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场作文发展等级要求之一是"有创新"。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富有个性。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呢? 一、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个性就是创新,创新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科学史上,许多发明创造均发源于联想。在作文中联想思维能使我们由此及彼,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2.
考场上,进行话题作文时,学生感觉最难的是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从哪儿下笔,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放不开,难出新意。其实,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往往有人归结为材料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差。其实,我们知道,考场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考生的材料积累、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快速构思能力。出现上述情况,绝大部分原因是考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思路。那么,考场上如何快速打开思路呢?我认为,可以巧用联想来构思。  相似文献   

4.
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往往有人归结为材料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差。其实,我们知道,考场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考生的材料积累、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快速构思能力。出现上述情况,绝大部分原因是考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思路。那么,考场上如何快速打开思路呢?我认为.可以巧用联想来构思。  相似文献   

5.
"联想"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特别是在作文构思中,老师经常讲要打开思维,善于联想,但究竟怎样"联",怎样"想",尤其是在考场作文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充分联想,发散思维,快速构思,是应试作文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开放性的命题作文大多采取话题作文的新形式,使得学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或描写、记叙,或抒情、议论,或联想、想像,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过从1999年至2001年的高考考场作文来看,考生应试记叙文的多,应试议论文、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澈活学生联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自由的一种新型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引发学生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考场上,进行话题作文时,学生感觉最难的是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从哪儿下笔,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放不开,难出新意。其实,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由本义到“比喻义”或“引申义”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以“风”为话题的作文为例,(1)运用“本义”。可写自然界的风,按风方向分类有东、南、西、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按风的季节可分为温暖的春风,炎热的夏风,凉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按风的大小分类有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2)运用“比喻义”可写温暖人心的春风——集体的温暖,党的富民政策如…  相似文献   

9.
考场作文,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必须迅速的打开思路,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怎样在考场中就话题作文做到立意明确深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多为话题作文,可阅卷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写的话题作文,往往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地写成了千人一面、万口一腔的文章。如此老生常谈,一是阅卷老师不喜欢,二是因缺乏新意而难以出类拔萃。这主要是由于思维定势,只会从单一的思维源出发,不懂得换元思维所致。假如学会多方点击话题,不断变换思维角度,运用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式来立意明旨,其结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笔者曾拟“十”为话题作文,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见仁见智地观察联想、立论树旨训练,结果…  相似文献   

11.
考场作文构思时如能做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那自然是达到了思路畅通的最佳境界。但是 ,种种原因所致 ,考场快速构思作文时往往出现思路阻塞、难以畅行的状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应采取哪些措施另辟蹊径呢 ?第一 ,考场快速作文 ,容易造成情绪紧张、焦虑 ,如果思路为此所阻 ,可竭力回忆或想象轻松愉快的情景 ,打开思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话题”作文 ,命题只给一个写作范围 ,需要你自己确定一个主旨 ,在你确定了主旨后 ,思路就应积极展开 ,与主旨有关的信息就会纷至沓来。但是 ,倘若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临场情绪紧张、焦急、…  相似文献   

12.
邓月芬 《湖南教育》2003,(15):38-39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中考作文的首选。确实,与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给了考生更大的自由度,少了很多限制,能更好地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虽然少了限制,多了自由度,考生同样面临着怎样取材、选材的问题,同样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限制越少,取材的范围越广,怎样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出与众不同、有个性和新意的材料,越是变得重要。材料从话题中来。话题往往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学生由这个词或句子的不同含义可以引发许多联想,从而打开思路。比如,“桥”这个话题,可从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相反的联想:家乡的小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盛行的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创造性活动,在作文中应张扬个性,让作文带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这样的作文才具有新意。但在实际写作中,有些学生的写作思路难以打开,缺乏相应的写作素材和新颖的构思立意,写出的作文缺乏创意。其实,学生写作思路的  相似文献   

14.
走进考场,打开试卷,一道道考题出现在我们眼前,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答,去攻克……但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出现在试卷上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在我们的心理历程中,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考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就在解决一道道考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前进着。请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这样的题型给同学们更大的选材空间,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中考结束后的试卷分析看,绝大多数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取材多…  相似文献   

15.
清代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材料作文时代,材料可以抽取多个话题,顿显考生思维品质高下;话题作文的立意略显单一,要在考场表现卓异,话题发散,有更特殊的意义。作文者要围绕话题,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然后加以比较、选择,确定最佳写作角度。  相似文献   

16.
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最怕的是打不开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我们送给大家三把打开思路之门的金钥匙.并结合2007年高考作文题说一说如何使用。 一、置换法。如果给的话题或标题的中心词比较虚.换个说法就是空灵.这时不妨用较为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置换法。如江苏高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17.
正联想,也称想象,是诗词创作中的思维活动。要想使诗词意深境远,就必须打开思路,让想象插上翅膀自由飞翔。巧妙地运用联想是打开思路的有效方法。如何善用联想,不少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有着很多体会和经验。现归纳与大家共榷。相近联想,或曰同类联想。世上万物均有同类,相近者甚多。它们有着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8.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9.
邱海培 《教师》2012,(33):52-52
联想的方法是多样的,效果是显著的。平时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运用联想思维方式进行训练,有利于同学们在审题立意中打开思路,有效避免立意撞车,立意肤浅,从而做到立意准确、深刻、新颖,提高作文得分。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的制胜之道有四: 一、广开文思作者构思行文时。应开拓思路,尽量地列举和话题有关的写作对象。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人手。话题作文为考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应围绕话题积极展开辐射性思维。舒展想象与联想的翅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神游万仞,视通千城,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大千世界,古今中外。要联想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寓言漫画、新闻报道以至影视节目等。有机整合,自然吸纳。要注意话题中关键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