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中国民俗中,镜子的魔力神秘莫测。它不仅可以照妖、镇妖、除妖,而且可以为人透视、治病,甚至还魂。它还具有探测心理,洞察隐私;行雨生风,降雨辟旱;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等多种功用。在民间,它是使用最普遍的辟邪物,大到住宅、婚嫁、丧葬,小到出行、贺寿等几乎都离不开它,反映了民间镜崇拜心理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冼夫人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由冼夫人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并从文物古迹、民俗和语言文字三方面列举冼夫人文化的主要特征要素。冼夫人文化是由与冼夫人相关的文化事象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俚人文化、高凉文化、圣母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古代诗文与古代的节日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是我们研究传统节俗文化的珍贵史料。我们要利用古代诗文来探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民俗心理、审美情趣,继承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理念贯穿于中国民俗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现代性的解构因素使得传统的“民”与“俗”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其拯救之途也许在于重新定位现代性语境下的“民”与“俗”的概念,“重回民间”和“再民间化”,尊重并确立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徐福传说是十分丰富多彩又较为系统完整的,在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慈溪达蓬山一带)以及日本国;流传十分广泛,本文从徐福传说的原始宗教胎记、方士文化内涵与徐福传统的传播特征几个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文化柳州"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构建“文化柳州”的视角,立足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具体梳理各种形态的柳州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在“文化柳州”构建中的意义及相互影响,通过文化整合,突出柳州文化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秀文 《培训与研究》2006,23(12):35-37,53
基于犬的性质和人类对其的认识和理解,长久以来形成了犬的民俗并进入了人类的精神领域,也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素。本文介绍和分析日本“犬”民俗的传承,以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中日文化之异同。  相似文献   

8.
民俗百态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古至今,自中而外,民俗总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这是因为——民俗是一面镜子。无论哪个民族,只要展示出自己的风俗,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民俗还是一个万花筒。它折射出异彩纷呈的生活画卷,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民俗更是一部社会生活生动的教材。它向世人介绍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生活风姿……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是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民俗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殷商文化相吻合,主要反映在高句丽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间,普遍有生子后送红蛋以示庆贺的习俗。这种将鸡蛋和出生、传宗接代联系到一起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源于远古的“卵生人”信仰。  相似文献   

11.
墓碑与人们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承载民众特殊心理和经验残余的表征符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带一路"语境下民俗音乐文化发展略述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民俗音乐文化进行发展的因素,民俗音乐文化发展的实况为依据。从地域文化的需求,乡村文化背景的改革,怎样实现保护和利用达到一致等几方面进行讨论,目的在于利用相应的手段完成民俗音乐文化的发展,从而保证我国音乐形式更广泛的走入世界。  相似文献   

13.
民俗,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生活习惯以及审美观。在研究每个不同的民族的审美观点的时候要从该民族的形成历史、发展状况、地域特点以及经济基础的诸多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试衣镜     
我经常看见一些人在商店里买衣服时,总是试穿完后还不知是否好看,买不买总拿不定主意。我想发明一种试衣镜,如果你看中了某件衣服,就穿上它,  相似文献   

15.
稻作文化,包含了对水稻的起源、流变及水稻本身和生产技术问题的研究,还涵盖了由于水稻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和生产习俗。湖州地处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腹地,亚热带湿润性的季风气候及水域广阔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种植水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湖州地区这渐形成了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稻作文化习俗和生活民俗。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民族文化有雅俗之别,而礼则是传统雅文化的核心,是俗文化的升华。礼是不断演变和外向辐射的;礼与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礼不断外向辐射影响俗的变迁,俗则部分地不断上升为礼。雅与俗如果隔绝,就是民族文化衰败的前兆。在现代中国社会,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为雅文化与俗文化按照其自身固有的互动规律进行沟通创造条件,并积极促进之,从而达成民族文化的"自觉",来回应全球文化一体化带来的冲击,这是一个极其重大而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霍晶晶  刘兵 《培训与研究》2007,24(1):105-106
课桌文化是存在于校园中颇有影响力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也是民俗文化的内容之一。笔者对其中所占比例最重的“性别与情感”文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产生这种文化的原因,性别嫉妒心理、青春情感的躁动以及大众文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性意识、性心理和性社会化不成熟的具体表现。这需要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来顺利完成青春的“必修课”,尤其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性科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演进至宋代,反映广大庶民百姓文化生活情调的俗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主要表现为:(一)市民文化大为兴盛;(二)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三)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特色出现了雅而俗化的趋势。宋代俗文化的发展,与宋代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首先,社会关系的变革,庶人阶层的崛起,开启了宋代社会文化平民化的进程,为文化下移创造了条件;其次,大量的下层士人进入上流社会,使世俗化的审美标准得以在上层社会确立;再次,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俗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9.
食人俗与百越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越各族曾居住于中国的东南部,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习俗,而食人俗就是其中出现过的一种较野蛮的习俗。本文通过文本记载和田野材料的分析,阐明了食人俗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心理,并进一步探讨它消亡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百越民族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郭在贻提出研究俗语词为训诂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但对现在的俗语词没有提及。训诂学不应局限在俗语词方面,还应扩大到俗文化范围,从研究古书走向俗文化研究,对人们喜闻乐见的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其所以然及俗误。训诂学对周易预测算命、取名、方俗语研究、英语教学、新词揭源、地方文化研究及数字化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