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崂山一游     
今年五一黄金周,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青岛著名的崂山。崂山果然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迷人。山上,一棵棵亭亭玉立的大树,就像山上的哨兵;一朵朵群芳吐艳的鲜花,就像山上的精灵,加上笼罩在山顶淡淡的薄雾,那景色简直是如梦如幻!一走进山里,就能看到人流如潮的景象。再往前  相似文献   

2.
关于开办崂山茶文化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崂山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多,相对来说市场则显得狭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创崂山茶品牌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崂山茶的相关情况入手,对举办崂山茶文化节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崂山茶知名度、向外扩展市场,进而解决崂山茶目前供需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崂山是青岛著名的山水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分析崂山所包含的多种文化信息,考察文人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塑造崂山景观并提升其名望。通过追溯崂山意象塑造的过程,探讨文人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景观塑造与今日崂山发展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暑假,我们一家三口沿海北上。一路上,我们欣赏了人间仙境蓬莱阁的如诗如画,饱览了海上奇山崂山的奇特风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要属那拥有悲壮历史的刘公岛。  相似文献   

5.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崂山偏处海隅,历来虽不乏高人韵士吟诵歌咏,但像黄公渚这样以数百首诗、词、文,专写崂山之美的文人,恐怕至今还是第一个。惜世人对其知之甚少,而其崂山诗词,由于刊印版本极少,且其中一些字迹模糊不可辨认,进行具体解析的就更寥寥无几了。本文重在对黄公渚的生平与其崂山情结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诗篇赏析其崂山诗词。  相似文献   

7.
青岛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像美丽壮观的海滨栈桥,神奇迷人的崂山仙境等,都是人们神往的好地方。然而,在我的心目中,那惟妙惟肖的石老人才是青岛最神奇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9.
崂山是当今青岛市最为著名的旅游景观资源之一。当今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游客旅游品味的提高,重视“旅游文化”的开发已成为各大景区打造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法宝。本文通过资料分析法抓住唐宋元明这一崂山文化昌盛时期,全方位审视崂山的宗教、名人文化及旅游活动等旅游文化要素,研究其形式与特征,对旅游文化和当今崂山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我们深入理解旅游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充分挖掘崂山旅游文化内涵,把握其发展和演进过程,塑造当今崂山独特的旅游竞争优势,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崂山     
青青的山,碧蓝的海,阳光沙滩,构成了美丽的青岛海滨风光。在青岛市区以东40公里处,有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崂山。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大自然和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崂山三面环海,背负平川,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各具特色。自1982年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首  相似文献   

11.
1933年夏,沈从文游青岛崂山时,意外地看到一个身穿孝服的小姑娘到河边提水,他回想起家乡的起水习俗和美丽如画的青山绿水、充满诗情的淳厚民风,情不自禁对未婚妻说,他要以那小姑娘和自己那片苗汉杂居、多少带有原始风情的故乡为背景写一个故事,来展现人性美好的一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及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山东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 132.7米。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当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可以看到两种景色: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因此,古人称崂山为"神仙之  相似文献   

13.
崂山游记     
崂山的大名我早已知晓,一直盼望着去看看。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跟随姥爷游览了青岛崂山。  相似文献   

14.
崂山道教在道光之前,出现了一批具备各方面才能的优秀道士,多所道观都得到了重修,道士人数也有所增加,从而较好地维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明代嘉靖以来的中兴局面,实现了崂山道教的又一次辉煌。道光以后,崂山道教渐趋衰落。道士素质明显下降,宫观建设停滞不前,到了光绪年间很多道观已经荒废,崂山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昨天,我在一家超市想买一瓶矿泉水,商店的服务人员向我推荐了两种品牌的矿泉水,一种是崂山牌矿泉水,一种是雀巢牌矿泉水,价格都是1.5元。我该买哪一种呢?(老师边说边把两种矿泉水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研究。)生1:我认为应该买崂山牌的,因为崂山牌的矿泉水没有受到污染。生2:我也认为应该买崂山牌的。我去过崂山,崂山上的水是很清的。生3:我不知道雀巢矿泉水的水质怎么样,如果和崂山矿泉水的水质一样,买哪一种品牌的都可以。生4:如果两者水质一样,我建议老师买水量比…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崂山     
早就想去爬山了。“咦?听说山东的崂山很不错哟!又是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何不去那里瞧瞧呢?”没等妙妙说完,心急的奇奇就拉起妙妙的手儿欢快地跑走了。奇奇妙妙乘坐了一辆豪华大巴,一路上真是兴奋不已,嘴里还不停地哼着歌儿:“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车上的乘客也都被他俩的快乐所感染,沉闷的气氛开始活跃了起来,漫长的旅途,大家丝毫没觉得累,很快就来到了美丽的崂山。小兄妹手拉着手蹦蹦跳跳地下了车,远远望去,崂山顶峰高耸云端,大树突兀葱郁,山下是蓝色的大海,美丽极了。走到跟前,景色就更加漂亮了。奇奇妙…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与汉武帝的信奉与推崇,燕、齐之地方仙道极为兴盛,秦皇汉武多次巡幸齐地,足迹遍布山东沿海地区。地处东海之滨的崂山也在此影响下逐步被世人所知晓,并吸引了众多隐逸之士前来,从此成为崂山道教文化积淀的开始,可以说没有秦汉方仙道在崂山周边地区的影响,崂山道教产生的时间会大大后延。  相似文献   

18.
《崂山志》为晚明文士黄宗昌所著,黄宗昌品行刚直、忠勇耿介,然一生命途多舛,故而借著述《崂山志》以发其悲慨;《崂山志》作为崂山文化的第一部记录文献,内容丰富、体例独特,堪称山志史上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19.
崂山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青岛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由于其本身的教义、独立的经济地位以及与崂山当地居民的历史关系,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当地的普遍信仰.但崂山道教的影响力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20.
《崂山》这张邮票很贵,8元一张。从邮票上可以看出崂山处在山东南部,青岛市区北部,濒临黄海。崂山拔地而起,气势雄伟,风光变幻,云气离合,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名山和道教胜地,国家重点名胜之一。这里突出的特征是: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风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崂山的气候景观颇具特色,夏秋之季,有如絮似缕、变化无穷的云海;春末夏初,有迷蒙飘渺、弥漫翻腾的海雾,这些为崂山风光增添了无限的韵味。崂山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物,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指导老师:张瑛我最喜欢的一张邮票$新疆农业大学附小四(2)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