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想象不仅仅表现在形与形、形与质之间的关系上,更奇妙的是表现在情与理之间产生了中国古诗话中称之为"无理而妙"的现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渔者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本文试从柳宗元和张志和的三首诗诠释渔者的深味,也借以阐述自己对"无理而妙"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无理而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如能适时用"无理而妙"这一表现手法帮助我们解读中学阶段经典古诗文作品,如此,结构明了,理论深了,境界也大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诗词来说,情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理"实属"有情"的现象,有的表现在诗词含义上;有的表现在诗词的意境、章法、结构上;有的表现在内容与历史事实、实际地理位置不符上;有的表现在诗人审美评价的不一致上,等等,仔细研究,均属"无理而妙"现象,弄懂了这一点,会有助于我们的阅读和教学。  相似文献   

4.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  相似文献   

5.
清代词论家贺裳提出了“无理而妙”这个文学理论。一线教师可以从“无理而妙”的八种表现形式入手,逐步把握这个文学理论,进而在教学中运用这个理论,助力学生审美核心素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清人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评说:“唐李益词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贾人之妇欲嫁弄潮儿。闺中少妇羡慕桃杏能嫁给东风,都不合乎情理,但就是这些不合常理的怨语,曲折而深沉地表达了少妇无限的幽怨.虽无理却奇妙。可见。所谓“...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白蛇》是一部广受赞誉的作品,它魅力的生成与其对"无理而妙"的修辞艺术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作品语言的"无理"之处主要体现在:有意运用矛盾表达,有意强令异类相混,有意使得主宾同词,有意错置搭配对象,有意添加羡余成分,有意自语相违,有意强行推理,有意夸大其实等方面。这些"无理"之法的妙处在于为作品增添了良好的、丰富多样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冰心在《观舞记》一文开头这样写道: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相似文献   

9.
"我的长梦被心中飞出的鸟啄醒."(流逸《梦原跋涉》)"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歌曲《牵手》李子恒词),对于近些年来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类似句子,每每总有人感到莫名其妙,进而群起而攻之,批判它们不合语法,不合逻辑.其实,这里有误解和偏见.这些误解和偏见都与对一种文学创作技巧缺乏了解有关,这个技巧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0.
“无理而妙”的说法是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对唐代诗人李益和宋代词人张先的诗词作评论时概括出来的。其云:“唐李益诗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令》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李益的诗《江南曲》是一首闺怨诗。诗以白描的手法传出了一位商人妇的口吻和心声。  相似文献   

11.
有位教师上绘本课《逃家小兔》,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想象: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并用“如果……就……”来表达。学生们说得真好:“如果你变成风,”兔子说,“我就变成天上的月亮。”  相似文献   

12.
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值得咀嚼涵泳的佳句数不胜数。其中,一些看似反话、错话的诗句,带给读者惊诧感觉之余,更引人深思,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韦庄《菩萨蛮》中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王昌龄《闺怨》中的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看似不合常理,细细思索,又别有深味,正是"无理而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以某种特有的载体表现出来.要赏读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悲剧美,就必须要解读产生这一系列悲剧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离不开对诗篇中形象的理解.文章把古典诗歌分为以人物形象为主的、以意象为主的、人物形象与意象并重的三种类型,提出了理解不同的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帮助人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日常实用语言和科学语言,诗歌语言是一种反常规性的语言。诗人打破语言规范对诗性的束缚,寻求语言的诗性张力。诗歌语言是反常而合道的,语理不通而情理通。诗歌语言突破日常语言规范有缩略、嵌合和倒装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种属于感官的印象,如“蛾眉”“婵娟”。而这“蛾眉”“婵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出嫁闺女哭是笑,落第举子笑是哭,这便是生活中的反常现象。有创见的作家很善于在文学描写中运用“反常”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学描写中的“反常”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是诗人思维的外化,而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这种宣泄、这种外化显得含蓄,有无尽的言外之意。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需要的不只是一种理性分析与思考,而更侧重的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感悟。所谓感觉之妙“难得糊涂”,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无理而妙",李清照在"人与白昼""人与时令""人与菊花"等矛盾中,透露出在物理上和心理上双重空间的逼仄感。与此同时,李清照在感受精神生命消瘦的过程中,又营造出了无道理却合情理的痴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经典的阐述,如“诗无达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精辟的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表达了意辞之间的关系,而“诗无达诂”则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