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典故什么叫典故呢?典,指五帝之书,《說文》中謂五帝之书曰“五典”,后来用为经籍之通称。故,是事实,如孟姜女哭倒长城,即故事。把这两者引用在文章中,或溶化在辞句中,就叫作用典故。科举时代,对于那些用典丰富的人叫“学富五車”,或者说此人“读  相似文献   

2.
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也被人们称为“元帅诗人”,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革命诗词,而且他的诗词意境深远,读来令人赞叹不已.在陈毅元帅的众多诗词当中,《梅岭三章》尤为特别,这三首诗是陈毅元帅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所写的. 1934年8月,陈毅在兴国老营盘指挥作战时不幸大腿中弹负伤.同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败,...  相似文献   

3.
《逸礼》为西汉所发现之古文礼经,后亡逸,其篇目成为历代礼家所探讨之重要课题。利用《汉书·艺文志》经传分明与古文经学等体例得出:《天子巡狩礼》《朝贡礼》《鲁郊礼》《禘于太庙礼》为《逸礼》篇目;《明堂阴阳》《军礼》非《逸礼》篇目;《五帝德》《帝系姓》《聘礼志》为《逸记》篇目;《学礼》《弟子职》《弟子籍》《孔子三朝记》阙疑。  相似文献   

4.
九嶷山,因“舜葬九嶷”而千古闻名.据《史记》记载,“舜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德自舜明”(《尚书·舜典》).  相似文献   

5.
张伯伟著,28.5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本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钟嵘及其《诗品》之著。全书由考论篇八章、资料篇五类及附录四篇构成。第一章“家世与生平”,据唐以前的史料订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钟氏家谱》的讹谬。并对钟嵘的生平作出合理的推论。第二章“《诗品》总案”论述了《诗品》一书的本名、条例、结构及主旨。从第三章到第七章是对《诗品》的具体剖析,探讨了该书的思想基础、理论渊源、批评方法及诗学体系。第八章“历代《诗品》学”,系统总结了此书在唐代至晚清的流传、影响及研究,并且对海外(包括日本、朝鲜及欧美)的“《诗品》学”予以述评。资料篇凡8万余字,自150种左右的史书、笔记、总集、别集和诗文评中广搜博采,汇成“钟嵘《诗品》集评”,为研究者提供了广  相似文献   

6.
《史记·五帝本记》中有一段话记述舜帝东巡事迹: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紫,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这段话出自《尚书·舜典》。其中“如五器,卒乃复”这六个字颇有争议,古人留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姜圣瑜著《新闻“动作”论》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就新闻工作中“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对“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基本特征进行总体概括。第二章,对如何破解“规定动作”的难题提出全新的见解。第三章到第五章对在“自选动作”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六章到第八章对新闻选择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讨论,作者概括为八个字:选新、选热、选深、选众。《新闻“动作”论》@雪原  相似文献   

8.
严遵《老子指归》不是伪书.今道藏本《老子指归》不仅有《指归》,也附有《老子》经文和注文.该注文通篇押韵,参其用韵特征和用字特征,可知作于西汉蜀楚之地,亦为严遵亲撰,也就是过去认为已经亡于六朝隋唐的“严遵《老子注》”.严遵《老子注》以析句和陈述义理为主,是“章句”体式中“句”的部分;而“指归”即“章指”,是“章句”体式中“章”的部分.故而《老子指归》当定名为严氏《老子章句》.由于东汉以后“注”体大行其道,导致两汉各种“章句”著作被肢解和删削.  相似文献   

9.
严格地说,成语词典的书证应该具备这样两点: 第一,溯源。即第一书证应是最早的例证,如“民惟邦本”标《尚书·五子之歌》。“好学深思”举《史记·五帝本纪》。当然这只能在见到材料的情况下为之。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十大经》出土(1973年)之前也只能引溯到《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书证数量应有二条以上,而且应注意排列不同历史时代的书证,以显示成语产生、发展、凝固的过程。这同样受材料知见数量的制约。因此,即使从书证这一个方面说,编纂一部完善的成语词典实在不是轻易的事,它需要广泛的发现和深厚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在已出版汉语成语词典中,《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下称《辞典》)是收词最多的一种,一万八千条。但从词典编纂学的角度来看,收词数量宏富并不是最值得称道的,重要的是编写原则和体例要求。《辞典》凡例第五条说:“一般都用书证一至三例,辅助说明成语的含义、用法及其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10.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影印本)卷六二《职官考·提举市舶》:“绍兴十九年,张闽言: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舶务乃分建于五所。”  相似文献   

