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河南省新密市某乡镇党委书记在今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便公然“歪批”素质教育:“对咱们来说,分数和成绩就是素质,考上的学生越多,说明学校素质教育就抓得越好,我就看你的升学率!”这位镇领导如此“歪批”素质教育,却分明有几分“实话实说”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歪批课程     
语文课——快乐与你同在。一个迷茫的日子,我们拥有了被誉为“韩愈二代”(钟老师)的惟一能够识别“千里马”(我们)的teacher。正是这位“老汉”让吾辈的写作水平上升了  相似文献   

3.
歪批侯嬴     
凡《信陵君窍符救赵》读者,无不感慨信陵君礼贤下士,敬服侯嬴忠于知己、多谋善断、洁身自好的人格品性。  北宋文豪王介甫曾说过,孟尝君乃“鸡鸣狗盗之雄耳。”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毕竟年轻气盛,今天倒要冒昧斗胆地谈及一下因信陵君的迂,而引出侯嬴伪君子之谋。  且说那侯嬴,有何能耐?从始到终,无处不是老谋深算,为自己扬名天下作打算。  既为隐士,又何去守夷门,交于市井之中?何不找个山林水川怡然自乐,田夫野老,渔夫樵者与之俱欢?公子送礼,当然有不受之理。要不然,世人皆以“贪”而评之。不收初礼…  相似文献   

4.
材料:古时候,有一个国君,愿意用千金买匹千里马,没有买到。这时,一个宦官对国君说:“请让我去买吧!”国君答应了。这个宦官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果真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惜的是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买了那马的头,高高兴兴地回来向国君报告。国君听了大发雷霆,斥责他说:“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处呢?更何况还花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买死马尚且能花五百金,更何况是活马!消息传开去,普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大王真心买马。到那时,千里马就会到来了。”不出宦官所料,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好几个人上门来卖千里马。同样,当今社会的发 展,离不开出谋划策的良师,更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要想得 到良师和人才,就必须让人看 到你的真心:广纳谏言,重用人才。写作要求:请从此材料中自行提炼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5.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与他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我也已经三顾“茅庐”了,可还是没能把他请出“山门”。  相似文献   

6.
话说刘备参加网络培训后,便成了个专业“网虫”。一天,一位名叫“卧龙先生”的网友给刘备发来E-mail说:“亲爱的皇叔,我愿效忠于您。我有最尖端的科学武器,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有‘闭路监测线路’……您若有意,请来我家面谈。地址:冈前疏林内茅庐酒吧,×年×月×日——诸葛亮。”刘备正愁无人辅佐自己,恐大业难成,见此“伊妹儿”,欣喜若狂,不慎打翻了刚泡好的“雀巢”咖啡,洒在一旁呼呼大睡的张飞脸上。张飞猛然一惊,跳起来大叫:“何等鼠辈,胆敢在此撒野!”正在一旁玩“魔兽争霸”的关羽吓了一跳,摇了摇头叹息道:“唉,都是饮酒过度,连…  相似文献   

7.
考试中常常出现“歪答”现象。“歪答”引出不少笑话。兹举几例。试题:写一句话,用上“的”和“地”。答案:这是我家的土地。试题:用“一……就……”造句。答案:他一年来取得很大的成就。试题:用“越……越……”造句。答案:越过高山,来到越南。前不久,又从几份试卷上看到类似的情况。例如,设计“看拼音写词语”,意在考查“愉快”、“追悼”、“礼貌”、“神器”、“飞溅”等词,而学生看了拼音以后,写出的却是另外一些词——“鱼块”(愉快)、“追到”(追悼)、“礼帽”(礼貌)、“神  相似文献   

8.
刘备"三顾茅庐"实有其事,《魏略》及《袁子》所载诸葛亮择主的异闻并非信史。刘备、诸葛亮的相互选择各有原因:与荆州士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支持刘备;客居荆州的刘备通过诸葛亮与荆州士族结盟,因为诸葛亮既能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同时,客居者的身份又不至于危及自己的根本。双方利益的诉求决定了"三顾茅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10.
“歪”办法     
当年的王大娘,婚后三年丧夫,受“从一而终”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再嫁,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成人、娶妻生子。  相似文献   

