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发誓,家里所有的亲人都没有向媒体、外人提过哪怕是一次关于文珺要找爸爸的话。”郭文珺的妈妈张琳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就算是找父亲也轮不到别人呀。而且我相信他爸跟我一样爱文珺,甚至比我更爱。早年因为双方都要拼事业,我们分开了。但这并不等于他就不爱文珺。我相信孩子的爸爸有难处。”张琳说到动情处,哭出了声。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一篇《听副县长感叹"想廉洁很难"》的文章,说一个副县长用工资给自己夫人买了一条镀金项链,结果别人都不相信是用他自己的工资给老婆买的。于是他感叹:为什么别人会不相信呢?为什么想廉洁会这样难?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10,(3):64-65
比精神病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病的歧视。仅仅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儿子患有精神病,就对他痛下杀手,可以说,张晓宇夫妇对精神病的歧视已经深入骨髓。几乎没有人会相信,  相似文献   

4.
“作家是锤头,编辑是锤把儿;作家是水泥柱,编辑是钢筋,光使劲不露面,编辑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这是著名作家蒋子龙,在他的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获奖后说的一番深情的话。已经成名的作家对编辑的劳  相似文献   

5.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6.
感觉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了一辈子东西,说大话算是作品,说实话仅算作文。几十几的人了,又靠卖文为生,老说自己写的东西是小学生的作文,自己脸红不说,别人还会说是虚伪。为了给自己抹粉,也为了让别人说声真诚,就硬着脖子承认作家了作品了。我这人土里生土里长,没上过几年学,也没读过几本书,更没研究过土夫子和洋夫子,不敢冒充秀才。要说创作经验,一点也没有。经验是什么?是把成绩和成就总结起来,供别人学习,供自己陶醉的东西。这东西是个好玩艺,越总结成就越大,越总结缺点越少。我不会总结,也没这个宝贵习惯,便找不出自己的伟大自己的辉煌,便总是没有信心,越写越发现自己不中。这不是虚心,我也是个人,也  相似文献   

7.
别人是别人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别人来做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事业顺境、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愤懑之心油然而生——自己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现实中却处处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8.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智慧的灯     
这是从华严的小说里知道的,英国作家斯蒂文荪说过:“人人头上都带有一个灯”。这个灯,不是别的,也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一盏智慧的灯。用华严的小说题目来作这篇介绍文字的题目,不是语言的穷途末路,而是这四个字有对华严小说概括的高度的准确性。我是说这四个字表达作者的意思和作品的意思,已经达到了不能置换的地步。这是可以用时间来证明的。第一次读华严的小说,给我轰击的就是这四个字。这里隆重地用“轰击”这两个字,也是说明了在华严的小说面前,我们已无法再选择能够比这更合适的语词。在此之前,甚至在此之后,我从来没有读过像华严这样的用对话体写成的长  相似文献   

10.
1>339的联想     
在一次国际笔会上,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男作家,打量一位坐在他旁边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士,判断她很可能是一个初入门的新手,于是在与她简短交谈几句后,不无炫耀地说:“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一部”。女士回答。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飘》。”女作家平静地说。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时至今日,世界上知道小说《飘》和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数很可观,而对上述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年轻作家,人们无从查考也无人愿意去查考。看来…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很多家庭妇女的枕头边都会有他的恐怖小说,受欢迎的程度今许多娱乐圈的大腕儿汗颜。但是也有人说他的小说是许多青少年暴力凶杀的活教材。那么这个争议颇多的文坛宠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如何成为美国第一畅销作家的呢?  相似文献   

12.
1984年9月28日人民日报上曾刊出赵相如短文一篇,题目是《小说编辑不读获奖小说》,读后颇有感触。文章共250多个字,现抄写如下:江西上高县有人连题带文地抄袭两年前全国获奖短篇小说《普通老百姓》,投寄东北《小说林》杂志,居然于六月号发表,读者大哗。抄袭者当然不对。但使人纳闷的是,编辑为何连两年前获奖小说也不看一看?如果读过的话自然不可能忘得干干净净。况且《普通老百姓》最早发表在东北一家杂志上,作者×在东北工作,作为身在东北的《小说林》编辑(据了解一篇小说发表,要过三道关),对自己的这种失职行为,能够宽宥么?连获奖小说都不知道的编辑,或者读了获奖小说在脑海里留不下点信息的编辑,人们怎么能相信他能编出好的刊物来?!”这篇短文,无疑地对抄袭者和编辑都是尖刻地批评,而且主要是批评编辑的。有人会说,那是1984年发生的事了,何必挂齿动笔呢?不,我认为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前事不  相似文献   

