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就是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中两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和时数分配,具体落实到每个学期中去。也就是把全年教学计划对每项教材规定的课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以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确定每一个学期的教材应安排的课次,为制订教学进度提供依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见表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来自全年教学工作计  相似文献   

2.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又称教学进度),是把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规定的每学期的各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个课时中去。⒈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3.
<正> 单元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地采用。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每一学年或每一学期初,除了制订必要的年度计划、学期计划、教学进度计划以外,还要制订出各项主要教材(如:教材中的跑、跳跃、投掷、单杠、双杠、  相似文献   

4.
制定教学进度是指把大纲中所规定的年级教材,按照每项教材所分配的授课时数和一定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的各节课中去。它是教师日常备课或编写教案的直接依据,通常用符号或文字两种形式来表示。一、制订教学进度的方法 (一)教材集中编排法(或叫连续排列法) 它是以一项教材为主,按照该项教材的单元计划,集中排列在某一教学阶段,一节课一节课地连续编排在进度表中。 (二)教材分散编排法(或叫间隔排列法) 这种编排法,是把某一项教材或者几项教材间隔  相似文献   

5.
学期教学进度是把全年教学计划中的各学期教材,合理地分配到课时中去(以单元计划为主安排为适宜),是制定写课时计划(教案)的直接依据。每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每个学期开学前,必须科学地、周密地、具体地制定出教学进度。制定学期教学进度一般的步骤及注意的问题如下: 1、根据全年计划所分配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算出每个教材的教学次数。如果课的基本部分安排两个教材,其中有一教材在全年计划中分配3学时,则这一教材实际应上的课次是3×2=6(课次)。但根据教材的难易及器材、场地、气候等条件,教学次数可适当增减。  相似文献   

6.
<正>学期教学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它是把全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一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按照一定要求合理分配到每次课内的一种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是有效落实学年教学计划,整体把握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哪些教材内容具体展现的直观显示,能整体把握好本学期的教学节奏及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向。同时,也是结合不同教学时数的教材单元,指导确定好本学期学生应该掌握的教材单元的考  相似文献   

7.
<正>截稿日期:2015年11月22日前第1期:如何制订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是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和本学期气候条件,将学年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本学期的各项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时数组成规模和目标不同的教学单元,并制订出单元评价项目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广大体育教师每个学期初都要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既是对该水平教材整体理解与把握的需要,又为体育教师制订课时计划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其中体育单元教学计划,对指导体育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人教版《体育》指出:"单元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保证体育课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对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深化和具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我国各级学校普遍使用的“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虽然能标出教学次数和顺序,但没有每项教材、每次课的教学时间。这种格式,不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每节课的教材、教学时间,及准备、结束部分的内容和时间。为此,笔者自七十年代初就以“学期教材时间计划”(见27页附表)取代了“教学进度计划”。经过实际使用,感到有如下优点: 1.计划性强。有利于防止教学中随意安排或改变计划。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 2.时间性强。全学期,每次课,每项教材的教学时间都比较明确。 3.直观性强。图表格式便于观察。 4.适应性强。不同业务水平、不同专业的人都能看懂此表。  相似文献   

10.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体育》教师用书(节选)学期月份周次一年级二年级走走投掷跳跃游戏徒手轻器械体操投掷游戏攀登爬越平衡球类游戏奔跑游戏机动机动攀登爬越平衡韵律活动技巧跳跃球类游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一学期91011121注:1.本表以连续单元(集中排列)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计划中各项内容的排列方式。2.本表以单一教材为例,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单一教材、双教材的教学计划。小学1~2年级(水平一)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本次研讨中呈现的全国各地学校学情和地域差异问题,笔者从学期初的调研与研讨、课堂教学及相关练习计划中的策略分析以及如何高效完成测试工作三方面进行如下总结。一、"研"——期初调研与研讨有利于体质测试项目顺利开展多数研讨教师的学校通过调研和研讨工作对学期初计划进行全方位统筹,给测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充分考虑学生体能和体测项目的融合,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订相关评价指标,如开展达标运动会,制订勤练、常赛的有效教学手段等;在学期计划中,将大课间、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结合多方的探讨与研究,就课堂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差异性表现做出个人范围内的认识与理解,仅供交流,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编写教案与课堂教学设计内涵的差异性表现教案是指教师根据学期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一堂课而制订的具体行动计划,亦称课时计划。它属于课堂教学的计划准备阶段,是教师对即将开始的教学行为过程的一个预期计划的文字表述,  相似文献   

13.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可使教学目标明确,加强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具体制定学期计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把教材内容分配到每节课中去。制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2.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学习负担和身体承受能力;3.一学期的教材安排注意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处理好教材的先后顺序;4.各项教材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5.正确地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排列的方法有三种:1)集中排或连续排;2)分散排或间隔排;3)集中与分散结合排。  相似文献   

14.
开学前后,学校体育工作紧张而繁忙.体育教师对新学期入学的新生,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开学前.1.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现有条件和学生实际,制订好全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等.2.认真备好一节室内课,几节室外课教案(要水: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趣味性强.)3.认真检查、清理和维修体育场地器材,以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课教案,又称体育教学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和单元计划,以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方案。教案是对体育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也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证。撰写教案和上好课是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而撰写教案与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属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关系。"道"乃事物万有"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 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计划)是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是教师备课和编写教案必须遵循的教学文件。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主要要求是: 1.把单项教材落实到每次课中去。 2.明确每次课的具体教学任务。 3.突出每次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学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应由分管体育卫生工作的副校长在新学年开始时,会同体育教研组、校医室、总务处、共青团等部门共同研究,分头制订,然后汇总提出,计划实施一学期后,根据具体情况,第二学期可作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8.
1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和作用1.1 单元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科学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及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文件,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1.2 单元教学计划是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具体化。它是把各个年级的某项教材,按照课次顺序,制定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法的一种教学进度。它能保证各项主要教材能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是体育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实行了跟班制教学,就是每个体育教师从初一开始连续跟班教完初中和高中,实践使我们感到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跟班体育教师在制定各个学期教室学计划时有了长远的打算,并且系统地、全面地制订出各个学期和各年段的教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同类教材能有深刻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保证了教材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组成要素在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各层级教学计划结构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需要对学年计划的内容进行具体分配,根据每学期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规划好各单元的承接关系、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分配等。因此,学期教学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以下要素进行详细制订(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