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的舞蹈文化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伴随着人类历史一同演变发展至今.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而将其引入舞蹈课堂的教学当中更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将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文化融入渗透到舞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教学运用民俗文化的学习、讨论、研究,舞蹈动态的剖析,情境的创设,情感的培养,民间生活的体验,田野观摩等教学方法,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间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向关因素的分析,试图揭示民间舞蹈教育和学生素质养成的关系,从而说明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在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中进行舞蹈文化的熏陶有较高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以及山东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都促使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山东的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着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招娣 《华章》2007,(6):147-147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在当今新形势下加快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品牌,为河北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对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是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理论依据.以此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舞蹈是我国的文化传承,也是文化精神、民族审美的心理传承。舞蹈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舞蹈可说是与众不同的一种文化象征。在特殊的文化象征下,它主要是以人体作为表演的中介动态艺术,它有着语言文字的功能,传承着民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
羌族民间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羌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民间舞蹈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9.
肃北蒙古族是西部蒙古族的重要分支,因居住在祁连山麓的高寒地区,又有“甘肃雪山蒙古人”之称.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保留了蒙古族舞蹈的“大漠文化”和“草原风情”的特点,又有宗教习俗等影响,呈现出了历史的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特殊的舞蹈风格.研究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创作,通过对已有文化的整理和传统文化的吸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传承肃北蒙古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深受三晋文化的影响,三晋文化在黄河流域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性,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等。其地域文化在动作、风格、审美等各方面影响着山西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及形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山西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俗文化奇特绚烂,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将民俗文化传播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相结合,通过高校学生对各种特色民族舞蹈的学习,可以领悟和把握不同的民俗风情,并在体悟和感知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获得特色化的舞蹈学习能力,更好地探索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间舞蹈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裁体,其通过外在的舞蹈形态和舞者的神态展现特定区域、文化影响下普通大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可谓各具特色,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变迁,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如何既传承又创新发展?民间舞蹈的规范化不失为一项前瞻性的选择,本文着眼于民族舞蹈的规范化的含义以及其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以期促进民间舞蹈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间舞蹈为主导的人体动态舞蹈更是我国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笔重要财富,因为它不仅仅体现了民间的表层的娱乐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各个年代、时期的社会风俗、社会文化等.本文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野观对民间舞蹈文化结构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缑静 《考试周刊》2011,(57):44-45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产品。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以民间舞蹈的能指形式之一社火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舞蹈的起源、特性及文化特征,从而指出汉族民间舞蹈所指的实质是其祭祀性。  相似文献   

15.
民间舞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现,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思想精髓和生活体验。有效传承民间舞蹈,是保存民族特性、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使民间舞蹈传承有了新的文化解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全面、不到位的尴尬境地也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探求民间舞蹈传承的利弊,总结经验与方法,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方高校民间舞蹈课程开发的角度,从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入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江苏民间舞蹈》的课程性质、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对江苏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舞蹈专业校本课程中的开发提出可参考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芭蕾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以及中国古典舞的认识,分析了不同基本功训练方式对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通过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基本功训练的实用性,以促使民间舞蹈教学基本功训练方式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表达包含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相较于显型式样,隐型式样是相对稳定的式样,具有文化硬核的特征.虽然两岸闽南人在民间舞蹈的表层上有一些差异,但隐藏在两岸民众以身体实践的“七响”舞蹈动作和“七字一句”歌词所表现出的文化观念的硬核部分则有着很强的共同性.这种硬核共同性不仅是两岸闽南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的基础,更是维系两岸民众文化认同感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项炳晓 《林区教学》2012,(7):113-114
少儿舞蹈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少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而少儿民间舞蹈教学对少儿的训练不仅仅是表演才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历史文化、活动方式、心理素质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充分发挥少儿民间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能促进少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善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民间舞的生存状态,促进民间舞蹈教学良性发展。文章探讨了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完善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