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未了     
缘份让我们同聚一堂,我们都在努力打拼,因为我们有共同目标,想超越自己的梦想,带着这个美丽的梦踏入了知识的殿堂——美丽的学校。梦在此得以揭开序幕,老师在梦中伴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2.
西藏情未了     
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面积有8个山东省之大。在人们心目中,她充满神秘的魅力,因而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探奇我曾经孤身一人三次从青藏铁路、219国道、318国道214国道乘车进出西藏,历时两个多月,饱览了那里的荒凉与壮美,也领略了残酷的高原反应及险恶的环境。219国道是由新疆叶城起入藏至拉孜,堪称中国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路况最差的一条国道  相似文献   

3.
边城情未了     
船头,船尾,有多少憧憬填塞距离。不分时空,这分执著,飘在水上,随波逐流。人生的河道,归复东流奔大海。  相似文献   

4.
人书情未了     
我有一架整面墙大的书橱,红木,很有学究气。上面摆满了我精心按类分放的书籍。我喜欢整理书,整理书就像整理自己的思路,抚摸自己的心灵。每每轻拭图书上的灰尘,那得书时的兴奋,读书时的饥渴,读罢后的意犹未尽,淡黄的昨日的一幕幕,便在我眼前重现;往日读书时的情愫,再次在我的心头涌动。我的藏书大概可分为五类:童话、古典文学、近代名家作品、畅销书、英文。童话,就像儿时的玩伴,纯真、唯美,不含一丝杂质,像丽江的空气一样清新,揉碎在波光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古典文学,如梦中的仙女,从彩云间飘然而至,给我的世界带来了缕缕馨香。虽然读不…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与湖南教育报刊社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1988年我考入益阳师范学校,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在学校的阅览室看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湖南教育》里的精美文章一下子吸引了我,从此我的成长岁月里总有《湖南教育》一路同行。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湖南教育》的目录页的右边有一个小栏目是发表读者与《湖南教育》互动文章的,我就试着写了一篇《我与<湖南教育>同行》的短文,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写的文章只能是用信件邮寄。没过几天,《湖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打电话给我,对我写的文章做了点评,认为我的文笔不错,鼓励我坚持写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中旬,我来到四川省松潘县,分配在该县唯一的一所高中松潘中学,担任高三理科网络班(通过网络与成都七中同步教学,本校老师负责辅导)和两个高二班级生物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虎狗情未了     
近日,一位澳大利亚女士向四川省自贡市动物园写信,对园中的一大奇观——同一铁笼中生活的老虎和小狗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她说:“希望它们可以接受第三者动物介入它们的生活……”老虎与狗本是势不两立,但奇怪的是,自贡动物园的这只老虎却与一条小狗十分友好地生活了11年。小狗给了老虎儿时的快乐,而当老虎长大后,不论吃食还是外出“走穴”,甚至与母虎谈情说爱,都离不开这条小狗。动物间的美好感情,使我们人类见了也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8.
人狼情未了     
《小学科学》2011,(5):36-39
2009年6月的一天清晨,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的一位牧民发现自己家里羊圈中的羊被咬死了。一个多月来,这里已经发生了好几起类似事件。当地人都认为是狼咬死了他们的羊。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得到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相似文献   

9.
人书情未了     
《人书情未了》《我和文学有段缘》《永远的苏武》《感动,属于莫扎特》《昭君出塞》……这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它们所联想和感悟的对象各有不同——有作家, 有作品;有画家,有诗人;有文学,有音乐;有诗词名句,有历史人物……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写作都基于阅读(广义的阅读,阅读对象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故事、音乐美术等)。阅读是一种习惯,阅读是一种需要;阅读是一种体验,阅读是一种积淀。书(包括音乐、绘画)与人的真正相遇,在于它触动你心弦的那一瞬间,那是一种心灵的默契。阅读,然后用你的文字将你与作品之间的相遇过程、默契程度、心灵感悟记录下来,你会因此而多一笔财富——知识与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0.
我名字中的瑜和瑾取自于屈原的《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寓意一个人胸怀高洁。如同名字,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块透明的玉,无论岁月如何留痕,只要迎着太阳举起,光芒都可以透彻地照进来,照进心底最纯净的角落。  相似文献   

