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爱玛》是简·奥斯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对世态人情进行了不少描写,当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等级差异明显却又经历着巨大变迁的社会。这是一个以财产来界定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社会,作者在描写小说人物时突出了婚姻制度和生活环境对女主人公们的婚姻观念及命运的影响,揭示了当时英国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相似文献   

2.
发表于1941年的丁玲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贞贞,在战争环境中除了承受民族苦难外,还承受了性别苦难。面对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女性个体,她依然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捍卫了女性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奥运环境传播场域是国家利益角逐的平台,也是重构国际话语秩序,建构传播主体性的话语场。基于此,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北京冬奥会环境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语料库辅助的内容分析方法,以批判话语分析所包含的媒介呈现、媒介生产和社会实践3个维度为研究路径,考察我国主流媒体冬奥会环境报道的话语实践,并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话语属性和政治哲学,从国际话语秩序重构的视角揭示我国主流媒体冬奥会环境报道的价值。研究发现:1)在话语实践的媒介呈现层面上,主流媒体冬奥环境报道搭建了“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等6类话语框架,突破了传统环境话语的危机范式;高频主题词的选取建构了从中国到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的多层次环境治理“共同体”。2)在话语实践的媒介生产层面上,主流媒体通过“接合”修辞构建了符合国家利益的话语符号组成的话语场;通过互文修辞完成了国家叙事。3)在话语实践的社会实践层面上,冬奥环境报道具有国家治理和公众环境理念再塑的功能。此外,主流媒体冬奥环境报道体现了国家话语的属性,体现了由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政治哲学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哲学的转向,是我国在国际性议题中构建传播主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