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单因素实验设计在茶多酚水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利用水提取方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验证实验对单因素考察结果进一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茶多酚溶解度增大,但是过高的温度不利于多酚的稳定;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茶多酚浸出量也随之增加,但时间过长茶多酚在溶液中发生氧化损耗;随着料液比的增大,茶多酚的浸出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35倍.  相似文献   

2.
以农家茶叶为原料,蒸馏水为溶剂,用经典水浴加热浸提以邻二氮菲亚铁做指示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测定不同地区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就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样品的料液比1:8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94℃,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提-沉淀联合方法提取茶中多酚类物质,考察浸提时间、沉淀剂的选择、pH值、溶剂用量等参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取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6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次数2次,选择氯化锌作为沉淀剂,m(氯化锌)∶m(茶粉)=0.2,转溶pH值6~6.5,转溶时间小于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产品提取率大于10%,纯度大于95%.最后,确立了以茶末等茶叶生产脚料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综合工艺流程,为工业化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热浸提法提取立顿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乙醇为溶剂,选取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指标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表L16(45)设计试验条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20∶1、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5%,在该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茶叶质量的17.23%.  相似文献   

5.
利用均匀试验设计考察普洱茶中茶多酚水提取工艺中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MATLAB的逐步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试验数据的高效拟合,得到准确可信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超滤膜分离技术提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的茶梗为原料,联合采用超滤法和沉淀法,水浸提其中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80±3)℃,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0 min.使用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在25℃的温度下,驱动压力0.15 MPa,料液比1∶80下进行超滤,使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得到保留的情况下有效地澄清了茶汁,改善了茶饮料的感官品质.进一步探讨了金属离子沉淀法自超滤后茶汁中提取茶多酚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沉淀提取条件:Zn2+为沉淀剂,Na2CO3溶液调节pH=6.00,茶多酚的沉淀率为91.7%,纯度97.1%.  相似文献   

7.
《商洛学院学报》2016,(4):36-39
以酸枣叶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酸枣叶中的三萜皂苷类物质,通过对料液比、浸提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条件对三萜皂苷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经正交试验对各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酸枣叶中三萜皂苷类物质的乙醇回流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20,浸提剂浓度为75%,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浸提率达到为6.62%。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浸提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等因素对贝苞凤仙花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贝苞凤仙花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贝苞凤仙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液浓度为70%,最佳浸提温度为50℃,最佳浸提时间是4h,最佳浸提次数3次。  相似文献   

9.
采用冷浸法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探讨最佳的提取测定条件,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温度为17℃;最佳乙醇浓度为70%,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64%,测定回收率为99.18%.  相似文献   

10.
桔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桔皮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根据实验设计,确立最佳提取路线,并测定了桔皮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0%(体积分数),固液比为1:20,浸提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min,为最佳提取条件;在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桔皮中总黄酮含量为0.835%.  相似文献   

11.
茶叶成为民生问题始于唐代。饮茶风俗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外地流通。皖境大地是唐代茶叶的主要生产地。皖境名牌茶在整个唐代社会享有崇高荣誉。同时皖境的著名商业城市和诸津关襟要,为茶叶远销外地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由于政府的榷茶和茶税重敛,制约和摧残了皖境茶叶的生产和贸易经营。皖境茶叶随着唐王朝政治的强大和经济发展而兴盛,伴着唐政权的衰败和灭亡而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2.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法)分别对普洱市生产的5个普洱茶(熟茶)样品,进了快速无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云南大叶种类加工的5种普洱茶(熟茶),由于发酵方法不同,或者贮存时间不同,虽然它们所含的化学成分相同,但各组分含量不同;它们的红外光谱比较相似,但仍存在差异。红外光谱分析法,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了不同发酵方法和不同存留时间对普洱茶(熟茶)的影响。该法无损、快速、准确,所需样品少,为客观评价普洱茶(熟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实验表明,普洱茶(熟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反映在红外图谱中1238cm-1吸收峰和1518cm-1吸收峰的变化上面。  相似文献   

14.
福建北苑茶园是我国北宋时期生产"贡茶"的重要产地,蔡襄时任福建路转运使,同时他也是鉴茶专家,在其任职期间对推动我省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北苑茶园的发展及其对蔡襄《茶录》问世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对两种绿茶和黄茶进行体外抗癌效果评价。通过MTT试验验证其抗癌效果,在400μg/ml浓度处理下蒙顶黄茶(95%、81%)和蒙顶黄芽(94%、80%)表现出对AGS和HT-29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优于龙井绿茶(91%、70%)和云雾绿茶(77%、70%)。由此得出,黄茶的体外抗癌效果优于绿茶。  相似文献   

16.
Tea Party既可以译成“茶会”或者“茶会运动”,也可以译成个别茶党或者相关的税改党.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看政治运动的表面,应借助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思想,结合实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找到既比较符合美国社会文化事实,也能够为中国读者所接受的恰当译文.  相似文献   

17.
采用GB8313—87茶多酚测定方法对市场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上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不容乐观,合格率只有77.4%,而大、中、小型企业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4.7%、66.7%、33.3%。抽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艺落后,茶多酚含量明显不足,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工艺对茶多酚提取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四种工艺的主要特点和不足,并比较了工艺条件对茶多酚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率较好,茶多酚含量较高是金属离子盐沉淀和树脂吸附茶多酚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唐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迅速崛起,其中茶业成为这一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在唐代,从事茶业生产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茶园。这些茶园按照资产占有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官属茶园、私人地主茶园、寺院茶园和小农茶园几种类型。本文对唐代江南茶园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茶叶生产者的生产情况及其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通常是作为一个专业性实验开设,实验耗时长、使用提取剂毒性大、不易操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验素养,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在原实验的溶解条件、提取剂选择、滤液浓缩和升华过程中加热强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和改进,把该实验成功地引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