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倩霓 《阅读》2008,(3):4-5
在我做小学生的时候,能看到一本课外儿童读物是一件非常令人惊奇的事情。可是,这样令人惊奇的事情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在我除了床和桌椅就没有其他家具的家里,居然陆陆续续发现了这样一些书:《365夜故事》《红红的雨花石》《小英雄雨来》《把一切献给党》……我一下子就被这些书迷住了。  相似文献   

2.
郝月梅 《阅读》2007,(2):4-5
小时候,我随父母所在的部队住在长山列岛。那时正是“文革”中,所有的文学书都被视为“毒草”,新华书店里根本就见不到小孩子看的故事书。好在我有一个哥哥,总能不知从何处捣弄一些书回来,编上书号,放进他自己钉的木头小书架上。  相似文献   

3.
居安思危     
《阅读》2008,(5):11-11
狼停下来,回答说:“狐狸老弟,我磨牙可是未雨绸缪啊,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人学外语必须学好中文我自幼爱看“闲书”,至今看“闲书”已数十年才悟出“书到用时方嫌少”的含义.书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故拼命地买书、看书,只恨日月苦短,一味率性而读.因为我觉得我读的书必须是我所欣赏的.从阅读中可以获得最大的乐趣,书所赋予人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更加生动、迷人.  相似文献   

5.
杨树亚 《阅读》2008,(4):15-16
学习完《赶海》一文,杨老师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有的同学写道:“赶海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赶一次海!”有的同学写道:“等我去赶海的时候,我一定也去捉一只‘武将’。”还有—位同学兴奋地说:“我准备跟妈妈学唱《大海啊,故乡》这支歌!”  相似文献   

6.
孙占军 《阅读》2011,(6):11-12
我出生在甘肃陇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姥姥就下地劳动了.只把我自己扔在家里。饿了,我就上锅里拿块大饼,渴了,就在大缸里喝瓢凉水,困了,不知道依偎在什么地方就睡一觉。那时也没有好玩的,除了追狗打就是和泥玩。  相似文献   

7.
“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斐语,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我们都需要勇气……”一段优美的旋律道出了爱情需要勇气。的确,爱需要勇气,爱也常常能够给我们勇气;但,爱并不因此就失掉了羞涩,也不因此失掉了尊严。爱虽宽容,宽容中却有苛求,它从来就不是无条件的。至少,它要求你跟你所爱的人,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同等的高度。惟其如此,爱才能使你与你所爱的人彼此和谐,使你们确信彼此找到的是自己的另一半。路彬教授在《阅读爱情》一书中说得很正确,我很赞同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严丽 《阅读》2014,(42):19
川川:磊磊,读了课文《石头书》,我们知道了,“石头书”上的“画”就是化石。那我来考考你,什么叫化石呢?磊磊:简单点说,化石就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川川:嗯,那你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吗?磊磊:这个也难不倒我。在遥远的过去,动植物死亡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的尸体会随着泥沙的沉积逐渐被埋在深处。由于这里的压力很大,湿度很高,沉积的泥沙逐渐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动植物坚硬的部分——骨骼、贝壳等也随着泥沙逐渐变为地层,就像岩石一样坚硬。动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革命的深入,世界各国都把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给予重视。美国政府把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欧盟从1994年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法国、韩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纷纷推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蔡佳辉 《阅读》2008,(4):25-26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伴着春风.伴着鸟鸣,伴着满园的花香,同学们正在认真地进行着晨读。我沉浸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突然,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不偏不倚,正好轻吻在我的眼睛上。哦,太阳出来了。我赶紧把座位往旁边挪了挪,挨紧我的同桌,又认真读起书来。可是我刚读了一个自然段,调皮的阳光又紧追过来。大概是我读得太好听了,连阳光都来凑热闹了。我向周围瞧了瞧,大家都在认真地读书,谁都没有注意到我。  相似文献   