13.
赘语     
古今中外的小说,千姿百态,流派仿星。但势如百舸争流的小说流派。归根结蒂只是两派:反映派和表现派——持文学是社会生活反映论并以之创作出来的作品,称反映派;持文学是作家心态自我表现论并以之创作出来的作品,称表现派。我看吴若增的小说,似属后者。当然,作家是不愿别人称他是什么派的,吴若增也未必会同意我的看法,但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他走着自己的路。文学贵在创新,作家应当在众人挤着的踏遍了足迹的小路上,踩出自己的清晰的脚印儿。赘语@林辰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工厂生活、军旅生活、学校生活、农庄生活、家庭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作家也不例外。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写道:“我只是生活了,并没有努力想记下点什么或者为了未来的书,记住点什么。”“我曾经生活、工作、恋爱、受苦、期待、幻想过…”但是他还说:“只有那种能向人们叙述新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的人,只有那能够看见许多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的人才能够作一个作家。”,他又说:“必须用生活来无限地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说,一个作家的问题是当他献身于这种最为光荣的事业的时候,他还得养活自己。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他得找点儿别的路子来养活自己。有运气成为职业作家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只能单纯靠写作收入生活的作家会发现,他们生活在真正的贫困里。所以更多作家即便成名也并没有为了写作放弃他们原来的工作。写了《荒原》的英国诗人艾略特不喜欢他在劳埃德银行的工作,但他更不喜欢缺吃少穿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在没有上网之前,我是不相信网恋的,总觉得两个从未见过面的人怎么可能相爱呢?所以当别人提醒我要小心网恋时,我只觉得好笑。 初进聊天室,我便起了个惹火的网名──“武林第一美女”。我的出现立即激起了聊天室内众男士的追求。我也索性过了把第一美女瘾,来了个“比诗招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记者》编辑部:贵刊的前身《新闻业务》1986年第10期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采访札记:《旅途奇遇》。文章刊出后有的同志来问我,“你所写的事儿是真的吗?”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更有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家伙,编得挺圆。这算小说还算新闻?”开始,我对这些都一笑置之。我有什么必要编一个故事当新闻作品发表呢?其实,这番奇遇本来并没有准备写出来发表,与一个外国人萍水相逢,当时实在没有想到问问他的尊姓大名,与他的交往只不过是尽尽义务,想帮这个异国大孩子一把(作为一名记者,这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后来又有一位同志来问我,既然是亲身经历,为什么偏偏不知道那位日本青年的姓名?作品发在新闻  相似文献   

18.
吴十洲 《出版参考》2009,(12):39-39
萧乾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从没有放弃过他的文学创作。他说,我感觉的愁远深于他们,我愁的是这迷离扑朔的生命。在从事新闻工作的日子里,他撰写并出版了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人们赞扬他在早期新文学运动中的贡献,公认他是当时京派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去世后,对他怀有深厚好感的英国人对他的文学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英国《泰晤士报》1999年3月31日的报道中写道:“萧乾是中国战前最优秀的文学天才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之前,我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没有辜负校园才子的称号.在别人的羡慕和吹捧里,我俨然作家般地得意和风光.待到找工作的时候,更不像别人那样慌,似乎只需把自己的书往任何一家报社一交,便可稳稳当当地去工作了.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副题为“我所认识的黄秋耘”,今天读完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黄秋耘文集》之后,再回头看看此文,不禁为自己当初的肤浅而汗颜。要理解与认识像黄秋耘这样阅历如此丰富的老作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秋耘自己也说:“别人不容易理解我,甚至我也不大理解自己。”(《我就是我》)在他那些貌似平和、冲淡的文字底下,隐藏着一颗激荡不安的心;诉不尽哀婉沉郁的情;闪耀着横过时空的思想之光……这一切像是精神的十字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