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萍 《文教资料》2008,(27):78-80
20世纪40至60年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历史时代.冷战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冷战和第三世界某种意义上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冷战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探索.第三世界内部情况的复杂,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扩展了美苏冷战的范围.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明确冷战中自身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取得第三世界亚非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对这些新兴国家施加影响力,并控制这些国家倒向自身阵营,冷战中后期双方争夺的重点也开始转向这些新兴国家。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特别是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立场对这一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对苏联的一系列严厉警告是导致苏联最终放弃直接干涉企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谋划、实施和结束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展现出中国领导人对当时中美准同盟关系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成立后,美苏的对峙和冷战,对其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成为大国谋求自己利益的工具.8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为联合国发挥其维持和平、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在格局转换之机,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未来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将对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冷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甚至有历史学家还将两极格局结束后的时代称为"后冷战时代"。"冷战"教学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其第23个专题"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规定的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冷战是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冷战的起源问题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1认为冷战是美国...  相似文献   

6.
冷战最早是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提出的,随后被引入美国外交政策中.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态势不断发生转变,从而对国际局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态势转变,对了解冷战时期的整个世界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如何变化.本文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向多极化发展,并提出我国要积极推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中国的邻国,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美国的影响因素很大。他对中印关系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冷战期间,中国、印度和美国三方中的两方经常联合起来反对第三方。冷战后,随着国际格局改变,中国和印度都积极发展与美国关系,同时两国关系也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0.
学习或讲授岳麓版必修I“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避免不了要思考“冷战”这一核心概念。因为,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导因,而且,冷战的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在以往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只关注历史事件的叙述,忽视对冷战核心概念的讲解,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对冷战概念的史实联系与本质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