11.
叔本华认为个人是生存于经验世界的。由于经验世界的一切都服从于因果必然性,个人的存在也完全服从因果必然性,因而人没有意志自由。人们常说:“我能做我想要的”,人们的“能做”本身确实是自由的,但决定“我能做”的“想要”,本身却是被天赋的、不可改变的性格和外在动机所决定的。因而,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意志只有否定自己,才能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2.
我现在是名山县建山乡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1979年入党。从入党的那天起,我就向人民承诺:“一辈子活着就要服务于人民,否则就不配当这个党员。”我只有一个愿望,如果我死后,认识我的人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我1980年退伍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至今27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始终如一寓于教育教学中,27年间就为把一个爱奉献给学生。一、“爱”首先就要从关爱学生的生命安全做起若是生命部不存在哪能谈什么对学生的爱。故爱学生首先得从关爱学生的生命安全做起。建…  相似文献   

13.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张开,你却得到了一切。”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换一种心境去面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美丽。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一点天赋都没有,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反感数学,不愿意去面对,只是选择逃避。而那次参加数学提高班的选拔,我意外地被选中了。当我拿着那张竞赛试卷时,我突然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好,原来我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差劲。那一刻在我心中,一缕云彩从天空中飘过,我看到了湛蓝的天……后来我才知道,我这只小鸟一直被一个叫“不自信”的笼子…  相似文献   

14.
吴丹妮 《阅读》2016,(Z2):51
也许受妈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还清楚地记得《三个和尚》《狼外婆》《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故事情节。到了一年级,我学着自己看书,先看一些有文字的图画书;到了二年级,又看一些带拼音的和不带拼音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有时问大人,有时自己查字典。书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着我。今年我看了好多书,有《一百条裙子》《安徒生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有时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家人听,大家都夸我。  相似文献   

15.
童年读书梦     
陶六一 《阅读》2008,(6):1-1
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读书。小学三年级时.看着那些高年级同学津津有味地捧着小说书阅读,我十分羡慕。我觉得自己已经认识了好多字.也想试着读那样的书。终于,我借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便如获至宝地读起来。下课读,吃饭读,有时甚至在上课时也要偷偷看上几眼。到了夜里,该睡觉了,我还是忍不住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偷偷地读。  相似文献   

16.
姚晨子 《阅读》2011,(12):27-29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母亲形象,又一次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姐姐做完了作业,觉得没事做,我就顺手拿起姐姐的一本课外阅读书看起来,其中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叫《秋天的怀念》,作者是著名作家史铁生。  相似文献   

17.
在讲“根的作用”一课时,我问到:“怎样通过实验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我觉得把植物的根放到盛有水的瓶子里,如果水少了,就说明根吸收水分了。”另一孩子说:“不行,水还会蒸发。”又站起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把植物的根放到盛水的瓶子里,再放些食用油,在水面处做上记号,如果水少了就证明被根吸收了。”这个设计虽然和书本上的实验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18.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10):F0002-F0002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小时候,我天天缠着妈妈给我读书,最喜欢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它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困惑。渐渐地,我认识了更多的字,能够独立地阅读了,要说哪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非《一年级的小豆豆》莫属,书里的小豆豆就好像是真实世界的自己一样,看着他的成长脚印,我学到了很多,有了小豆豆的陪伴,生活更充实了;现在的我爱看《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中国兔子德国草》等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它们带我“走”出国门,看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匈奴族唯一一首民歌《匈奴歌》中的“嫁妇”应为“妇女”,司马贞《史记索隐》中所谓“嫁妇”应是他个人记忆有误;所谓匈奴统治者“发动”或“挑起”匈汉战争说,同汉文史籍记载背道而驰。《匈奴歌》主要是一首悲歌,悲叹失去河西走廊地区水草丰美的牧地,也蕴涵一缕对直接间接导致这一悲惨结局的浑邪王和侵略者的怨望和仇恨情绪;牲畜“不蕃息”、无“酪”可饮,无肉可食,这对匈奴人无异于断绝了生路,因而妇女脸上失去了笑容,面容惨淡,这是《匈奴歌》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茆福文 《阅读》2013,(4):27-28
笔、墨、纸、砚被人们称为"文房四宝",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毛笔大声嚷道:"我的功劳是最大的,如果没有我,你那张白纸永远就是一张没用的白纸!"话音刚落,白纸就挺着柔软的腰说:"我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你们看看,墙上挂的,还有小主人用的作业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