11.
《北海十二石记》(载《长岛县志》)是苏东坡的记石散文名作,也是关于北海长岛石的扛鼎之作.该记作于1093年,也就是“五日登守”苏东坡,离开登州8年之后,回朝任礼部尚书,又至定州任上所作,离吴子野游登州也有二十四年之久. 苏东坡在《北海十二石记》里写道:“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余皆紫翠峻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又多美石,五采斑斓,或作金文.熙宁己酉岁,李天章为登守,吴子野往从之游.  相似文献   

12.
河南日报刊登《劝世良言五字歌》受农民欢迎去年11月30日河南日报刊登扶沟县68岁农民吴书款写的《劝世良言五字歌》。歌词有700句,3850字。歌的内容主要有“十要”与“十诫”。十要是:爱国家、孝父母、兄弟和、邻里亲、勤持家、学科学、讲卫生、办好事、不...  相似文献   

13.
《九歌》是屈原被流放沅湘后对民间祭祀歌进行加工润色而成。它虽然是一组祭祀神灵的乐歌,但透过诗歌里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对生命无常的悲凉、对美好消失的忧伤,也能看到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它记录着屈原流放时的悲苦情怀。  相似文献   

14.
李霁 《兰台世界》2011,(7):70-71
《九歌》是屈原被流放沅湘后对民间祭祀歌进行加工润色而成。它虽然是一组祭祀神灵的乐歌,但透过诗歌里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对生命无常的悲凉、对美好消失的忧伤,也能看到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它记录着屈原流放时的悲苦情怀。  相似文献   

15.
《孝经》是儒家专论孝道的书。在儒家经典的所谓《十三经》中是部头最小的,全书不足二千言,但它却与其他“经书”一样,在封建时代倍受重视,具有深远影响。 一、《孝经》的作者、成书和流传 《孝经》一书最早著录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类:“《孝经》一篇,十八章。”“六艺”,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但“六艺略”所著录的不仅是六经,诸经传记亦在其列,“六艺略”中所包括的《论语》、《孝经》,并不属于“六经”传记,显然是有意将  相似文献   

16.
《诗经·商颂》现存五篇:《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这是颂扬商族祖先的祭祀歌辞,其中涉及的内容大致包括:1.商族的来源;2.商族祖先:契、相土、成汤及汤臣伊尹、高宗武丁;3.伊尹与商汤并祭制度;4.商族与夏族(禹、韦、顾、昆吾、桀)的关系;5.商族与氐、羌、荆楚等部族的关系。如果《商颂》上述记载可信,则《商颂》将是我们研究商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商颂》的作者、作期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7.
袁同礼、翟理斯(Lionel Giles)、大卫·赫利韦尔(David Helliwell)的著作提到梁启超曾从英国购回过五册或七册《永乐大典》,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应该是叶恭绰而不是梁启超于1919年夏天从英国伦敦购回了五册《永乐大典》.除这五册外,叶恭绰还曾收藏有另两册《大典》.这七册《大典》,其中三册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册现藏台北“国家图书馆”(原台北“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传世本《於陵子》共十二篇,由短章故事组成,旧题战同齐陈仲著。前人多以此书为明人姚士舞所伪,如王士祯、姚际恒皆持此说。今人张秀兰《於陵子辨伪》更从文辞、思想等方面证明此书非陈仲所作。林庆彰先生《丰坊与姚士舜》“《於陵子》考辨”一节又从“旧志不著录”、“后人不征引”、“记事讹误”、“袭用后世名词”、“抄袭他书”等五点,详细举证⑧,是书之非先秦故籍,殆可定谳。  相似文献   

19.
说来我“爬格子”已四、五年了。这些年,我在报刊电台发表水利建设方面的稿子达100多篇,其中有两篇稿件在省、市水利好新闻评选中获奖,还多次被市委宣传部和省、市水利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每当我翻看剪贴本和这些荣誉证书时,从内心感激伴随我4年的好伙伴——《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戏为论诗绝句三十一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人一曲起南音, 燕燕楼台感慨深。  万古中华两诗祖, 玉钗敲断作长吟。  《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又曰:“有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博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帝载卿云事总疑, 黄歌断竹绝微辞。  何须写集三千卷, 万世留传两字诗。  存世之上古诗章,如《卿云歌》、《帝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