11.
郑俊民 《学习之友》2008,(10):63-63
由杨子权著、黄赞发作序的《情未了》一书,用朴实、流畅、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作者从一个公有制学校的校长到一个民办学校校长角色的转换,并在短时间内成功地把亲手创建的民校办成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的经历过程。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接任汕头市聿怀中学(当时校名称三中)校长,  相似文献   

12.
1994年4月5日,细雨交织的雾纱笼罩着中国中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后荒寂的山坡上有一座黄土堆起的新坟。数千人翻山越岭,逶迤而来,一抔抔清新的泥土,一个个素洁的花圈带着四乡群众的诉说、带着省城武汉的悲悼,无声地落于墓前。没有谁组织,没有谁动员,人们为纪念一个纯洁的灵魂自发而来。正如半年前一样,一支足足有三里长的队伍自愿组成,用真诚的泪水和抑制不住的哀哭隆重来悼念一个平凡的死者。 半年前的1993年10月21日,一位名叫李先盛的小学教师,在几十个小学在惊恐的注视下走完了他五十三年的人生旅程,于他站立了30多年的讲台上猝然倒下  相似文献   

13.
彭云 《文学教育(上)》2009,(14):157-157
读俞晓群先生的《人书情未了》,感触颇多。这本书仅266页,却承载着一代出版家对出版行业最深入最广泛的思考和探讨,这里面遍布着思维的灵动和天才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从教以来,虽几经周折,但身边总少不了一本《河北教育》。对《河北教育》这种特殊的感情,还得从头说起。   1990年我走出了师范的校门,开始独立工作,终于圆了自小就盼望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的老师梦,几分自豪,几分得意。然而当自己真正站在了那羡慕已久的讲台上时,课前准备好的“台词”早已不翼而飞。面对那 36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竟然笨嘴拙舌,不知所措,慌忙逃下了讲台……心怀壮志的我,还没真正开始,就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同组的一位老教师关切地递给我一本《河北教育》,说是让我好好读读。碍于面子,心情很乱的我硬着头皮…  相似文献   

15.
有一台名叫亚当的陪练机器人,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特别扛打。它可以跟着小男孩麦克斯一起跳太空舞。它和小男孩配合得十分默契。想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吗?赶快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回眸名师的精彩课堂,不仅导人时创设情境、引人人胜,教学过程也书声琅琅、情意浓浓,即使结课时也是精心设计,追求一种“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美妙的结尾能使成功更完美。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几位名师的点睛之笔吧。  相似文献   

17.
4月初上映的电影《荒岛情未了》上演了一段毕业生版的大逃杀贱码。揭示了80后在繁华都市的生活背后,年轻人为生存而奋斗的挣扎与扭曲,打造“中国版的《迷失》”。  相似文献   

18.
19.
方明 《教学随笔》2011,(12):33-34
终南山是秦岭的主峰之一,高耸入云,风景殊丽。古往今来,这里不知留下多少诗人的足迹!早在西周、春秋时代,这座山下就回荡着“秩秩斯干,悠悠南山”的诵诗声;王维晚年家住“南山陲”,曾留下“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名旬;大诗人李白也不止一次地吟咏过终南山。他们或撮山之一角,托物起兴;或总览全山,借景抒情。终南山的千姿百态,被他们描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次年,学校送我到华南师大进修,师从我国著名的教育统计与测量专家叶佩华教授和邹有华教授,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与臧铁军、张敏强、戴海崎、亚新、任建胜等同班学习,曾桂兴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进修期间,正值我国高考标准化考试改革在广东省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