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学校功能的书院,有"聚书"、"聚徒讲学"和"习礼"这三个"要件".乃古代"留意斯文之地方贤士大夫"所为的一种学校模式.其产生的年代曾长期有争议.建于唐代的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于二十多年前,在江西已发现有确实的证据.东佳书院(东佳书堂、义门书院)史料的发现,已使书院起始于唐代成为中外教育史学界的共识,而后又发现了多处,如桂岩书院、景星书院、施肩吾书院(石室书堂)、都官书堂等等.近年有人又提到了丰城的罗山书院、进贤的栖贤书院亦建于唐代,然而这两所书院当时(唐代)是否已具有学校性质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2.
谭静 《中国教师》2011,(6):25-26
2010年10月12—14日,教育家书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副院长郭华教授带领书院兼职研究员赶赴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研活动,揭开了书院"学校诊断与改进"系列活动的第一篇章。"学校诊断与改进"系列活动是教育家书院的常规活动之一。书院依托自身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教育实践资源,针对兼职研究员所在学校及地区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诊断,全面考察、了解学校的优势、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诊断和改进报告,反馈给学校并提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以支持和引导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经过长期、系列的"学校诊断与改进"活动,书院将收集大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年段学校诊断案例,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改进的理论模型,为更多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书院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民间人士自发创造的学校教育模式,书院的名称也因此极不固定,"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存在着互用、通用的情况。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从"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名称的互用、通用来看,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12,(7):86+82-84
龙山书院行知学堂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肇基于1821年,时称"龙山书院";创建于1919年,始名"文初小学";革新于2003年,定名"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学校以"行知教育"为理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童年人——学生智慧学习、幸福成长的理想乐园"、"教育者——教师专业发展、生命提升的精神圣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梦想和互相成就的‘龙山诗书院,行知大学堂’"。学校将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情怀去实施新课改,不断向"龙山诗书院,行知大学堂"的发展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百年老校。前身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江阴知县蔡澍创办的"澄江书院",在其后接近二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又先后更名为"暨阳书院"、"礼延书院"。改革开放之后,我校逐渐成长为一所充满成长气息、拥有独立品性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6.
正厦门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24年,原名为厦门禾山中学,前身可以追溯到厦门颇有名气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禾山书院和安睦书院。1953年1月,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给学校授名"厦门市第三中学"。1962年2月,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2006年,学校被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学校地处厦门火炬高科技开发区旁,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协调,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现有61个教学班,教职工254人。学校秉承"明德齐贤"的校训,在"办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社会  相似文献   

7.
我国特有的"书院"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因其体制之特别,所体现出的重学术、重怀疑、重教师、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自由精神和德育精神对现代大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书院独特的治学精神,不仅表现在其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师质量,更表现在提倡大胆怀疑和兼容并包的精神。而自由精神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相互讲学,建立"讲会"制度;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使书院不断贫民化;书院不仅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努力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书院的自由精神还体现在其管理上所具有的自主权。此外,德育在书院教育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书院在大力提倡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的同时,更注重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长》2021,(3):I0006-I000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坐落在浙中腹地双尖山下的潜溪水旁,地处"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傅村镇。学校占地面积29,783平方米,现有52个班级,2,244名学生,专职教师117人。学校前身是由太学士傅谦光创办的"尊道书院",书院以"尊其道,贵其业,重其选"为办学宗旨。随着时代的变迁,"尊道书院"几经更名,"尊道小学""育德小学""傅村小学""傅村镇校",直到如今的傅村镇中心小学,"道"和"德"的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基,南朝诗人沈约的美学思想、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刻苦求学的文化思想都是学校德育的沃土,著名诗人艾青、历史学家吴晗都是学校值得骄傲的校友。  相似文献   

