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暑假和寒假,全国高等学校将有二十八万多学生毕业(其中本科十六万多人)。这是改革招生制度以后的首届毕业生。做好这些毕业生的分配工作,使他们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毕业生分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只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毕业生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才能为调配、派遣等项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高职毕业生的供给人数增幅最大,就业也最困难,供求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最突出。为了更好地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及心态,我们对我校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向、单位流向做了一个调查,希望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为帮助高职毕业生就业做出一点努力。一、石家庄经济学院2003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003年石家庄经济学院高职毕业生750人,其中已就业410人,就业率仅为55%。造成就业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供需矛…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招生与毕业生分配的配套改革,是我国教育总体改革的重要方面,是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计划管理制度和调控手段,逐步建立计划与劳务市场相结合调节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分配配套改革的若干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桂文 《广西教育》2008,(14):4-4
近日,桂林市出台市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方案。方案规定,市区初中招生学校(含城区初中、民办学校)原则上只招收市区(不含十二县)小学毕业生,市教育局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市属公办学校学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学。各招生学校对市教育局分配的学生不得拒收,各公办初中学校也不得自行接收借读生。任何中学不得在市招生工作之前提前组织招生或到市内各小学选拔录取新生。  相似文献   

5.
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到选拔和造就人才的“原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学校实施培养前的一次质量控制;分配制度改革(这里提就业制度可能更合适,现暂且用分配)则关系到能否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到需要的岗位上去,并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是对学校培养工作的质量的检验和认可。招生与分配是学校教育工作首尾两个环节,涉及到学校与外部环境的种种联系。因此,讨论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学校与学校外部的环境的联系为出发点,并且以学校的培养工作能适应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一、高师院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之回顾  相似文献   

6.
生源与毕业生安置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个宗旨,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兴衰。目前有部分职业中学因生源不足或流生率过高,致使学校滑坡乃至办不下去。因此,建立一套适合于职业中学要求的招生和分配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等中医教育的办学形式,招生,人才培养规格,教师聘用,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分配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在招生、分配并轨以后,每个学校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招生。而学生分配的难易直接决定着招生的情况,也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前途、命运,所以,培养优秀、合格的毕业生,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是学校办学的关键。这些都有赖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课堂教学而言,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使学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如何在国家有计划培养人才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人才培养;怎样使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人才是不是商品等问题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这些问题也有争议。现发表缪启年同志的一家之言,旨在引起研究和探讨。欢迎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读者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中等职业教育普遍滑坡,中职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今天,北京市正义职业学校今年的招生与学生就业工作却进展的异常顺利。今年该校实际招生人数超过计划招生数一倍,尽管如此依然有大量欲报考的学生未能如愿,面对家长与学生的企盼,招生办老师不得不遗憾地谢绝。招生之顺利,使得招生工作不得不提前结束,以致有的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来报名都没能被录取。与此相映成辉的是,几百名毕业生的安置一天之内便结束了。其原因是早在学生毕业之前,用人单位就已把这届毕业生预定一空,学生会考一结束,所有毕业生就被各用人单位招走。而且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省C市对小学升学初中作了重大改革——电脑排位。对各小学毕业生一律分小片(由相近的几所中学和附近的几所小学组成)将名单输入电脑,然后按教委分配给各中学招生计划名额,由电脑随机排位分配到这几所中学就读。“为的是使小学毕业生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入学,减少在招生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净化招生工作环境,使小学、中学和学生个人选择机会均等,同时也有利于使各中学学生生源基础差异减少,淡化多年宋存在的重点初中,调动所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变化,下功夫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安置工作。2000年以来,毕业生各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初步实现了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办学目标,连续三年招生人数稳步增长,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使学校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一、理清思路,争取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包分配”、“铁饭碗”将不复存在。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不能一步到位的,家长和学生对就业问题仍滞留于“国家分配工作”的惯性思维中,学校对就业指导也重视不够,加之宝鸡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压力、择业效能感与焦虑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大学生分配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导致了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本文将对择业效能感、就业压力与焦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农、林、牧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我校涉农专业已连续招生十年,招生人数逐年递增,1994年招生185人,1995年招生213人,1996年招生369人,学生巩固率为99%。农、林、牧三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全体毕业生的70.3%,其中有33%的毕业生拥有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家庭项目,7%的毕业生被选为本村的科技副村长。一、坚持主体行业为本不动摇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以保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一个地区的经济由许多行业和部门组成,其中有的行业是本地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开始,我校逐渐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并想尽一切办法玩转这个“龙头”,以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扎实地发展。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预见及时、反应快捷,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赢得了先机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逐渐取消中专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将毕业生就业全部推向市场。因此毕业生去向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难题;同时随着高等院校连续扩招,使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加之考生及家长的盲目追求,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更加困难。我校深知:招生与就业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大关键,就好…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方式的变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实施,"包分配"已经从就业市场退出,云南农业中专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直接影响了目前的招生。这实际上是国家计划包分配为导向的办学方式不能适应现行就业市场的体现。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尽快转变以国家计划为导向、以课堂为中心的办学方式,实行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英语考试已成为全国各高等院校所关心的焦点,考试的及格率(即合格率)将成为评估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尺度。根据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的意见,国家教委高教司已将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设计组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合并为一个统一机构,并将在近两年把研究生招生英语考试与四、六级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曾有这种想法: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的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可免试英语。在有些沿海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分配部门和用人单位已明确表示,分配或录用到这些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必须获得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发的“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证书”。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划分,是关系高等教育全局的基础工作,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规格、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招生、毕业生分配、人才使用等工作,都有重大的影响。这是当前高等教育调整、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如何搞好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涉及的问题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大学生分配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择业期内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状况。本文就毕业生择业焦虑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大毕业生的就业分配,是电大办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从多角度考虑方能解决。首先,按需培养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调查人才缺口,后决定开办专业;先找联办单位,后上报招生计划;先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后决定办班规模。其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用人单位乐于接收电大生的根本。因此电大必须提高育才质量:一是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二是把教学质量放在中心位置;三是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四是让学生多学几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再次,人事部门的关。。是电大毕业生推荐分配的关键。当地人事部门必须制定灵活的地方性电大毕业生就业政策,使电大毕业生能在适当的岗位上发挥其专长。最后,学校重视是毕业生落实用人单位的重要依托。学校应注重抓好毕业生的分配教育,并要为就业难的重点对象多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