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留守儿童基本状况概述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到外地的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其他的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这个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一方或者双方同时长期缺席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要欣赏上海历史,就要看上海女人。”著名作家程乃珊的这句评论似乎有点夸张。但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女人是城市的韵味,犹如诗的意境。女人是都市风情的演绎,是都市传奇的催化剂,是成功男士的动力。城市与女人,犹如灯笼里的一点火,因为有了女人,城市才生动起来。在上海百多年的繁梦中,有无数如明星般的女人们尽显才华。耳闻有一代影后阮玲玉、胡蝶、“小夜莺”周璇,但她们终究如一颗颗流星划过你我的视线,稍纵即逝于眼前。而“乱世佳人”张爱玲却能永远驻在人们的心间。因为有她,人们才渐渐熟悉了上海的弄堂与石库门;因为有她,人们才沉醉…  相似文献   

3.
公刘 《新读写》2011,(1):49-49
自古至今我国诗人喜欢从大自然中寻觅诗情,很少将自己的笔触伸向喧哗的城市。但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别开生面的“城市诗”登上了诗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理应在“城市诗”创作方面倾注更多的心血,不妨让我们看看公刘作于1956年的这首《上海夜歌》。  相似文献   

4.
学者、作家易中天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精彩,每一座城市也自有它的魅力。上海,这个从小渔村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沿海城市,其颇具传奇经历的人文历史和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显得光辉四射,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引得人们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一再对其回忆和感怀,因此,也有了"上海情结"这样一种说法。本期"课文配读"栏目选编了叶兆言、王安忆、张爱玲等几位著名作家描写上海的文章,与上海版的高中语文课文《上海的风格》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读出上海的风格到底是什么,上海的魅力如何得以彰显,上海的未来是什么模样,并和自己所熟悉的城市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雨羽)  相似文献   

5.
人们天生有寻根的夙愿,这当然不单纯是怀旧情结的释放,更是意在解读一个古老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从历史中认识自己,在现实中超越自己,从历史文化沉淀的传统意义中探求未来意义的启示。寻觅上海血脉和文脉的源头,探究先祖的文化踪迹,对新历史条件下塑造上海城市精神及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无疑意义重大。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寻根上海”专栏,拟系统展示自古以来,上海地区先民们在求生存、图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文明遗存。现首篇推出,青浦崧泽文化遗址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奖励》2007,(11):36-40
追求千年梦想,缔造“奔月”神话 用“嫦娥”命名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可谓情之所至.又有谁比这个栖居于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凄美女子,更怀念她的广寒宫,她的玉兔?嫦娥奔月,这个中国历史上千古流传的唯美神话,中国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把神话变成现实——中国首颗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绕月轨道,完美的缔造了这个千载流传的“奔月”神话。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与王安忆二人的生活经历和个性迥然不同,但她们却一致取笔于上海都市民间生活,展示上海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呈现给读者的是城市民间故事,创作中张爱玲更为注重个体生命体验,关注的是一个个瞬间上海,而王安忆更为关注的是上海的历史,是历史中的人物,在传承中较张爱玲有了超越。本文就是试图从其内在的精神联系和逻辑发展中发掘她们的似与不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孩子会说话吗?”这个问题绝不是故弄玄虚。上海市教科院附中语文教师马山美对此问题有一个比喻,“就像一些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一样,现在不少学生十分怯于或者根本不知怎样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前不久,“我爱祖国语言美”的复赛在上海各个区县全面开展,几千名选手参加了复赛。复赛以抽签的方式提供话题,给学生10分钟准备时间,开展即兴说话。比赛提供的话题范围十分广泛,有世博会等热门话题,有交通法规、城市环保等与国家、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还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如业余时间如何安排、如何与同学相处等。然…  相似文献   

9.
《西北职教》2008,(2):7
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破碎的家庭,14年如一日,他一边读书一边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说有志不在年高,但他谦卑的心里立着崇高。张晓,坎坷生活中坚毅的品质,让  相似文献   

