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西域诗蔚然大观、影响深远,成为清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流派,是清诗苑中独具风韵的奇花异卉.诗中描写对象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西域风光、民族色彩、民俗风味、文化情调.清西域诗彰显了清人积极开朗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与内心世界的拓展,扩展了清诗的境界.但囿于诸多困境,清西域诗研究的程度与其在清诗乃至整个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此文对清西域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爬梳,继而加以整理与归纳并对清西域诗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刘静 《语文知识》2011,(4):87-88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十年来关于沈德潜编选的《清诗别裁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清诗别裁集》的版本、选诗目的、选诗标准和诗学思想以及受到的当时文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士祯既是明朝遗民,又为清廷显贵,更系诗坛巨擘,正因为如此,王士祯的蹭答送别诗所蕴含的社会角色意识,自然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  相似文献   

4.
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可以有很多,但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清诗的重要特征,那么群体性和文化性就成为我们研究清诗的两大基本视角,或者说研究方法。清诗地域性和文化性在清代浙派诗群诗文化活动中具有突出体现,本文通过对其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表现形态的分析梳理,告诉我们不能只立足于研究清诗作品,而要采取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才能得出符合清诗发展规律和发展事实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5.
同为清代诗人,王士祯、郑板桥笔下的渔家诗却风韵各异,笔者在赏析的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取材视角、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将两首诗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清诗别裁集》是乾嘉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沈德潜所编选的一部清代前中期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44位僧人的109首诗歌。由于以下原因,《清诗别裁集》中僧诗的佛学色彩比较淡薄:明清易代之际,部分汉文人逃入禅门,佛学修养不深;沈德潜以儒家"诗教"为旨归的编选目的;《清诗别裁集》"温柔敦厚"的选录标准等。  相似文献   

7.
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执诗坛之牛耳,被称为一代正宗。其于顺康时期文化融合转型之际,迅速完成了诗风转变,找到了最适宜的表达方式。王士祯将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归纳为神韵说。在凭借诗名得到康熙帝赏识后,王士祯逐渐淡化诗中让遗民文人产生联想的伤感,自觉向正统靠拢,有意识地为盛世鼓吹雅音。王士祯诗坛领袖地位之确立与其官位密切相关,因而受到赵执信的质疑。赵执信以儒家诗教为准则对王士祯神韵说的批评,可以说切中其要害。  相似文献   

8.
清诗总集是清代诗歌作品的一个渊薮。但与此相应,有关清诗总集在具体作品的处理上,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面、系统地考察清诗总集所收的作品,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现在以姚俭辑《诗源》、沈德潜等辑《国朝诗别裁集》、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中的三个例证,专门作为这个题目的一个引子。  相似文献   

9.
对爱国诗词的研究,以往多偏重于抗战派和遗民作家,这是中华诗词爱国主义长河的主流。此外,尚有涓涓细流汇入,不可忽视。某些处于异族统治较稳固时期的诗人词家,即使政治上已归顺新朝,但其作品仍会流露怀恋故国、崇尚民族气节、忧患民生疾苦的情愫。本文选择清初诗坛主盟人、“神韵诗”的倡导者王士祯为典型,探析其“折射式的爱国诗”,并从文化学角度作阐释。  相似文献   

10.
清诗丛考(再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清代诗歌系列考证中的一组文字 ,通过对清诗五则的考证 ,旨在解释有关重要作品的某些具体问题 ,纠正旧有的疏忽和错误。主要包括 :一、朱彝尊《风怀二百韵》杨注、孙注及其他 ;二、王士祯《秋柳》用沈约诗 ;三、王士祯《秦淮杂诗》与董说《西游补》 ;四、蒋士铨《京师乐府词·象声》与“口技” ;五、舒位《黔苗竹枝词·东谢蛮》图片资料。  相似文献   

11.
《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旨在研究有清一代包括近代近三百年唐宋诗之争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描述清诗历史,阐释清诗得以自具面目的重要原因。本书研究不局限于宗唐宗宋的理论之争,还要把诗歌创作所反映的唐宋之争的具体形态也纳入研究视野。本书避免就诗论诗,尽量摸索清楚唐宋之争的背景与原由,揭示出其与政治动荡的关系,与汉学、宋学之争的关系,与文学其他体裁的关系,与诗人遭际及学力、个性的关系,等等,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考察唐宋之争的本质。本书把清诗分为顺康雍(上编)、乾嘉道(中编)、同光宣(下编)三个发展时期,重点探讨每一时期唐宋之争的各自内涵,以及前后时期的异同和发展、变化,描述出其动态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了解清诗欣赏清诗──评王英志编著《新编清诗三百首》裴世俊清诗卷帙浩繁,人数众多,所谓“三百年间,诗满大地”。仅北京图书馆所载总集就有200余种,别集更是无法统计。近代徐世昌所辑《晚晴诗汇》收清诗6100余家,近年出版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收诗人50...  相似文献   

13.
价值表彰应以事实检讨为依据,明清鼎革之际的仕清诗人群虽在行止节操方面为后世非议,事实上乃是当时诗坛的主流并实际地成为清诗转捩之关键。《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研究》对京师仕清诗人群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清诗纪事》是钱仲联先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20年来学术界对《清诗纪事》与中国诗歌"纪事"系统、选诗与注诗、诗家与条目的编排等方面常有评论。同时,对《清诗纪事》中的诗人小传、诗作乃至文字与标点等进行纠误补阙,力求使之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5.
历代诗评家谈论唐宋诗之不同的人不少,例如严羽、杨慎、锱绩、谢榛、翁方纲、王士祯等都曾涉及到这个领域,但总嫌过于笼统、简略。近人缪钺在《论宋诗》一文中论述较详,但没有系统地归纳、概括。我认为唐宋诗之不同特征可概括为三方面:一、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二、唐诗自然,宋诗深折;三、唐诗蕴藉,宋诗直露。唐宋诗之区别大致如此,至于说孰优孰劣,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查慎行的仕宦诗,记录了诗人十年间的仕宦人生历程,抒发了诗人对宦海风波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对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进行了艺术的纪实性的描述;艺术上笔法老辣,含蓄蕴藉,意境高远,语言精炼而贴切生动,是清诗研究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苍雪是明末清初名诗僧、吴梅村、王士祯对他的诗作均有至评。本在略述其生平的基础上,以期对其诗歌和在清初吴中诗坛的影响作一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清代李诗批评主要受儒家诗教观与唐宋以来构建的诗歌审美论的影响,其中又以王夫之、王士祯、沈德潜为代表。王夫之经历了明末社会动乱,饱尝了王朝灭亡之痛,论诗重“雅奏”,这是在痛定思痛之后重返儒家学说中去寻找理论的依据。王士祯倡“神韵说”,认为李白五言古诗冲淡清远而重在复古,堪为学古者之典范;其七言古诗雄浑豪健而不乏新变,实为盛唐之“大家”。沈德潜则在怨而不怒的前提下,对李白诗歌的艺术审美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祁见春 《德州学院学报》2001,17(1):44-47,59
田同之论诗"笃信谨守乃在新城王公"《沈德潜语》.他的论诗专著《西圃诗说》明确表述了心折神韵的美学祈尚,对兴会、根柢等创作论命题深入阐释,对含蓄蕴藉的审美标准集中解读,对宗唐、宗宋的核心问题反复辨析,成为王士祯神韵说的热情鼓扬者.  相似文献   

20.
嵇康《赠兄秀才人军其十四》云:“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磕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该诗以典雅之四言、玄远之境界描绘出洒脱清俊的魏晋名士风采,由此历来为士人称颂。如清代王士祯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