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核查(MRV)制度体系目的是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公认为是支撑碳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欧盟碳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化的碳核查制度体系,本文全面阐述了欧盟碳市场的核查(MRV)相关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监督及处罚制度、成员国协调措施及信息公开等多方面制度建设特点和成果,鉴于中国即将全面启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碳核查体系将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文章从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能力建设和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检验之中,计量器具的鉴定和质量检验是保证计量器具实验信息正确程度的必要方法。通常,在现代的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之中,对计量鉴定仪器的检验要依照实验规范为依据进行。计量标准和计量仪器的检测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检测结果。在实验之间对仪器进行测量准确度的核查,并对计量标准进行完善是计量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探讨了计量标准以及定期核查工作的重要价值,介绍了核查工作的进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6)
能源资源是世界共同研究的重点内容,由于许多能源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做好有限能源资源的计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能源资源计量与碳排放数据报送及核查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碳排放量,建立起绿色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婷  张文博  李志龙 《科技风》2024,(10):140-142
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GB/T27025-2008idt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均有规定:“应根据归档的程序和日程对计量基(标)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本文研究期间核查的内容和它与校准/检定的区别,并以两套计量标准装置为例,进行了期间核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的若干地球系统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中和作为21世纪最大规模的有序人类活动,亟待科学应对。文章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相关的地球系统科学中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及现存的知识不足。从地球系统模式、气候监测指标、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碳源/汇核算方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支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手段及现存的问题。基于目前存在的挑战和不足,建议深入理解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完善地球系统理论与模式,从多圈层角度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气候变化理论基础;自主构建气候变化监测指标系统,研发温室气体监测与核查手段和平台,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加剧在全球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中国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运用科技创新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与能源有关,更是一...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倒逼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区,本研究以西宁市2015年~2018年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成果和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为基础,分析探讨了西宁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计算设备的量值在传递的过程中,是从国家标准的计量基准逐渐传递到各个分级的计量器具,在传递的过程中,计量设备的量值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很大的失准性,在使用的过程中,计量设备频繁的使用也会对计量设备的计量标准造成失准,所以计量器具有必要进行期间核查。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常用的期间核查的主要方法,强调了期间核查在保障实验室准确性的重要地位,为实验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唐建荣  廖祥宾 《资源科学》2014,36(12):2560-2568
通过文献比较,结合江苏省"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测算了2020年江苏省能源供需及相关的碳排数据。基于碳夹点图解技术及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的限额目标,通过碳夹点复合规划,计算2020年江苏全省在碳排总量约束下的最少清洁能源需求量、化石燃料分配额及对应的碳排放量;兼顾各行业的碳排放约束,合理分配各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及碳减排任务。结果表明:为满足各行业能源需求与碳排放约束,平衡"能源碳排逆差",江苏省清洁能源比重必须不低于42.63%。与清洁能源占比不到10%、煤炭占60%以上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相比,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实施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无悔减排"战略,推动能源供应、消费、技术及体制革命,摊薄高碳"锁定效应",破解能源"结构困境",是江苏省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控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碳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值及节能减排潜力,并与非碳约束下能源效率值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分析,深入研究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引入非期望产出会明显降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平均水平,而各省份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认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能源效率分布特征解释力较强,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提高碳生产率成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双赢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能源和人力资本引入C-D生产函数推导碳生产率决定方程,使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清洁能源使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碳生产率效应。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清洁能源使用对于碳生产率的改善效应业已显现,且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同水平地区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要素配置结构是影响碳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资本-能源比和劳动-能源比的提高将有利于碳生产率增长,近年来中国劳动-能源比持续下降对碳生产率造成的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了碳生产率增长,但其贡献程度较小;"干中学"并未如理论预期对碳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意味着逐步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规模、审慎调控要素配置结构是保证碳生产率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期间核查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的状态而进行的操作,是计量器具得以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微型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病毒)是海洋碳循环的巨大幕后推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气二氧化碳(CO_2)由海洋藻类生物转变成可沉降有机组分(生物泵),经过细菌和古菌及其他生物和病毒作用(微型生物碳泵),在广阔水体中产生的惰性有机碳(RDOC)可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被封存,其伴随颗粒物进一步沉降到海底由底栖微生物作用变成碳酸盐矿物(碳酸盐碳泵)得以更长时间尺度的封存。文章在充分了解海洋微生物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三泵(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碳酸盐碳泵)集成"的固碳、储碳原理和优势;采用人工智能手段,制定海洋负排放工程可行性方案,为海洋碳封存提供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场景。从科学原理上,该方案的实施将可望助力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在中国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约16 000个野外样地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开展了6大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应评估和4个典型区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和示范的综合研究。在全国尺度上准确评估了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科学评估了中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固碳效应,并发展了兼顾社会经济和固碳效应需求的区域可持续新模式。此外,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首次在国家尺度构建了科学的、可核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清查实体数据库,不仅可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间谈判提供重要数据,还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5.4.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所以期间核查是实验室仪器特别是大型仪器和贵重仪器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该文就简单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查。  相似文献   

16.
巴黎气候峰会协议的达成必将形成更高的拥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减排手段,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利用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率先得到发展,其研发及商业化也成为主流趋势。我国面对减排压力,已经和亚行在碳捕获技术上合作,但缺少相关法律监管的制度、法规作为支撑,可以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监管机制,分别从核查许可、风险应急、权责分配、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起市场主体监管与技术风险监管的"二维监管框架"和耦合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石油、煤、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科学家能模拟该过程,"人造"矿物能源是否可能呢?日前,同济大学成立碳资源循环技术研究所,启动了多项研究课题,试图用"水热反应"模仿自然现象,把生物质、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资源和矿物能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材料试验机的数据的准确性,采用期间核查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其能够促使形成数据的精确性提高,以此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从现状上来看,该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巨大的缺陷,即缺乏相关的可操作性技术,致使材料试验机计量检定装置的功能难以得到实现,基于此本文针对材料试验机计量检定装置的现状,阐述材料试验机计量检定装置的期间核查方法开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关键金属-低碳能源关联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中和"背景下,学术界日益清晰地认识到"关键金属"与低碳能源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为提升国际社会对"关键金属-低碳能源"关联研究的认识,本文整理了该领域2000-2020年发表的200多篇文献资料,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阐述了主要的科学发现:①能源低碳转型将驱动多种关键金属的开采量和贸易...  相似文献   

20.
碳计量在低碳经济中具有提高碳排放量核算准确度的重要作用,通过描述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了碳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解读了碳计量在其中的作用,并列出了主要参数获得所需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