9.
正古老而现代的江南名城绍兴,有一座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生机盎然的小山,这就是越王勾践当年采蕺的地方——蕺山。创建于1902年的蕺山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蕺山脚下。从旧时的蕺山书院到山阴县学堂,从昔日"县一小"到现在的"蕺中心",学校源远流长的教育文化为绍兴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开全国班级授课制的先河,先后出了陈建功、范文澜两位中科院院士。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秉承蕺山书院之遗风,在治教论学的实践中,提炼出以"传承书院文化,构建和美教育"为办学愿景的学校主题文化系统,实现了由优质学校到精品学校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正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溯源于1884年的宜兴古书院——"滆南书院",是江苏省首批农村实验小学。2014年易地新建,学校占地75亩,建有各种智能化教室62个。学校探寻教育家蒋南翔、虞兆中等杰出校友的人生足迹,凝练成"向高处行"的学校精神,着力打造虞兆中先生倡导的博雅教育文化场:一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简介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下文简称"学校")坐落于方山北麓,鸿溪之畔,前身为创办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鸿溪书院,1917年改书院为区立鸿溪国民学校,学校秉承"立人"的校训,坚持"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核心理念,确立"课改立校、科普强校、体艺美校"的特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书院既是学术组织,更是教学机构.王守仁将书院定位于"匡翼夫学校之不逮",湛若水主张圣学、举业合一,在书院大谈科举之学.影响所及,人谓"书院者,宅名胜,居来学,以广国家兴道育才之意,官政之最善者也"[1];"学校治化之原,而书院学校之辅也蚪"[2];视"书院为谈经课士之地,与庠序相济为功"[3].甚至有人说:"夫学,士之田也,有庠序以职之,有科举以劝之,而又为书院以课督之,与催耕促织何异?"[4]凡此种种,说明将书院视为谈经课士、准备科举的教学机关,已是明代的一种普遍共识.当讲会盛行之世,书院除了"升堂会讲",根据分定课程进行"讲解"、学习之外,还组织诸如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面会、舫会、遥会、会课、课艺、考课、作文、经史会、史学会、理学会、古文词会、昭代典故会等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会事.一般而言,这些教学型讲会皆和科举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鄙视.但细探究竟,我们发现,即便是科举之会,也有多种文化取向,值得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都匀一中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由被贬谪到都匀的刑部侍郎张翀创办的"鹤楼书院"和万历年间由被贬谪到都匀的东林党领袖邹元标创办的"南皋书院"。清光绪31年(1905年),都匀知府潘家怿奉贵州巡抚林绍年之命在书院的旧址创办了都匀府官立中学堂。这是贵州历史上最早由政府创办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之一。学校此后曾先后更名为都匀府八属中学、都匀十县合立中学、贵州省立第五中学等。1958年,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贵州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被评为全国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肇始于1721年的清云龙书院;1903年,传统书院改办为新式学堂,更名为徐州中学堂;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近年来,学校不断践行"全员育人,关注特需"的育人模式,以"培养明德、笃学、力行、尚美的创新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将"让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愿景。学校积极探索"全面发展,科学见长"的特色发展道路,扎实推进"一训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夏,是无锡历史上的第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堂,其前身是著名的东林书院。学校秉承书院精神,在校训"勤、毅、朴、诚"的熏陶下,形成了"求真、崇美、向上"的校风。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确立了三大教育命题:让教育与生命相连,让教育与生活相连,让教育与幸福相连。学校通过  相似文献   

16.
四甲小学创建于1864年9月,前身"东渐书院",百年传承,底蕴深厚;学校毗邻四甲部队,受军营文化浸染,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0多年来,我们以"书院文化"、"军营文化"滋润与养育学校文化,确立了以"军旅"为主题、"亮剑"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内涵。同时我们学校也是一所拥有国防教育先进理念的学校,学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有效途径,立足基础,科技创新,形成了"以军校  相似文献   

17.
工作目标:学生第一"圣陶书院"为理念服务于特长发展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坚持"圣陶书院"为理念,服务于特长发展。学校以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工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为重点,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服务于  相似文献   

18.
1897年以后逐步改革转变为新式书院的两湖书院和1896年改革后的自强学堂,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新式学校以及清末《癸卯学制》颁布之前"全国教育示范省"——湖北省新式学校。其考试极具特色,从中可以窥见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对当今的学校考试极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湖北省安陆市紫金路小学秉承"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的工作原则,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确定了"诗雅墨香"的特色品牌,并以此为突破口,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紫金路小学创建于乾隆三十二年,最早叫汉东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几百年来的风雨洗礼与历史沉积,使学校形成了浓郁的人文氛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就是紫金路小学鲜明独特的风格和优势。2002年,学校决定秉承汉东书院的教学理念,传承汉东书院书香校园的文化韵味,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于"诗词溢雅、翰墨飘香"。  相似文献   

20.
唐代书院的创建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亦始于唐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为具有学校性质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它如私家讲学的传统、佛道聚徒讲学的经验、天下大乱士病所无于学,故家避于山林,僻壤读书讲学,亦是书院产生的诸多因素。书院是中国学校发展第二阶段--读书学校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