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语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感操守,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编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道合一、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师理应根据学科特点,凭借语文课堂阵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经过在语文课堂上的探索和积累,我认为,要在语文学科中较好地实现德育渗透,关键就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不囿于常理,极具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之花何以羞答答  相似文献   

3.
简家艳 《考试周刊》2014,(45):26-26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既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相似文献   

4.
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我一直担任低年级体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低年级体育教学德育方面的方法和经验。特别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榜样的力量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的重视语文美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增强文章感染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综合素质。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育的承载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审美对象。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从身边最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事物着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东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方法、技能,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之美,在美的氛围中感知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崇尚美。  相似文献   

7.
刘微 《孩子天地》2016,(4):51-5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本文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提出有效问题,激发探究兴趣;确立探究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明确探究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调动有效思维,驱动探究意识;呈现探究成果,享受探究乐趣。  相似文献   

8.
<正>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1.1组织辩论会、朗诵会、新闻报道会、口头作文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及才艺展示会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更多,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唐瑞芳 《教师》2012,(7):50-51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并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  相似文献   

10.
许菊英 《广西教育》2005,(1A):71-72
新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习主体和合作者、组织者的共同天地,是促进学生和老师这对“学习共同体”的双方积极互动的场所。共同发展、互相长成是新课程标准对师生的一致要求。因此,我们应利用数学的魅力去感召和熏陶学生,去感染和吸引他们去探究,使教师喜教,学生乐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黄建军 《黑河教育》2014,(10):34-34
正近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似乎欠缺"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前不久泰兴市小学张映蕾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语文味"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一、教学语言蕴含"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就应该有"语文味"。曾有人说过,不同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陈饶 《陕西教育》2005,(3):20-20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初中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主要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学要贯彻“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八字方针,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这八字中“读”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析。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  相似文献   

16.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据此,现行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编排了不少优秀文化的经典作品,他们文质兼美,多角度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生活等的客观美,几乎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文质兼美,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恩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