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表现了王戎细致的观察以及小年纪大智慧的人物特点。本文从解读、品读、诵读这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了这篇小古文的文意、写作手法、韵律之美,同时为古文教学实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思想道德浓缩在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章里.学习它们,我们可以了解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和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现在,初中课文已加大了对古文的学习,每册中都安排了两个单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然而,由于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变迁,语言的变迁,学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古文较现代文难学和难理解,因而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笔者认为,古文教学中如果注意了以下几方面,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3.
古文教学如何化难为易张广惠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升入高一的学生尽管已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四十余篇(古诗词除外)古文了.但由于古人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句式变化多而特殊.所以.学生在译文过程中.常常因同词异义辨别不清、特殊语言习惯格式的译法没有掌握.以及词的...  相似文献   

4.
<正>小古文教学是引发学生深度思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契机。统编版教材中收录了14篇短小精悍、意蕴深远的小古文。选篇多维度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记载神话故事的,有体现古代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的,也有蕴含丰富哲理的……学生能在领略语言之美的同时,学习古人的精神品质与做人做事的智慧。在教学小古文时,除了明义诵读,还应充分利用小古文的语言特色、文学底蕴,启发学生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统编教材中增添了多篇短小精练、浅显易懂的小古文,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小古文的教学,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视角,通过谈话交流、多元朗读、文白对读、漫画激趣、亲身参与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古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面对祖先文化的深远浩淼,传统教学中肢解法的教学方式始终无法令学生轻松应对。其实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还具备了很多可以令人产生美感的元素。因此我在教授古文时,都先从美入手,引导学生从鉴赏美的角度去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令我的古文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7.
自治区民进组织我区一些中小学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我有机会听了一些课。其中南京市七中陶和平老师上的一堂讨论式语文课,别开生面,很有特色,给人留的印象特别深刻。 陶老师讲的是初二古文《愚公移山》一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准备谈话: 1.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师问:这篇古文选自什么古籍?(生:选自《列子·汤问篇》。) 师初中以来,我们还学过另一篇《列子·汤问》的文章是什么? (生:《两小儿辩日》。) 师现在我们一块学习古文《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8.
中专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经典古文,我们要汲取里面蕴含的精华。在以往文言文教学中,只要给学生翻译过来.学生能够理解大意就行了。这种古文今译的方法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我们应该从经典古文的整体出发,从思想、审美、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甘露.从中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升入高一的学生尽管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40余篇(古诗词除外)古文,但由于古人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句式变化多而特殊,所以,学生在译文过程中,常常因同词异义辨别不清、特殊语言习惯格式的泽法没有掌握,以及词的特殊用法难以确定而无法"对号入座"、准确译出.针对这一情况, "对症下药"、化难为易,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A3):27-28
对比人教版语文教材,会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统编版教材在三上就大胆地出现了一篇小古文(第24课《司马光》),而人教版的小古文只在第三学段一共出现了四篇。由于统编版教材首次出现小古文,再加上面世时间不长,所以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尝试成为很多教师想要"啃一啃"的硬骨头。笔者有幸聆听了徐吉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本文将循着徐老师小古文教学的思路从古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实施等方面略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小古文是小学阶段篇幅比较小的文言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小古文.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古文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开展"读—品—悟"三步教学,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音韵美;在层层递进的品味中,体会语言的意蕴美;在自主探究与实践中,体悟文化的厚重美.  相似文献   

12.
语言传承着中华文明,彰显着自我的风采.如何使学生的语言关起来是不容忽视的.古文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培养学生语言的途径.古文教学中的常规古文、古诗词,包括成语,都是中国语言中自古以来的精华.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语言中的精华,使学生的语言关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古文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能力,据我理解,是不仅仅读通句子而已,还要读后能基本上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古文教学要重读,这既是应当发扬的传统教法,也是培养古文阅渎能力之所必需。我们的学生,一般对古文的读都难琅琅上口,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读得少,读的方式过于简单。那么,怎样加强对古文读的教学呢?总体说,一篇古文的教学必须放置  相似文献   

14.
<正>小古文历来是小学生学习的痛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我们都希望通过小古文的媒介,让学生思接先贤,神游千古,然而现实却是令不少学生闻之色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如今却为大多学生所不喜,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唏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实现小古文教学的突围?小古文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散文中精选而出的经典篇章或片段,篇幅短小,浅俗易懂,文质兼美。笔者以为,从客观上而言,小古文的学习难度虽然稍高于现代文,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古文教学更应该重视朗读。在古文教学中,朗读要伴随着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对每一篇古文都要读到准确、流畅、传情的地步。多读古文,可增加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习惯于在头脑中先将其转化成汉语,表面读的是英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是汉字,这是英语语感不良的体现。同样,我们现在很多中学生学古文,表面阅读的是古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却是现代文,由于经过了这样一个转换机制,也导致了古文阅读速度大大降低,古文阅读能力久久得不到提高。这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其实并不全与学生有关,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一篇古文的基本过程总是这样:一,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搞定;二,句句疏通,将字词连起来,翻译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三,整释…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想 笔者以为,学习经典古文,重在品读、欣赏和积累。《三峡》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咏自然山水小品文中的首篇。不论从什么角度看,《三峡》都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这既是自然的伟大,也是文字的魅力,更是作者的匠心。通过学习此文,既要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更要使学生领悟祖国语言之美和作者的匠心独运。这堂课以寻找美、品读美和积累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始终沉浸于美的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编入了一些简短的小古文,旨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魅力.由于小古文语言精练,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很大区别,课堂上采用趣引、趣读、趣演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走入小古文的世界,感悟古文的美.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了一定篇目的小古文。虽然小古文相对较为浅显,但由于其语言词汇、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区别,还是给学生的认知和解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我们不能就一篇教一篇,而需要在教学具体小古文时,引领学生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模式结构,以便于后续深入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下对自身认知经验进行更新的产物。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结构化的过程,构建的策略就是思维结构化的策略。因此,借助思维进行建模,不断完善学  相似文献   

20.
新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有四篇古文、五首古诗词,所选的四篇古文都是山水游记,唐宋明清典范之作各一篇。课文从多方面记叙和描写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形丽貌,但因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因而同是借山水之景却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写景的方式方法也各具特色。柳宗元、欧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