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词与概念的关系也就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本从新词产生时能指和所指的任意结合,随着历史的发展能指和所指关系发生的变化(所指相同,能指不同;能指相同,所指不同)以及流俗词源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几方面进行论述,以期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剖析汉语语词与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缩略语和原词语之间有紧密的音义方面的联系,缩略语和原词语也是各自独立的不同语言符号,各种类型的缩略语的内部结构关系都不等同于原词语。  相似文献   

3.
语言对外在文化现实进行,心理编码是指词语经由文化联想而与某事物之间形成了联系或关系。词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制约的心理联想。文化对语符的制约使语符能指与所指之间产生文化理据,而文化习俗与背景知识、情感联想及隐喻都是文化理据的渊源。我们可以从联想线索分析探究其文化理据。文化理据在创造新词语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从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而非必然的以后,人们普遍认为词语与其所表示的意义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但其实语言中有些词,尤其是那些由其他词复合或派生而来的合成词,为什么这么叫而不那么叫常常是有理据可  相似文献   

5.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汉语的复合词是一种提示性的复杂符号。在这种符号序列中,其能指既有能指形式也有能指意义,而且能指意义对词的所指意义有明显的提示作用。文章着重分析汉语复合词中所指对能指的要求以及指意义对所指意义的提示方式,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关系的分析为把握词义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6.
缩略语的词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略语与一般的词语在音节长度上的趋同使人们很自然地把缩略语当作一般的词语使用。缩略语的高频率使用促进了自身的词化。缩略语必须与原词语表达的概念形成稳定、确定的联系及各自具有自己的使用场合和语体适用范围是衡量缩略语是否词化的重要标准。应该区别对待缩略语是在多大范围或领域内的词化。在多高程度上的词化。  相似文献   

7.
能指与所指是艺术符号的一组基本关系,用它解读中世纪与艺复兴艺术作品的演化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世纪艺术符号的所指大于能指,能指为所指服;艺复兴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相互依存中,能指、所指相互为对方服务;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艺术符号的能指大于所指,或所指意义抽象、模糊,或所指意义被能指形式抽空。  相似文献   

8.
庞佳敏 《考试周刊》2015,(50):35-36
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意义进行研究,是其主要贡献。本文从符号语言学的视角,利用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对词语翻译过程中词语意义交叉联立进行分析探讨。在对词语意义进行翻译时,如果在对意义是指称意义的词语进行翻译时,就可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若意义是其指称意义时,则用前者,即直译。但是在实际翻译中,会遇到词语因为存在交叉对应关系或者联立关系而需要灵活处理的情况。在判断词语意义时,不能只局限在符号内部,还需要考虑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这时需要考虑词语搭配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对词语进行意译。  相似文献   

9.
在结构主义语言观里,语言是能指和所指相互作用而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一定的能指代表一定的所指,两者不可能分隔。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指和所指是不具备任何的独立性的。人们一方面习惯性地遵从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关系;另一方面,对这种关系的长期不变又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因此,要求新的语言因素的注入。这种要求较好地体现在现代诗歌领域。现代诗歌语言打破了能指与所指的单向对应关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单一的能指”对应“无限所指”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0.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结合而成,其中声符主要是为形声字注音,有的声符同时具有示源作用;而形符则表示彩声字的意义范畴。这在今天已成为文字学的基本概念。一、形符表义范畴的基本内涵。表义范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就具体的形声字而言,其表义范畴的大小总是确定的,而这一确定过程则由其形符加以完成。换句话说,形符是通过其能指(形体结构、语音与所承载的意义信息)来表示形声字的所指。习惯上,人们把具有相同形符的形声字群称为“同类词”。许威汉先生指出:“以部首为义符的同类词,反映了逻辑为基础的概念意义聚合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