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宋徽宗大晟乐正声与中声三个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对大晟乐产生一些认识与评价.首先探讨了正声、中声体系设立的缘由,其本质既是对黄钟还原问题的一次尝试,又是对魏汉津以身为度所得到的黄钟九寸理论的妥协.其次对正声、中声与四清声组合问题进行探讨,其所呈现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测音数据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大晟乐钟的制造在由...  相似文献   

2.
民间鼓吹乐研究是地方乐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徽州当地农村的婚丧嫁娶等民俗事象及活跃其中的徼州民间鼓吹乐进行田野考察,通过田野记录和分析,剖析其音乐主体及其形态,发现鼓吹乐在徽州民间礼俗中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徽州民间鼓吹乐也产生了变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学、音乐、文化有着错综交织、互为表里的复杂关系。郑声与夷乐,是文化史上颇受非议的两种音乐概念。从正统文化的角度,它们均为背离于传统的异质音乐。作为观念,前者逐渐成为一个与经典相对的反面名词,后者也屡屡受到抵制。作为实践,二者随着时代的审美趣味蓬勃发展,刺激了新的文学体式的形成。二者的命运昭示着正统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雅俗、夷夏之辨的复杂性以及文化本身的价值与实践层面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光在于其色彩的丰富多样,而更在其特有的可塑性;陶瓷既可以深入生活具有实用价值,更可以联系音乐创造旋律,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瓷乐作为陶瓷与音乐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新型艺术形式,不仅保留了陶瓷所特有的传统工艺,更在传统乐器的形制基础之上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相互融合并且进行大胆改革。从高雅艺术的审美角度来欣赏陶瓷乐器,使其更具欣赏魅力,赋予瓷乐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6.
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中的伎乐图是国内仅见的以丝竹管弦乐为主的伎乐演奏图,因此,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考证与研究,对于了解汉代社会音乐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汉画像“伎乐”图记录了汉代社会音乐化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从中反映出汉代音乐化创造性、多元性和普及性的特征,也证明了任何一种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转型给传统音乐的生存发展带来冲击,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潮乐,在弘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有必要更新观念和强化创新意识,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只有创作出既具有潮汕传统文化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和抒写大众情怀的精品,潮乐才能获得生存及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的民间乐社如雨后春笋般纷纭涌现,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与民间乐社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关,同时也与它们对传统音乐的沿袭和传播以及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很大贡献有关。民间乐社的存在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没有任何离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和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班级文化。只有 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为载体,班 级文化才能成为一种动态生成的"生 态系统"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围 绕"弘扬民族文化,争做会学习、善 创造的快乐小君子"这一特色班级文 化生态的建设,我开展了"乐我所 乐"班级文化系列活动,下面是这些 活动中的一些小片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山东筝乐发展尤为迅速,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流传于菏泽的鄄城和郓城地区。据研究山东筝的形成与发展与山东民间传统音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民间音乐影响下山东筝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深入剖析山东筝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12.
在音乐创作领域中,中西方音乐风格上的差异,除了受到历史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创作技法和调式调性上的差异。正确地处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与外国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培养审美能力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有益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树立多元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郑颖 《甘肃教育》2021,(6):132-133
统观敦煌乐舞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乐器乐种、排列方式、表达内容、审美投射的综合形式直接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思想。以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对其展开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脉络式的研究成果具有艺术茫学、宗教文化传播下的音乐文化交融、舞台实践艺术参考的综合理论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敦煌乐画的呈现状况,整理出漫长的敦煌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民族音乐特征,以期以本文为索引,开启对敦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敦煌音乐史学发展研究角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15.
从日本人的生存环境这一视角去找寻孕育独特的"岛国文化"的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其民族性格、音乐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梅山文化是梅山民众在在特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它既具有明显的“蛮夷”文化的特性,又具有丰富的“和乐”文化的特质,其主要表现为:凡事随遇而安,懂得放下;为人处世更要懂得谦让与恭和、包容和仁爱;与家以和而兴、与人以和为贵、与物相生共荣、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梅山“和乐”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中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学校乃至培养高中音乐教师的相关高校如何更新理念、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知识技能及教师角色的要求,使教师能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从高中音乐欣赏学科的知识体系,如何进行欣赏教学及相关高校与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等方面综合阐述“大教育背景下、强化学科综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思路,旨在启发教师构建大教育背景下的音乐鉴赏知识体系框架,并较好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珠红  吴梅英 《考试周刊》2014,(83):191-192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无所不在的。本文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出发,从教师教、幼儿学、生活中渗透等角度阐明了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论述了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在乐上教,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在乐上学,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渗透音乐元素,使教学化于无形。文章诠释了音乐活动与幼儿学习之间的关系,显示了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洲音乐文化是黑人文化的生根组成部分.非洲黑人音乐文化在欧洲音乐文化的阴影和夹缝中顽强地生根、发芽,直至放出绚丽的光彩.其对南北美洲音乐文化发展影响颇深,并在与其他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产生出更多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南北美洲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黑非洲音乐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