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曾说过,《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在不足3000字的篇幅内,鲁迅不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特别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得凝练精粹,是一篇艺术精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孔乙己,环境是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视角,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的表现和处境,将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作品开头就对咸亨酒店这样的典型环境进行了描绘,揭示出它独特的“格局”,这是一种体现严格的顾客身份的等级制格局,分为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和坐着喝酒的穿长衫的上等人…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已”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我只想运用换位法,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他要在这小小的成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后传     
晓新 《山东教育》2003,(21):120-121
之乎者也先生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吃完酒,他双手扶地,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见到孔乙己的身影。头两年,除了咸亨酒店的掌柜还“挂念”着他外。孔乙己早已淡出当地人的视野。本来嘛,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咸享酒店和绍兴老酒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不会忘记孔乙己经常去喝酒的咸亨洒店。当年,咸亨酒店(古人有“品物咸亨”之说,作为店号是取其通达顺利之意)在周家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的远房本家开的。有个象孔乙己这样的人常常去喝酒,此人的绰号叫孟夫子。鲁迅写“孔乙己”并非为那孟夫子写照,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牺牲品中的典型人物。当时象孔乙己这样不肯脱下长衫去做工,却已  相似文献   

6.
初读《孔乙己》,觉得鲁迅先生让孔乙己扮演了一个“小丑”的角色:孔乙己死要面子,是咸亨酒店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迂腐又以设问句做标题,引起思考,激发读者兴趣。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孔乙己是“小丑”,他的悲剧看似自食其果———初读感受。喜卖弄学问,竟然不合时宜地想要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总之,初读时我感觉正是孔乙己自身的“小丑”行为导致了他的悲剧。细读《孔乙己》,便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很发人深省。孔乙己善良: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们享用。我想那些慢慢踱进…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太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中动词的选用就是适例.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里仅就《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中几个跟“钱”有关的动词,谈一点学习体会.通过不同动词的选用,展示出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的历史.小说《孔乙己》叙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有两次.第一次写当所有喝酒的人嘲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的时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当第二次来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就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前后生活境迂的不同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孔乙己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他虽站着喝  相似文献   

8.
“半个秀才”就是半个秀才王棘孔乙己穷困潦倒,落魄到只能在咸亨酒店柜台前站着喝酒的地步。这在实质上已经和“短衣帮”没有什么两样了,可是他却羞与“短衣帮”为伍。一袭长衫,虽然又脏又破,仍不肯脱下,以显示自己的读书人身分与众不同。但因此孔乙己也就受到“短衣...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从鲁镇人的视线中消失了。短衣帮喝酒没了笑料,好生没趣,姑且把推测孔乙己的命运当作下酒菜吧,于是纷纷作自己的猜想。其中最令咸亨酒店小伙计信服的有三种版本。吴敬梓《儒林外史》版孔乙己用手慢慢地“走”回了“家”——一个结满蛛网的破祠堂。他倚在墙上,觉得眼前的事物都在模模糊糊地晃动,想到自己苦读半生,却落到如此境地,只有悲叹一声“君子固穷”。几只老鼠也叽叽地表示赞同。这时,锣鼓声“锵锵咚咚”由远而近,越来越响。祠堂门口站了很多人,两人举着大红喜报走了进来,对孔乙己高声说道:“恭喜老爷,浙江省会试…  相似文献   

10.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从写作特点上来看,《孔乙己》有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所谓无酒不成事,《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以及《红楼梦》,酒往往成为引发、连缀故事和推进叙事的动因.《孔乙已》先谈论酒店,引出喝酒,由喝酒,引出喝酒的孔乙己及其他的酒客,又由孔乙己,引出一系列关于他和那个时代的一些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在咸亨酒店,围绕着"喝酒"逐渐展开了,酒是全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挪动着又红又肿的腿出了咸亨酒店。一路上许多“短衣帮”都对孔乙己指指点点。一个常去咸亨酒店的酒客打趣地嚎道:“孔乙己,那么久不见,你是不是又在偷东西啊个你看你被打成这样。活该啊!。说完还放肆地大笑起来。孔乙己在一片笑声中。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是不停地挪动着,挪动着。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近些年来很得意,也很得宠,大受人们的青睐,频频以新的面目出现,不信请看:———孔乙己中举做官后衣锦还乡了。孔乙己中举被任命为七品县令,并到鲁镇咸亨酒店来喝酒,还盛了20碟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边喝酒边同周围的人聊天。喝醉了,还在酒店里住了一夜。这是中学生习作中的情  相似文献   