10.
本期"时文英华"为本家选了六篇文章,辑为"作家读城"。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这些,或许体现在这个城市特有的建筑、景观等外部特征上,或许深藏在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寻常生活中。作家的独到之处就是用自己的真情和特别的眼光发现城市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1.
陈海奇 《辅导员》2010,(23):38-38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学习;我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热爱这个城市。历史上,广州人创造了粤菜、茶市、骑楼等等文化,而现代的广州人正用自己的双手改善广州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老码头     
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在这个空间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都会在时间的坐标上刻下自己的痕迹。上海,依水而生,黄浦江畔、苏州河岸的一座座码头,曾是品种繁多的货物涌入的地方,也是无数漂泊的人融入上海的口岸。生活在上海的人,多多少少有些码头情结。  相似文献   

13.
开罗是个见鬼的城市。太古老的文明像太多灰尘累积成壳,令这个总是炎热的城市有种无法擦拭的陈旧感。对于一个游客而言,开罗总有种持历史自傲,看着你出笑话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14.
小城古镇     
是这样一座小城,有喧闹的集市、参差的楼房和来来往往的车辆。我就生活在这里。我知道这里最繁华的街道、最高的房子,我以为十七年的岁月足以让我对这个城市有如密友般的了解。但是我不曾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还有这样一个小镇,古老而静谧,仿佛不属于这个城市。接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学习在上海最优质的高中之一——上海中学,你会关心些什么?你会追求些什么?你会把什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你又会把什么视作花季中的最大乐事? 答案可以有很多:北大、清华的一个保送名额,全国性学科比赛中的一个大奖,高水平的文艺汇演中的一个角色,或者畅快淋漓的一次郊游……  相似文献   

16.
<正>开罗是个见鬼的城市。古老文明像太多灰尘累积成壳,令这个总是炎热的城市有种无法擦拭的陈旧感,所有的秩序都在暗中执行。对于一个游客而言,开罗总有种持着悠久历史自傲和看着你出笑话的距离感。经历了几场粗暴的骗局之后,我把自己的钱包看得很紧,同时也加紧了心防。晚上8点,吃过了晚饭,总算凉爽了一点。  相似文献   

17.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灵魂和无法复制的气味。这气味不仅来自于城市建筑的风格,也不仅来自于他的习俗和文化,更来自于绵延多年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气韵。就像古老而现代的北京永远笼罩在皇家气魄的大器和规整的氛围之中,而南方的城市又流露出小家碧玉的精致和繁复之美。城市如此,在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也理所当然地氤氲了城市的味道。究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是一方人成全了一方水土,就如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的问题。可是无论如何,透过不同城市的灵魂,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美好。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一座历经千百年的城市,都是一条生命涌动的长河,于风云变幻间,留下吉光片羽。品读描写古老城市的文章,就仿佛自己也穿行于一座座古城之间,漫步于一条条大街,走进一处处深宅,聆听古老钟声,触摸历史心跳。济南趵突泉张恨水在济南看完了大明湖,就是看这里天下驰名的泉水了。这里著名的共有三道泉,就是黑虎泉、珍珠泉和趵突泉。珍珠泉在省人民政府之内,这里不谈。  相似文献   

19.
幸福断想     
常啸 《教师》2012,(19):1-1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努力追求的,这就是幸福。不管你承认与否,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都与“幸福”这个词紧密联系,或者你在享受幸福,或者你在追求幸福;或者你在为自己追求幸福,或者你在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追求。  相似文献   

20.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近百年来所经历的对外的民族夙仇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就这样在这里固化成形。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凝结之地,在那里发生过的一次次事件,左右着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命运。比如,在北京,就是天安门,在上海,是外滩,而在沈阳,这个地方不是沈阳故宫,也不是张学良的大帅府,而是中山广场。如果是一个从没有到过沈阳的人,今天走在中山广场,会觉得这里的气氛十分怪异: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这圆形广场(俗称大转盘)中央那座巨大的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