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原大战后,阎锡山第二次发行"晋钞",对维护地方金融秩序、扶助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山西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发行新"晋钞"对中央政府统一全国币制和集中货币发行产生了消极影响;日军侵入山西后,"晋钞"再次贬值。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商号钱票不时泛滥,全国各处皆见,遍及城乡。私票与官票形成此消彼长之势,反映了民国金融体系的断层与分裂;国家银行钞、省钞严重不足,只得依赖各县发行辅币券补充,为私票提供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3.
晋版图书征订萎缩原因及其对策康玉萍发行好晋版图书,对弘扬三晋优秀文化,促进山西出版事业的繁荣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各基层店对晋版图书的发行理应重视,作为省店,对晋版图书的组织发行更是义不容辞。晋版图书的发行是社店双方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  相似文献   

4.
3月中旬召开的山西省各出版社和省、地、市新华书店负责人联合座谈会决定今后实行社店联合发行晋版图书。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并成立由局领导组成的协调机构,领导此项工作。此举在山西出版发行史上属首次,其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晋版图书发行的新路子,扩大晋版图书的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5.
三次献宝     
我曾3次向镇江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捐赠特色档案。在我收藏的钱币中,有民国“江苏省农民银行”于上世纪30年代发行的纸币。民国时期,江苏省省会曾设在镇江,该银行总部亦在镇江,该行发行的纸币选用名闻中外的镇江金山寺图案顺理成章。这些纸币计有1角、2角、5角、1元、5元5种面值。除5元钞外,另4种面值都用金山寺图案,加上不同版别、不同字体的,共有10来种。一般来说,纸币是一种面值一个图案,在多种面值的钞票上用同一图案的钞票,不但在国内是唯一的,而且在国际上也罕见。该行后来升为“中国农民银行”,跟“中央”、“中国”、“交通”银行一道…  相似文献   

6.
注音字母是民国时期制定并实行的我国第一套法定汉语拼音方案。民国初年教育革新,阎锡山重视地方教育发展,在山西兴起国语运动,率先发行《注音字母简易教本》并采取具体有力的措施推行注音字母,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义务教育和民众普及教育的发展,成为民国教育之楷模,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清朝中后期内忧外患,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致力于货币史研究和实践的经济学家王茂荫提出了“钞币发行”的货币思想,即采用限量发行纸币和兑换纸币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使“无累于民”而“有益于国”.  相似文献   

8.
由省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山西新闻奖”(1993年度)评选于4月28日在吕梁地区揭晓,211件优秀新闻作品获奖。 “山西新闻奖”是全省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全省各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及中央新闻单位驻晋记者站,均选送了1993年度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参加了这届评选。  相似文献   

9.
掀开尘封的历史,晋商曾经在明清时代引领着中国的经济。在百年以前的山西平遥一带的平常街巷,老字号的铺面随处可见。当年的“老字号”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就是“名牌”。精明而厚道的山西商人依托各自的“老字号”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 山西成为当时数得着的最富裕 的省份之一。时光定 格在21世纪 初的现 在,晋 商不 再引领中国的经 济——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也被称作“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邸报由“邸吏”负责传发 ,因此得名。唐朝时已经有了邸报。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发行邸报。唐朝邸报由各地派驻京城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 ,唐末人孙可之《经纬集》中有记述《开元杂报》的材料 ,是关于邸报的较详细的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 777) ,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院管辖 ,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邸报一次。元朝由通政院、明朝由通政司负责发行邸报 ,清初邸报由内阁发布。邸报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12.
"Maus" & Co.: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共图书馆"中心馆-分馆"体系较为发达,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因素,而科学合理的运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则主要依托多样的分馆类型和科学合理的组织模式,得益于较为健全的图书馆法规和标准的保障、责权分明的董事会管理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和政府的管理指导。图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text of Dr. Andrew Osborn's 1941 "The Crisis in Cataloging" as a place where a shift in the shared set of assumptions governing cataloging rules and practices occurs. Cataloging from 1930-1942 was in a state of change and confusion. Existing guidelines of 1908 Cataloging Rules, the draft being revised which was to become the 1941 Anglo-American Code, and Library of Congress cards and practices all prov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cataloging rather than remedy them. Dr. Osborn functioned as a "gatekeeper" who understood and integrated the available intellectual discourse on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introduces it to Librarianship. "The Crisis in Cataloging" articulates what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s are of the then-available guidelines, and explains the erros of their consequence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in "Crisis" the introduction of four specific conceptual changes which become a part of the discourse and shared assumptions of cataloging. Each concept is shown to be possible because of ideas, values, and ways of thinking introduced by the philosophy of American Pragmatism.  相似文献   

16.
美日等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的电子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由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PR)就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的口号。NPR于1993年提出了“创造成本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美国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6月宣布,要在90天内建成一个超大型网站——“第一政府网”。目的是减少“橡皮图章”,创建一个“高效率、高技术的政府”。2001年,布什总统上台后,加速了“电子政府”的发展。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电子政府在以下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是政务公开。美国各级政府都广泛…  相似文献   

17.
韩宝华先生的新著《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作为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已于1999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档案文献编纂学的著作行列 ,这是作者30余年来在档案文献编纂学领域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 ,给编纂学界吹来了一股新世纪清新的风。笔者拜读之后十分欣喜 ,对韩先生在档案学研究上取得新成果表示衷心的祝贺。笔者读后以为 ,韩先生的新著有以下3大特色 :一、熔编纂编研于一炉 ,建立大编纂的新概念。《教程》在前言里开宗明义地提出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研究档案文献编纂的…  相似文献   

18.
央视"青歌赛"上获得原生态唱法唯一金奖的歌手原来就是土家族的 我一直在上海长阳路1441号的海运大厦工作,有十多年,却从来没有考证过这"长阳"是中国哪方的地名。  相似文献   

19.
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结构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认为这种“图书馆精神”是人脑对图书馆实践活动的反映,为广义图书馆精神。从道德角度论证了当前业内所集中讨论的“图书馆精神”,实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狭义图书馆精神。而图书馆职业精神是一组概念的集合。现代图书馆职业精神的重建,应以“广义法人图书馆职业精神”为基础,将探讨行政管理机构与图书馆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重点,以起码的职业义务道德建设的法制化为目的,吸取西方人权理论的精华,与中国社会的法治环境建设联系起来,探讨依法治国之路,才能找到图书馆职业道德重建的路径,单纯从图书馆自身职业道德方面谈道德的重建,是没有出路的。同时评析了范并思等先生的“图书馆精神”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对他的“图书馆精神”概括的片面性与维护图书馆权利论点的缺陷作了剖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长期的隔绝给历史研究造成了诸多障碍,这在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中表现得格外明显.笔者在台北"国史馆"查阅档案时,偶然发现颜惠庆的人事档案,在他的档案登记表上赫然敲着"投共"两字,并附有部分港台报刊在颜惠庆"投共"和去世后对他的报道和评论.虽仅薄纸几张,但已能折射出1949年前与后,对于这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外交家截然不同的"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