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水 《高中生》2012,(21):59
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世界上虽然并没有龙这种生物,然而有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易水 《高中生》2012,(7):59-59
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3.
周口市素有“明代以前无历史”的说法。事实并非如此。文章通过对考古学资料的研究,认为周口市的历史从仰韶文化和大坟口文化算起,至今已有5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县西南隅的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后称"西水坡遗址"),从该遗址发掘出三组带有蚌砌龙图案的仰韶文化遗存,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其中第一组(45号墓)为一座带有龙虎图案的墓葬,墓主头南足北,为一成年男性,其东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龙图案,西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虎图案,据科学测定距今6460±135年。其中的蚌砌龙图案后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西水坡遗址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县西南隅的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后称"西水坡遗址"),从该遗址发掘出三组带有蚌砌龙图案的仰韶文化遗存,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其中第一组(45号墓)为一座带有龙虎图案的墓葬,墓主头南足北,为一成年男性,其东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龙图案,西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虎图案,据科学测定距今6460±135年。其中的蚌砌龙图案后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西水坡遗址  相似文献   

6.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
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后称“西水坡遗址”),该遗址发掘出三组带有蚌砌龙图案的仰韶文化遗存,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其中第一组(45号墓)为一座蚌壳摆砌的龙虎墓,墓主头南足北,为一成年男性,其东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龙图案,西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虎图案,据科学测定距今6460±135年、其中的蚌砌龙图案后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在国内考古学界引起轰动,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文化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濮阳龙文化研究在关于龙的起源、演变、性质问题。龙形遗存的天文学、地理气候学研究,龙与中华民族起源和历史,龙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龙文化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了许多共识。目前濮阳市应该开展对龙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与利用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将龙文化及其精神融入濮阳城市形象设计,开发龙文化旅游,对内提升濮阳人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文化自豪感,对外提升濮阳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考古学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各高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目前国内高校考古学专业教学的现状,本文以动物考古学为例,论述了动物考古学方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介绍了开展动物考古学教学改革研究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总结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证据,黑龙江流域最早的人类活动能够追溯到末次闽冰期(距今约12.5—7.3万年)。与现令人类在解剖学上相同的晚期智人相比,在黑龙江流域出现的时间要晚到距今3.5万年前后。两次人类的进驻都选择了气候较为温暖的时期。从文化特征估计,他们可能都来自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的学科特征及其特殊意义,对天文学的本科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赫茨普龙—罗素图又始终处于国内外天文学教学的核心地位,但是国内很少开展相关核心教学内容的研究。国内外教材的赫茨普龙—罗素图内容编排各有优势,但尚未从科学史、科学方法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综合分析该图并引导学生把握其科学本质。通过从天文学史分析赫茨普龙—罗素图的形成根源和科学家的研究思维,从科学方法上探索此图的认知飞跃及其作用演变的深层因素,并精选相关的最新学术案例,挖掘其研习价值,丰富天文学教学理论并推进本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美术考古学等理论,通过对太原地区北齐壁画墓与同时期其他地方所留存的壁画墓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更进一步了解北齐时太原地区丧葬文化的独特之处及对后世丧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区商代遗存以及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为商代南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研究,理清了湖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商代南土的变迁情况。湖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布的中心在洞庭湖及湘江中下游地区,时代均属商代晚期,属于商文化系统。以湖南岳阳铜鼓山遗址为代表的商文化遗存,是中商时期南土的一部分。岳阳费家河遗址为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内涵受到了中原商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湘江流域目前发现和发掘的商代遗址考察,除长江沿岸以铜鼓山为代表的小片区域外,长江以南其他地区无论在二里岗期或殷墟期都是很典型的土著文化,因此可以断定湘江流域有商一代未曾成为商地。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学术理论界把龙的相关问题统称为龙文化。从宏观的视角,以学术研究的立场,对龙文化进行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考察。龙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八个大的问题上,或者称为八类文化,即图腾文化、祖根文化、天象文化、利生文化、皇权文化、祥瑞文化、民俗文化、英雄文化。  相似文献   

14.
15.
将思想考古学这一方法论引入心理学,会带给学界审视和理解心理学视角的深刻转换.以思想考古学方法论为镜,通过对心理学概念系统、基本命题、逻辑推理、话语方式等进行"考古"分析,描述和解构其已有的话语形态,从中会发现和建构新的话语实践.心理学文化品性的揭示与凸显,为心理学中人的形象回归和对心理学科学的理性辩护与重新解读提供了逻辑前提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腰坑葬俗几乎可以说是商代殷人墓的标志性要素之一,这种葬俗伴随着商族的征伐、统治,逐渐在中原地区、山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流行。西周中期,山东地区的腰坑葬俗出现了暂时的消衰,西周晚期重新盛行,范围扩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山东地区腰坑葬俗最为盛行的时期,战国中期以后逐渐消失。这些变化以商周王朝更迭为背景,体现了商周文化不同的政治风格、族群文化心理和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为例,回顾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及成果,并上升到系统的方法论研究。解析文化因素分析法的研究步骤,评述各环节研究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方法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龙和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拟通过对比分析龙与dragon在本质、国俗语义上的差异,探讨如何看待龙的英译及龙文化问题,以达到准确传递龙文化信息、更好地对外传播我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是中国史前城址发现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的文化区。在生产发展、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此地史前城址普遍构筑了一定规模的防御体系。这些早期城市的防御体系以城自身防御设施为主,城外天然屏障、周边自然资源、相邻聚落拱卫为辅。史前城防体系是筑城技术进步的产物,反过来促进了龙山时代筑城运动和早期城市化、文明化的进程,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御敌自卫的防御效能,对后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考古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在考古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双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