11.
~~“奔驰”跑车、一堆礼品再次出现在诸葛亮的茅屋前。管家再次向他们跑来,说:“三位先生请!诸葛先生正在等着三位。”刘备终于见着了诸葛亮,并成功地说服诸葛亮先生出山帮助他实施他的远大计划……诸葛亮这次要和周瑜合作,与曹操交战。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想陷害他。没让周瑜费多少功夫,诸葛亮就踏入周瑜设好的陷阱。周瑜很高兴,一边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可是变调变得厉害),一边琢磨怎样害诸葛亮。而这时,诸葛亮正煞费心思地在考虑借箭时用哪支船队(大家一定纳闷为什么要借箭吧?我来告诉你,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民间流传着另外一个说法,曹操也曾到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众所周知,曹操也是爱才之人,听说隆中住着孔明(诸葛亮)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赶在刘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7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去请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究其刘备不辞劳苦“三顾茅庐”之原因,学术界一直普遍认为是刘备慕名而往。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固然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而更主要的使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则是徙居荆州十余年的诸葛亮,靠着原来的家族关系和自己杰出的交际才能,已经成为荆州地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而客据荆州的刘备要想立足荆州并有所发展,就  相似文献   

14.
“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不惜重金”……这些都是我们寻求人才的常用手段。但你知道吗?一些著名企业.为了网罗人才.在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出新。  相似文献   

15.
变格前后作文题中都有“说开去”——这是作文的“雷区”。但是,作者规避了“散乱”的风险,各自都有明确的中心。作者处理“说开去”的成功做法是:所议,先聚合;所据,才发散。两文都请“诸葛亮”引出不同话题,其变格的做法是:从“诸葛亮出山”一事的众多属性中选择同话题相符的属性,再联想到同“此属性”类似的事例。如果将变格前后的作文,作为2006年高考湖北卷的应考作文,它们能深刻地把握作文题的命意。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相约星期一的课,执教课文为《狐假虎威》。 听课的有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语文教导主任以及相关教师,十来个左右。  相似文献   

18.
自从“老虎”第一次给我们上课就用猪肉包子讲自由落体,用筷子夹蒸肉讲二力杠杆后,我就想给他立个传了。但鲁迅先生说了传也有区别的。“老虎”毕竟不是神仙,谈“内传”“外传”自是不当的了,一来鲁迅他老人家不会同意的,搞不好还告我侵权。二来拿“老虎”同阿Q作比,也降低了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思来想去,用“歪传”倒也七分合意。“老虎”本不叫“老虎”的,喊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老虎。最初的叫法源于老虎发威时,据传与《少林方世玉》中的雷老虎形神俱像,恰老虎也姓雷,此号由此而定。老虎发怒的样子只是听说而已,我并未亲见,但电视中的雷老虎的凶相大抵记得两分,我却始终不能将眼前这个像偷吃两块蒸肉而来被发现的整天笑眯眯、乐呵呵的人与凶相联系起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老虎是越传越广了。算了,就把他当成是只吃包子而不会吃人的老虎吧!  相似文献   

19.
“歪剌骨”、“歪拉”,习见于元明以来的文献。元代“歪拉”、“歪剌骨”构词所需的语言要素均已具备,后代文献亦可以佐证“歪拉”应为汉语构词。“歪拉”本义为“行走姿势不端正”,引申为“品行不端、随意”,在传统缠足文化影响下,女性被缠之足成为性符号,“歪拉”、“歪剌骨”被用来指“作风不正,私生活不严谨的女性”,进而泛化为专用于女性的詈词。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15)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个诸葛孔明为他鼎定天下,并为托孤之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已传为用人的佳话。然而,有人说,这毕竟只是《三国演义》的胡诌,不是真的。古往今来的现实生活中不会这么麻烦,领导要想用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