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兰芝 《考试周刊》2015,(44):172-173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献查询结果表明,研究较为集中在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研究方面。西方研究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暗示等,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情感很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成长。认识并掌握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发展这些特点与规律,有利于因势利导,做好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及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丁婉琦 《考试周刊》2014,(57):187-188
听力受损儿童的心理、智力和语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其中一项发育滞后,将影响其他两项的发育,给孩子发育和生活带来威胁。而在影响孩子发育的多方面因素中,听觉障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及加重都是受到听力的影响,当听觉出现障碍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弱听儿童如果能在学龄前得到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就能争取时间,使其潜能得到开发。本文试图通过对弱听儿童个案教育计划实施的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弱听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对近10年来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重点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今后的研究需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拓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听觉障碍儿童的家庭应对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听觉障碍不仅是儿童的,也是家庭的,它会影响家庭所有的成员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本着支持儿童必须从支持家庭开始的理念,综述了西方国家近年来有关听觉障碍儿童家庭应对以及以家庭为中心早期干预的研究和研究结果,总结了家庭应对儿童听觉障碍的困难、策略,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早期干预的主要特点,旨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绘画治疗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不断为从事特殊儿童干预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采用。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到脑器质性损害,认知能力发展不足,普遍表现出人格发展上的障碍,并且伴有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而,以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及特点,及其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改善情绪和行为,促进社会性发展,并且丰富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回顾关于听障儿童人格研究的研究,从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发展其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社会的需求,更多的是特殊儿童自身与家庭的需求。然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尊重特殊儿童人格,缓解特殊儿童心理压力;二、创设良好的家校环境,营造舒适的社会氛围;三、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期望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第三次浪潮,自20世纪80年以来,已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的感知、注意、认知、情绪及社会交往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儿童只有形成一定程度的启蒙心理,才能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能力,才能学会如何针对发生的事件作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完善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由于特殊儿童在感知、注意、认知、情绪以及社会交往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者由此开始关注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本文探讨了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关于听障儿童研究的一个热点,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的试验观察,分析了听觉障碍儿童视觉记忆增强的原因,认为对听觉障碍儿童尤其是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康复训练时,除采取必要的语言训练外,还应辅以视觉手段,以提高其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关于听障儿童研究的一个热点,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12地震给灾区群众特别是儿童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到成年期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本文介绍了儿童PTSD的症状表现、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略论家庭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衡量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家庭则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表现及产生问题的家庭原因,提出家长应通过自觉培育家庭教育新理念、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施以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李海英 《学子》2013,(6):77
当前我国幼儿的语言发展过多依赖于听觉语言,缺乏视觉语言影响,幼儿没有机会利用文字来获取比听觉语言更为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智力的发展。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2岁前后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6岁左右则进入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然而6岁儿童在入学的一夜之间,便进入了阅读的世界。这是一个突发性骤变,儿童缺乏对知识、能力、习惯的准备、儿童体力、心理、情感的适应条件,难免造成儿童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和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关注3~5岁左右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听觉障碍儿童沟通方法评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听觉障碍儿童沟通方法研究是聋教育的核心问题,一百多年来围绕该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各种方法应运而生,为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工具.本文对作为主要的沟通方法的手语法、口语法、综合沟通法进行了剖析,从方法的产生、发展到面临的挑战做了客观的介绍,并对各种方法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儿童实施心理咨询、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是应用沙盘治疗技术的研究要点之一该领域多年来的实证研究已初步证明,沙盘疗法广泛地适用于诸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与治疗,且疗效显著;目前,沙盘疗法的应用模式已由个别疗法、长程疗法、独立疗法模式逐渐发展为团体疗法、短程疗法以及整合疗法的多元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对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据专家介绍,如果不及时干预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困绕着学校的教育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推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指出了其中几点常见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音乐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包括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品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发展留守儿童交往能力,最后,就如何利用音乐开启留守儿童心扉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构建音乐欣赏环境、选择音乐欣赏内容、组织儿童表演队伍、推进音乐情感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依据复杂系统观,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通过哲学思考与系统辩证思维,首次完整提出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复杂系统多层次总体(分类)结构.运用复杂系统工程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从五个方面解读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特性及其复杂作用.主张"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强调"始终把特殊儿童当作特殊儿童",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线性思维与还原论束缚,也弥补了非线性思维与整体论知识不足,从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