元的同时,我提出一个条件,即儿子每月必须完成10次以上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诸如洗碗、擦桌椅、倒垃圾、打扫楼梯等,但整理玩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11.
牵手     
临睡前,儿子与我聊天,他问道:“妈妈,我长大了,你会老吗?”“是的。”“以后呢?”儿子又问。“以后,妈妈就会变成泥土的一部分,会变成空气,会找不到了。”儿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伤心地抱紧我,  相似文献   

12.
距离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距离。儿子长大了,正是由于长大,才一步步拉大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说几件小事吧:儿子是北京军医学院的文职军人,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全家其乐融融,可也难免话不投机。我和儿子一块上街,他非拉着我靠人行道最右边走。我说:“你看中间人少吗?”儿子说:“也许他们中间不乏文盲、法盲。”我无言以对,从此不敢再往中间走。和儿子一块在广场散步,咳嗽一声,他立马会奉上卫生纸。我说:“这不是北京。”他说:“北京也不是一个公民后边跟一个警察,自觉与否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我只好乖乖地接…  相似文献   

13.
我儿子最喜欢玩“上发条”的机器人和汽车。但他有个不好的毛病:怕刷牙。每早起床后好说歹说,才去刷牙。我利用他好玩“上发条”游戏这一特点,说:“妈妈帮汽车上发条,汽车就会去刷牙、洗脸,对不对?”他点点头愉快地去刷牙了。  相似文献   

14.
拥你入睡     
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实在是太累,刚看了一会儿,睡意涌来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  相似文献   

15.
拥你入睡     
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些得到吧?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实在是太累,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  相似文献   

16.
洗衣记     
去年的一个冬日,一大早起来我拉开窗帘:“哇,下雪啦!”7岁的儿子被我的叫声惊起:“真的吗?真的吗?”随即从床上蹦了起来。这小子,平时可是拉都拉不起哦。他伸头看看外面:“妈妈,我要和贝贝、冰儿去打雪仗!”看着他热血沸腾的样子,我不忍扫他的兴:“好啊,多穿点衣服。”“噢,妈妈万岁!”为了不让他冻着,我让他穿上了新买的那件橙色羽绒服和牛仔裤。穿戴完毕,他蹬蹬蹬地三步并作两步就上了楼去叫冰儿。一会儿就听见两人在大叫贝贝。三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商量了一阵就出了门。过了一阵子,我放心不下,就伸头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看。嘿,三个孩子玩得…  相似文献   

17.
张志松 《家长》2011,(10):18-19
看着他为了"挣钱"而忙碌的身影,我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自从儿子上小学之后,他每天都会跟我要零花钱。零花钱给得少了,儿子会不高兴;给得多了,转眼间,他就能花个精光。不仅如此,儿子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要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而且,他偶尔还会跟班上有钱的同学比,觉得自己如果没钱,在同学面前会很没有面子。这使我无形中感到了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8.
儿子想当兵     
儿子名叫朦朦,今年8岁。从他开始记事起,就羡慕当兵的。每当在电视中或其他什么地方看到当兵的,就兴奋得不得了。记得儿子刚会走路时,就喜欢枪炮、坦克之类的玩具,平时与小朋友玩耍总是学着战土们的样子走走队列。就是睡觉做梦,说梦话也是冲啊,杀啊的。以后渐渐长大了,上学了,懂点事了,但还是初衷不改,只要有人问他将来长大了干什么?他每次总是回答:“当兵!”真不知儿子一门心思想当兵的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儿子还未满5岁,一天,我下班刚回到家,儿子就窜到跟前,仰起头,眼睛直勾勾地在我身上扫来扫去。“爸爸,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19.
走出困惑     
我生在农村,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淳朴、善良、助人为乐、谦让等优良品德对我影响很大。在我的言传身教之下,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如:儿子叫我把钱给那些街道上乞讨者,当我说“今天很累”,儿子说“妈妈你早点休息”或“我给你捶背”;他有吃的东西,先递到我嘴边让我吃;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让给小伙伴玩……我为儿子自豪,并感到欣喜满足。随着儿子的长大,我们的生活和接触的范围正在扩大,遇到的人、事自然就多了,见到许多家长为锻  相似文献   

20.
儿子龙龙三岁多了,总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有一天,我吃着冰棍,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好冷哦!”儿子见状,跑来尝了一口,却故意说:“好热哦!”我一听,儿子居然有了对“冷热”进行比较的意识,就趁机和他玩“说相反”的游戏,没想到儿子很感兴趣,说出了很多简单的反义词。从那以后,我常常利用和儿子玩耍的机会,进一步引导儿子,让他掌握更多的反义词。比如上楼梯的时候,我故意走得很快,然后大声说“妈妈上楼梯走得好快哦,龙龙怎么样啊?”儿子刚开始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只是回答我:“龙龙慢。”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纠正他,而是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