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微生物菌肥对蕹菜生长发育和品质作用的影响,本文以蕹菜为实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肥对蕹菜发芽率、株高、根长等指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添加微生物菌肥对蕹菜有促进生长,提高发芽率和品质的效果。所有测定指标中,1.20 g·L~(-1)处理组的株高、根长、发芽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值都出现了降低的情况,降低的原因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以及对玉米的有效性则不尽相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生理作用也不相同。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引起玉米的代谢失调,影响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玉米穗干重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0年,试验区逐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较其他年代为最少。降水量序列3a、8a的周期变化特征明显。试验区逐年气温为上升趋势,逐年气温序列线性拟合气候倾向率为0.325℃/10a。逐年作物生长季干燥指数显著上升,逐年干燥指数序列线线性拟合气候倾向率为0.051/10a,进入20世纪70年代,试验区气候暖干化特征明显。气候变暖使玉米拔节-成熟期提前(5~6)d/10a,全生育期缩短。玉米穗干重在播种102 d后,从缓慢生长期转为迅速生长期,在播种129 d后,又从迅速生长期转为缓慢生长期,玉米穗的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在播后115d左右。气候变暖使玉米大部分生育期可利用热量资源充裕,玉米产量形成对抽雄-开花期气温变化十分敏感,大部分时段气温对玉米产量形成呈负效应。气温变化的影响函数与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函数表现为反相位特征。在玉米成熟期,降水对产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其余生育期降水的影响为正效应,玉米产量形成对三叶-拔节期降水变化十分敏感。灌浆-成熟期光照对玉米产量形成呈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形成各种有机物质,组成玉米的有机体。本文对玉米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对农作物的肥效,对水稻喷施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进行田间效应试验,水稻喷施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与基质比:增产率为7.29%;单因子差异生物统计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平均为亩纯增收56.6元。  相似文献   

6.
根据玉米作物出苗到成熟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将玉米田间管理分为前期(苗期)、中期(穗期)、后期(花粒期)进行论述,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田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进行的盆栽试验,分析了玉米在不同氮肥水平和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胁迫条件下,对生物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受到水分胁迫后,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适量的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玉米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花生壳、玉米秸秆、草炭土、蛭石等几种物质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成8种混合基质,通过对比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植物性状,初步筛选出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的育苗基质。随后,在此基质中加入不同配比的AM菌与解磷菌,对栽培万寿菊实生苗进行生长与花期的测定,筛选出AM菌+解磷菌的菌剂配比,配置成菌肥型基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玉米种植由单一的产量型向营养与质量型转变,已成为未来玉米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开展高蛋白玉米品种的气候适宜性研究,通过试验和平行观测,综合多项指标筛选出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下有发展前景的高蛋白玉米品种,同时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些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所需的适宜气象指标,为科学种植高蛋白玉米品种提高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一种喜温喜肥作物,繁育过程中,会需要不同的氮、磷、钾、锌、铁、镁等多种营养元素,由于种植的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的不合理以及玉米常年连作,很容易造成缺素,土壤中营养元素相对不平衡或某种元素的缺乏,致使玉米生长发育不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现将玉米生产中缺氮、磷、钾、锌等主要元素的症状与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不断增多,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早熟春玉米大多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主要分布地区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其中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早熟春玉米出产地。根据调查目前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约280多万公顷,其中黑龙江占有约110多万公顷,内蒙古自治区占有约80多万公顷,吉林省占有约70多万公顷,辽宁省占有约20多公顷,播种面积已经达到全国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如何提高早熟春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浅析了缓释氮肥对早熟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EI的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云南省29个典型气象站1953年-2011年的气象资料和16个州(市)1979年-2011年的玉米生产资料,分析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4个时间尺度的干旱风险时空变化特征,计算其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并验证了其与玉米减产率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SPEI能够较好地反映云南省历史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和夏玉米的产量变化情况:①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SPEI值变化幅度减小,干旱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增长.3个月尺度的SPEI-3和6个月尺度的SPEI-6可体现干湿季节变化,12个月尺度的SPEI-12更能反映干旱年际变化情况;②从云南夏玉米不同生长期的干旱频率看,播种期>花丝期>成熟期;③从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看,总体上是滇东北>滇中>滇西南;④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看,云南省玉米全生育期干旱呈加重趋势,以昆明市为例,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Sep-SPEI-6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⑤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云南省16个州(市)SPEI与玉米减产率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年均SPEI-3、年均SPEI-6、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Sep-SPEI-6与玉米减产率相关性较大,表明了玉米生长季的干温情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王炳英  谢建波 《内江科技》2011,32(11):45-45
通过时夏玉米覆膜种植生物量全生育期内变化特征分析得出: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快升~慢升~平缓变化一稳定~下降;叶面积呈。“S型”变化覆膜种植总生物量累计高于露地种植,玉米穗部性状覆膜也较露地优越株高.叶片教等的发育较露地提前3天左右,表明覆膜种植能有效提高作物生物量累计,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玉米和辣椒都是普通的食物,然而,现在人们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凡之处。且不谈其各种主要营养对人体的益处,单是它们所含的食用色素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在玉米中,有黄色素;在辣椒中,有红色素。这是两种食用色素,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奶油、糖果、糕点等食品着色。玉米黄色素中,各种类胡萝卜素的种类较多,且结构相近或相似,因而对玉米黄色素的分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玉米黄色素在低温下或添加到固体食品中稳定性好,安全、无毒,而且是β胡萝卜素类物质,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保护视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藏鸡属于高原放养鸡种,体型较小、体重较轻,地区性差异不大,只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在体格大小、羽色上存在小的差异。而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是家禽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肉用家禽早期体重始终是育种最主要的目标,而对蛋用家禽和种禽,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及群体均匀的重要的指标。通过本次对选育藏鸡一代的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藏鸡选育一代的体重、体长指标均高于一九八三年体尺、体重测定的结果。通过对藏鸡的屠宰测定发现藏鸡的胴体质量较好;对藏鸡的腹脂率测定母鸡的腹脂率为4.9%,进一步表明了藏鸡良好的生产特性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菜豆的生长发育形态标准通过幼苗期、生长发育期、开花结荚期、种荚成熟期来完成。在每个生长发育时期中,又按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顺序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状况是每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形态标志。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好坏,直接影响菜豆的产量、品质和商品率,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金海林 《今日科苑》2011,(5):133-137
<正> 三年前,75岁的哈尔滨绿洲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绿洲菌肥研制开发者在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准绿色"登记证书时发表感言: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条。现在化肥、农药残留的食品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用抢回来的生命把生物菌肥搞成功了,让更多的人吃得"绿色",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也算是对社会的回报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为降低趋势,主要是因为其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生产率的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机械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玉米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机械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但生物化学要素对土地要素的替代效应并没有很显著。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表现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转变,这与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地理特征有关。研究价值:为玉米产业实现技术进步和节本增效提供参考依据,对促进我国区域玉米技术进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悦  王鸿飞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131-138
利用2004-2018年我国玉米产业20个主产省份的平衡面板生产数据,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机械投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玉米产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而生物化学要素对土地要素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表现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转变,这与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地理特征有关.为促进我国玉米技术进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各玉米产区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强化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小麦及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产物,小麦、玉米是我国农业中基础的粮食作物,是保证我国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农业中实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小麦、玉米的秸秆焚烧和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仅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还会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小麦秸秆还田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小麦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实现我国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农业种植产量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