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遇到了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共同体”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校企共同体理论研究;实施区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园-企-校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满足企业利益诉求,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以及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等措施,改善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通过“区校联盟”、“园-企-校联盟”、市长联系学校制度等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校企共同体”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试验地”.为推动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合作企业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时.一般都要签订合同.规定双方合作的内容、期限和方式等。首先,校企合作合同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特殊的民事合同。校企合作协议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设定.但企业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完全是民事权利义务范畴.尤其是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是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然而校企合作共建大都合作不紧密、流于形式,很难有实质性和持久性的进展.文章从博弈论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博弈因素及其选择过程,接着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博弈模型,探讨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建不足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从理论上分析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冗余与校企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基于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校企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置"U"型关系,人力资源冗余与校企合作创新绩效正相关,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人力资源冗余与校企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冗余在企业规模与校企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基于资源冗余观视角研究校企合作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校企合作创新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校企合作,是指中职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是指工业企业.而是泛指社会上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各种部门。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是中职学校与企业紧密接轨.双向参与.将职业教育融于现代经济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只有解决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难以协调,企业参与积极性差,双方利益不对等的问题,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健全、学校自身能力不强和企业动力不足等.对此,国家应构建校企合作的法律体系,确立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法律地位.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创新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持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114个企业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特征和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时间等因素对企业是否采取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企业规模越大,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高;政府拥有或部分拥有产权的企业,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和成长型的企业文化特征,促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新员工的人职培训需要时间越长,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大。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建立和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存在明显的学校"一头热"现象,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内驱力,热情不高。为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由于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的基础上,从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政策上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学中,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高职校企合作还处于比较初始的阶段,高职需要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细节安排,使校企合作既能改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也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达到深度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姚静  赖水随 《教育评论》2020,(11):57-61
校企合作是产业界与教育界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制度,集中了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实施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具有共赢性。目前,校企合作面临传统文化偏失、企业责任意识与育人意识偏失、校企合作信誉偏失等非正式制度困境。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需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宣传机制,构建校企合作监督检查机制,完善企业正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企业与学校、企业与企业等校企合作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探讨企业与学校对校企合作冷热不一的根源,提出解决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矛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班”为切入点,以“校企共管”的全过程管理为突破点,以“能力培养、校企双赢”为落脚点,破解学生就业和企业的用工难题.为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求,适销对路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的需要保持一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与双赢。但是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的进步,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发展,所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结合现阶段校企合作暴露的问题,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淡漠、教师素质欠缺、合作表面化、保障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考虑企业需求和利益,有助于校企合作;深层次融合协作,有利于校企互利互惠;以提高教师素养,支撑校企合作;通过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监督校企合作的运行状态,保障校企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关系营销应用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校企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关系营销理论.应用于校企合作管理研究中,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创利益、共同受益”的原则,识别和兼顾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需求结合点和利益,最终实现多赢,促进校企双方长期饱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开展校企合作,必须认识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它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与管理。学校与企业的组织目的性不同,但其运作都遵循市场规律,校企合作存在双方的共同利益,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平衡双方利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深化内部改革、与企业多方位合作是校企合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深化校企合作需要了解企业深层次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市场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状与企业发展需求——内驱力的响应状况,剖析了当前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利益保障缺失等影响因素,提出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层面激发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内驱力,从平衡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尤其是企业作为合作一方主体利益的角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
加强保障机制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高职学院和企业能够长久合作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文章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校企人员双向兼职、校企合作资金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淡漠、教师素质欠缺、合作表面化、保障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考虑企业需求和利益,有助于校企合作;深层次融合协作,有利于企互利互惠;以提高教师素养,支撑校企合作;通过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监督校企合作的运行状态,保障校企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