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炜婷 《成才之路》2023,(15):116-119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读写现状,精心设计读写融合教学活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加强读写结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读中学写,以读促写,就能帮助学生搭设好习作支架,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害怕习作,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促写;勤写勤练,以写引读,要通过仿写、补写、描写插图、续写故事、改写、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习惯,丰富说话训练素材,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廓清课本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运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把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读,读到精处;练,练到实处,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系统、科学地练笔,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推进,是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芦松林 《教师》2011,(8):98-99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廓清课本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运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把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读,读到精处;练,练到实处,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系统、科学地练笔,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推进,是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同样重要的。并且,读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读是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吸收,而写就是学生理解的表达。只有有了吸收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农村中学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地采用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渗透作文教学,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的联系起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小学生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写结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以读引写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得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村中学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地采用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渗透作文教学,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的联系起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十分重要,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在这过程中人们大多强调的是读对写的作用,认为是以读促写。但是读与写的关系是可以相互映照的,读是写的基础,同样写也能够促使阅读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朱贵玉 《教师》2011,(20):36-36
随文小练笔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随文小练笔的内容要有张力,时机要准确把握,评价要开放。  相似文献   

13.
随文小练笔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随文小练笔的内容要有张力,时机要准确把握,评价要开放。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指的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筑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读写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教师可以从写法和情感这两方面入手选择读写结合点,学生可以借鉴作者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围绕自己产生阅读情感的地方展开写作。这样能让学生和文本产生深层次对话,有助于更好地将文本的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知识,不仅如此,这也能让学生激发积极情感,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学生课外读写指导的过程中,我尝试构建以自主读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零距离,以读临写,以写促读,以期培养学生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自学习惯,探索实施读写迁移的新途径。现以课外阅读文选中的《恰到好处》(见《附录》)一文为个案,以思一辩一读一写四环节为操作程序,就自读指导策略的优化问题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6.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以读辅写、以写促读,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侧重对小学生理解和表达两方面能力的提高。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与写训练过程中共同提高。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课程标准不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并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积极参与到这些读写活动中,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但目前,仍然有较多的教师忽视读写结合,淡化读写结合。注重读与写的结合,积极探寻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教学策略,使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是当下每位语文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要把握好读写结合的联结点。教师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一课中的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写提示语,以读导写,从而达到了高效读写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尤为重要。读书可以积累大量素材,通过大脑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思想,然而要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就要通过作文的方式将其充分表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以教材为基准,进行以读带写的教学以及读写相结合的训练,让小学生在学习时乐于读,乐于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