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取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健康的认识及健康价值水平,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掌握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和其它受损的功能,使其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是老年人易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初发后可以再发。据报道,老年再发性脑梗塞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约占70%左右,病残、病死率也很高。探讨老年再发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再发危险因素对获得防治思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对于老年患者,任何感染导致的肺炎病死率都是比较高的,因此,正确认识老年肺炎的危害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对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缺陷不再进展48小时后,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效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加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按照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4周后两组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实验组FMA、M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瘫痪的恢复,显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合并急性左心衰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37例脑卒中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护理回顾分析,认为护士及早发现,应急反应能力强,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密切的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合并急性左心衰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和综合电刺激与吞咽康复治疗相结合,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肺炎的发生率。结论:综合康复组更能提高疗效,有效减少肺炎等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老年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是当前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适应智能化社会潮流,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建立和谐智慧的老年社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策略。面对当前老年教育还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区域老年教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白城市为例,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整合当地老年教育资源,探究老年教育新模式,为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老年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依从性高低的利弊、影响因素、护理措施及依从性的波动性等方面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现况进行综述,结果发现:高依从性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低依从甚至不依从,可能导致脑卒中患者再次卒中、“二次损伤”及再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医院因素等;可采取加强监督、信息化技术及综合干预等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随着疾病处于不同阶段而发生波动,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措施。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不断跟进和观测。  相似文献   

9.
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预防脑卒中临床试验即将启动,专家称试验将为解决我国脑卒中高发问题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这项临床试验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组长单位,全国300家医院心内科、老年科、神经内科参与,纳入1.5万例高血压患者,随访4年。试验将比较高血压病人单一服用高  相似文献   

10.
衰老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规律。随着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计划生育等,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左右,因此,老年保健工作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老年患者人院率已呈增高态势,老年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丧偶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受到广大护士的重视。我科从1985年至今共收治老年丧偶患者360例,其中心理状态各异,我们针对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收效显著,具体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方案和运动疗法的研究,论述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找出合理的运动康复方案。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后即对两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发现,56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则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较常规疗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老年居室设计中,根据老年人生活规律、生活特点,以及老人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投入情感化设计,突出人文关怀,发挥科技作用,遵循专业设计原则,用有爱心、有责任的职业道德,使老年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有效改善、有效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许多脑卒中患者致残并不是偏瘫所导致,而是急性期没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致使产生肢体痉挛、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肢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残存组织或健侧神经细胞兴奋性,使神经系统功能重塑进而降低肢体致残率,减轻痛苦,加快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100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物的活性。结果: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B10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载脂蛋白A1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均降低(P〈0.05和P〈0.01),相匹配的缺血性脑卒中及对照组19例的相关分析发现载脂蛋白B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无关,而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正相关(r=0.8330),载脂蛋白A1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负相关(r=-0.6734)。结论:载脂蛋白A1、B100浓度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载脂蛋白B100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呈正相关,载脂蛋白A1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集中健康教育组和个人健康教育组,分别给予集中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利用依从性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和生化检测分别观察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及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依从性、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健康教育(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更为有效地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是常见的致死与致残的原因。脑卒中的患者其2/3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的障碍,给患者的本人、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给予患者言语治疗和康复护理,可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言语功能,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为其回归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提出临床医生在诊治中应提高警惕性,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4月共收集17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入院资料。结果:3例病人分别因心肌梗塞、肾功衰及高渗性昏迷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并发症及血糖控制好,出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容易漏诊和误诊。医生应提高警惕性,重视对OGTT及餐后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探讨有效缓解焦虑及忧郁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率。【方法】随机从淮北市相山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10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通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对具有焦虑、忧郁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结果】样本中有18名典型焦虑倾向、12名典型忧郁倾向,通过3个月的细心护理,缓解率分别达到72.2%和67.7%以上。【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焦虑、抑郁倾向的患者,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及家人的特殊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方法将352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30 d后进行疗效评测,包括神经功能、运动功能、ADL及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评定。结果经极积的干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至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度洛西汀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及门诊确诊为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58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2.6%,其发生率与卒中类型及卒中的病灶部位无关,两组药物均能快速起效,治疗1、2、4、8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TES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卒中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度洛西汀治疗PSD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