13.
<正>《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孔乙己》中,动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教育和孔孟之道毒害,并成为其牺牲品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典型——孔乙己。笔者想着重分析一下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作者在人物外貌描写上运用对比手法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小说开始介绍了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顾客的喝酒方式:“短衣帮傍午傍晚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者开始先  相似文献   

15.
穷困潦倒到只能和短衣帮一样站着喝酒的孔乙己,一直不愿意脱下表示自己身分的“又脏又破”的长衫。可是,当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却只“穿一件破夹袄”,盘着腿,是用两手慢慢“走”来的。那么,这时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呢? 对此,文中没有明说。作者通过孔乙己衣着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启人深思的悬  相似文献   

16.
语文备课小资料(10则)“咸亨”是什么意思?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了一个酒店,取名“咸亨”。“亨”是通、顺之意。“咸”是都、皆之意。“咸亨”就是皆通的意思。历史上唐高宗曾用“咸亨”作为年号,取其顺利而安泰之意;“咸亨”作为商名,对顾客来说,表明这是...  相似文献   

17.
三、“给鲁迅爷爷写信”的故事1.典型事例因为鲁迅在小说中详细地记叙了孔乙己喝酒、吃豆、偷书、欠款的可笑可悲的人生故事,所以成亨酒店为人熟知,遐迩闻名。改革开放以来,到绍兴游览的人们,每每要到咸亨酒店看一看,找一找鲁迅当年描写酒店的感觉,买上一碟茴香豆慢慢品尝,并且免不了在“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前留个影做纪念。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认为孔乙己教写“回”字是想卖弄学问,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其一,教“回”字能显示孔乙己的学问吗?这“回”字可是咸亨酒店经常用的,孔乙已应该知道酒店的伙计都能说,也大都会写。教一个别人能说会写的字,能显示教者的学问吗?孔乙己真要显示他的学问,可以随便背一段文  相似文献   

19.
教了多年《孔乙己》,对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早已娴熟于心。近年又多次从报上读到绍兴咸亨酒店重新开张、生意兴隆的消息,更是向往着能亲眼目睹一番。假期中,学校组团浙北游。那天傍晚一到绍兴,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结伴上街,去寻找咸亨酒店。在古朴、宁静的鲁迅路上走了一段,“喏,到了!”抬头一看,灯光中映出“咸亨酒店”四个竖写大字,那是从路边的一座四柱塔形照牌中映出的。我们兴奋地快步走去,那临街的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白底黑字的“咸亨酒店”横匾挂在屋檐下。据介绍,小说《孔乙己》的情节虽属虚构,但这“咸亨酒店”并非是鲁迅虚拟的店名。清光绪年间,鲁迅的几个本家在绍兴都昌坊口合资开了一家酒店。周氏族人都颇懂史书,几经斟酌,才取了个与众不同的店名——咸亨酒店。“咸亨”两字取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句,“咸”作“都、皆”解,“亨”为通达、顺利之意。取名“咸亨”,是指望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可惜他们不善经营,只开了两三年时间。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咸亨酒店按原来的格局重新开张。如今的咸亨酒店,临街店堂左边的大柜台依然是曲尺形,台上摆着一碟碟茴  相似文献   

20.
揣摩     
《孔乙己》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可是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非鲁迅自己,咱们确切知道鲁迅幼年没当过酒店小伙计,这就可以提出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假托这个小伙计,让这个小伙计说孔乙己的故事呢?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惟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于是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说的只限于他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可是,如果咱们仔细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