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显现了停顿的迹象,逐渐地步入了沉寂的"高原期"。该文引入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高原期"现象,以期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朝着持续、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的应用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下一步“路在何方”,似乎有不少困惑。有人把这种情况贴切地比喻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高原期’砚象的出现与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有关,透过现象,背后是理论的缺失与行动上的浮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了8年多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进入了高原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分析物种生态化发展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哲学意义探讨,无疑可以加深教师的理论认识,从而提升现实价值.信息技术于课程教学整合根本上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之根本——人的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整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从剥离异化走向“合璧”.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必须的第一位的,就是说教师必须以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整合信息技术,而不是对信息技术的简单使用或“亦步亦趋”.在教育教学实践,绝不是教师退居为幕后工作者而变成各种信息技术的汇演,教师要通过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的建构,将信息技术转为自身独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技术,重新走上教育教学实践的舞台,让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的“合璧之魅”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建设的层面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宏观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存在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计算机课程向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体整合其他课程要素的方向发展;另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其他课程向以该课程为主体整合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微观上,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作为课程内容的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中介的信息技术、作为拓展课程资源的信息技术和作为建构信息环境的信息技术等。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视角,都应超越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界因素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并从创造整合的外部条件、解决教师自身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提出解决对策,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合型”培训模式涉及到三个层面的整合:一是在目标层面对“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目标的整合;二是在规划层面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团队与资源建设、培训实施、培训评价与反馈”等五个培训阶段的整合;三是在操作层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化培训内容的整合;对“专家讲座、观摩研讨、实地考察、学员论坛、成果展示”等培训方式的整合;对“面向个体、面向小组、面向班级”三种培训策略的整合;对“组织管理、资源建设、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等支持体系的整合.以“国培计划( 2010)——吉林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例,本文在实践层面探讨了“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有机化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制作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有机化学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作用:实现文化科学的有效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或振荡—高原期—突变”的自组织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能对学生的文化科学学习起到缩短和加速“渐进或振荡期”和“高原期”的作用。要实现教师的上述作用,教师必须有效地、创造性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并进一步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专业化的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学习该学科时兴奋点、分歧点、“高原期”何在,能够激活兴奋点、加快逼近分歧点的速度、缩短“高原期”以及维持和推动学生该学科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进行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发展史实的研究,从课程层面理解教育教学活动,养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以及为落实该标准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启动,极大地促进了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核心的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有效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不少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为什么整合、如何整合存在疑虑。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已历经十多年发展.这期间,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也使我们深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途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反思.文章从“融合”入手,对有关融合概念作了探索与界定,剖析了现今融合存在的几个误区,提出了走入“深度融合”的相应措施,呼吁教师教学应避免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倡导有效融合,追求融合的深度与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从课堂构成要素——“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及“课程教学”三个维度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整合的价值在于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遵循“课程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增大.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许多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实践目标,也是许多专家的研究对象,在各个地区与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是多样的.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进行阐述,然后从教师、学生、技术、硬件配置与学科特点五个方面分析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近年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发展,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实施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监控者.文章针对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的特点,从教师TPACK发展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几方面,以课程设计和实践设计为主线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为未来教师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汉语语素的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又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应该沟通、共融,从而和谐发展,达到最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或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合的状况与我们期望的目标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不少教师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关注误区,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才能确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保持正确的方向。一、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整合观念肤浅不少教师仍然认为“在课程中使用了计算机就是整合”,目标定…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界因素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并从创造整合的外部条件、解决教师自身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提出解决对策,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例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进入教学领域伊始,信息技术似乎就成了教师示范课的必需工具,用以增加示范课的“含金量”。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融入到新的课程改革当中,信息技术给传统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给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笔者多次以评委或嘉宾的身份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授课或课件比赛,增长了很多见识,对其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也有一些感想。1.整合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整合”的思想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论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管是将其作为立项的课题研究,还是作为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学已将“整合”当成教研的工作重点。但经实际反馈,发现在“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之处或者说是错误倾向,亟待纠正。一、侧重教师行为,忽视全体学生参与就一般中小学而言,“整合”只表现在教师的单方行为,认为与学生无关紧要,这显然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是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在各科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才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