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助文献档案研究的主流观点是光绪帝死于疾病,这与科技检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立。尽管学界也有文章利用文献档案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光绪死于谋杀的结论,只是这一结论未能占据主流,难以被广泛认同。文献档案资料的最大不足在于内涵的多歧性,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去伪存真。文献档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昭示着史学的光明未来,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是未来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一直是传言纷纷,为清代历史上的一大疑案。有人认为光绪帝是因病正常死亡,有的人则认为光绪帝为他人谋害致死。钟里满等专家,利用现代精密仪器,对光绪帝  相似文献   

3.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光绪帝英年早逝(年仅38岁),且素无绝症,又先孝钦一日崩,天下之事未有如此之巧,加之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久不相睦,故光绪帝死后当时就让诸臣工疑窦丛生,时至今日,关于其死因一直是个悬案,为诸多研究清史者所瞩目。笔者综合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光绪帝很有可能死于政治谋杀的结论,现与诸方家商讨。  相似文献   

4.
张惠民 《历史学习》2001,(10):20-22
光绪帝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复杂矛盾中被推上皇帝宝座的,从1876年到1908年,共在位32年,这期间真正有所作为的只有“亲政”的10年,其中给历史留下最深刻痕迹的则是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败,群情激愤,光绪帝变清图强,激怒了慈禧等人。慈禧欲捉康有为等人,外国将康等保护了起来;欲废立光绪帝,外国又极力阻挠。慈禧重用清流派,欲利用义和团杀尽洋人。光绪帝认为不可以民命当儿戏,结果慈禧将同意光绪帝主张的大臣杀了一批,给光绪帝以重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败,群情激愤,光绪帝变清图强,激怒了慈禧等人。慈禧欲捉康有为等人,外国将康等保护了起来;欲废立光绪帝,外国又极力阻挠。慈禧重用清流派,欲利用义和团杀尽洋人。光绪帝认为不可以民命当儿戏,结果慈禧将同意光绪帝主张的大臣杀了一批,给光绪帝以重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7.
祥林嫂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死因,历来说法纷纭,各有说辞。本文综合各种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祥林嫂自身所体现出的性格,进行个人的理解与分析,其目的是想更真实更深层次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前,光绪帝受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政策准备,如驱逐异己,提拔帝党,御用新人;推行经济改革,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文化教育,积极培养近代人才等等,为戊戌变法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小霸王怒斩于吉》一中,讲述了孙策斩于吉的原冈、经过和结果。从中可知,孙策其人好多疑、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而于吉乃真神仙也,在天旱之时竟能祈得风雨解救万民,在平日能救人万病且在江东数十年没有犯过错误……因而众人仰之于吉,但孙策不能容忍于吉便杀了他,因此失得民心,更使众人惧之。试想若孙策在当时能容忍于吉且纳其为奇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光绪帝所颁行的经济政策, 进一步阐明他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大槻干郎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是因为清廷实行闭关锁海政策.本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并非由于清廷锁海政策,主要是其持鲜明的的抗清复明誓不降清态度.由于反清复明无望,他以遗民僧身份终老日本.  相似文献   

12.
清词中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自明代实已开启词的复兴之端。政治因素只是诱发词的复兴的一个"契机",词的内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才是清词中兴的更重要原因。晚明云间派的理论对清初词坛及这一时期词的理论、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满足文化的形成、发展对清词中兴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口的激增与出版业的繁荣同样为词的中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江苏苏州吴县人,我国明清时代卓有成就的文艺批评家,妇孺皆知的是他对《水浒传》的精彩评点。这位江南怪才在55岁时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金圣叹之死,其导因似与“哭庙抗粮案”有关。但事实上,也缘于他离经叛道的性格,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和来自阴险刻毒官员的迫害。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江南归附不久的一些所谓正人君子对金圣叹的攻击诽谤,使得他的声誉一直处于负面的险恶氛围之中,稍有风吹草动,种种原因便会纠合在一起,最终造成了金圣叹弃市于南京三山街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论死亡恐惧--"我"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从自我意识产生死亡意识,由死亡意识导致死亡恐惧。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我”死,人怕因失去自我而陷入绝对的虚无是死亡恐惧产生的根本原因,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主要有:长生之道、宗教慰籍、哲学思索、成就不朽、及时行乐。  相似文献   

15.
善诗能词的闺阁才女成批出现于理学盛行的清代,其诸多原因之中以士人择偶心理的转变为首,其次文人奖掖以及家族姻亲相互唱和促进的作用也颇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北宋徽钦二帝的死亡原因、时间及葬地有多种说法。文章对有关史料和一些新发现的史料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考证,对北宋徽钦二帝的死亡原因、时间及葬地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在它存在的短短37年里,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巨大财富.其迅速致富的原因可从历史背景、经济政策及政治制度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由此可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隋朝的富裕,虽有“国富民贫“虚假繁荣的一面.毕竟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强大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字狱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一种现象,但清朝的文字狱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量刑最残酷。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脉相承的统治措施、尖锐激化的民族矛盾、满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和满洲人尚武习气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大批外国技术人员络绎东来,涌入中国工业企业,这与当时中国近代科技水平落后、传统教育滞后争兴办新式事业所遇到人才瓶颈有关,当然还有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深入和西方推动等其他因素的作用。总之.这是与中国早期近代化潮流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