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诗歌表达技巧之一的表现手法,是高考常考点,也是体会诗歌精妙处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诗歌的乐趣,领悟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美。学生若想把这部分学好,就要了解常见表现手法的含义,且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并结合具体而典型的诗词,细细品味其妙处,在领悟中加深对该种表现手法的理解,方能达此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考诗歌鉴赏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查点就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难点。表达技巧又分好几类,而衬托只是其中一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考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好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广大考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回避"示现"这一修辞技巧和表现手法,而很多诗歌又大量涉及此种修辞技巧,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等又基本不涉及,故造成学生对很多诗歌的理解肤浅而片面。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几首名诗为例,探讨"示现"这一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对理解诗歌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情景交融是古代诗歌主要的表现手法。《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意象,将情、景、理贯穿在一首诗歌中,成为千古绝唱。本文探析这首诗歌的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考点直击对比、烘托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历年高考都将其作为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重点。综观各地的考查侧重点和设题角度,对对比、烘托手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着眼于对比、烘托等手法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古代诗歌难处有三:一是诗歌教学知识缺乏;二是对诗的品析鉴赏能力不强,不知何为好诗,好在哪里;三是诗歌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尽失诗歌魅力。学诗亦是如此,不知从何而学,也不知写成如何方为佳作。读《学诗浅说》一书,或许可以解决上述难题。这本书不是空谈方法,而是作者治学有成,叙述心得,也与作者著述本书的准确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赋、比、兴是我国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三者中难点在于对起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和理解。学生对此往往认识模糊。起兴主要的特点是借物言情,含蓄委婉地预设下文的情绪或气氛。起兴主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其联想方式有铺垫式、类比式、对比式等。在我国古代民歌或仿民歌形式写作的诗歌,如《诗经》《楚辞》乐府、新题乐府中大量使用,而且现当代一些诗文、各地民歌、歌词等继承并创新了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为新诗创作所用,这是不少诗人在探求着的课题。诗人郭小川在这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青纱帐——甘蔗林》吸取古典诗歌营养,创造了新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值得重视的。在古典诗歌中,前人总结出赋、比、兴三种主要表现手法,郭小川这首诗以赋的表现手  相似文献   

9.
一、考点概述"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一直都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热点,很值得同学们重视。对于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有时在考查中分得并不清楚,但对同学们总的要求是——能识别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并能鉴赏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庆红 《现代语文》2011,(10):43-44
诗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了解并掌握易混淆的表现手法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至关重要。笔者通过论述对比和反衬两种易混淆的表现手法的区别,主要从明晰概念,分清特征,认清区别等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认识对比与反衬这两种表现手法在具体诗歌中的运用。以此可以更准确地解读诗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兴"是继"赋"之后产生的重要的诗歌表现手法,它使汉语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尽管长期以来诸家各派对"兴"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没有学者否认"兴"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内容形式建构上的突出作用。本文仅从兴语音律的铺垫性、制约性、重章性和交融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兴"对《诗经》音律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 ,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但是 ,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 ,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 ,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 ,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我认为 ,阅读鉴赏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表现手法 ,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 ,只有这样 ,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歌都有哪些重要的表现手法呢 ?下面我试着结合具体例子重点分析以下一些表现手法。一、赋、比、兴“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  相似文献   

13.
一、解读外境,拓展诗情空间解读诗歌的象外之境,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在诗情,因为诗歌的象外之境是建立在诗歌有形材料组建的精妙内蕴之上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简单的四句诗,交代了诗人和童子对话的场景,其间并没有晦涩难懂的句子。众所周知,抒情是诗歌的最大特点,塑造形象是诗歌的一贯手法。但我们从《寻隐者不遇》中无法感知诗人所抒何情,所塑怎样一种艺术形象。所以我们必须悉心推敲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全诗采用记叙的表现手法,仔细把握,我们发现记叙的过程中缺少一些内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杨帆 《考试》2011,(Z4)
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都是把直白的概念或抽象的事  相似文献   

15.
蒋玉梅 《新高考》2008,(1):11-13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要鉴赏表达技巧,就要明白什么是表达技巧。笔者认为诗歌的表达技巧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很好掌握,在复习迎考时,很多同学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不甚明了,遇到分析表现手法的试题,要么不写.要么乱写一个。在此,笔者从教材入手,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梳理、阐释,让更多的高三学生能够轻松应对高考。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它分为  相似文献   

16.
第三代诗在诗歌观念、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新诗进行反叛并重建了一套自己的诗歌范式,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非诗化倾向。本文从反诗、泛诗、生命体验的角度来分析其诗歌审美现念的变化,从口语、前文化语言、返古语言的角度把握其对现代诗歌语言的自觉探索,从反讽、变形的角度研究它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革新运用;“非诗”是诗歌创新的一种手段,也是诗歌发展演变的一条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我国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从而为诗歌艺术增色不少.至晚唐时期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其语言文字和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活脱灵动,尤其是经由诗句的倒装、错综所形成的通感技巧,往往在读者们的脑海中烙印下模糊却难忘的官能印象,因而可以引入通感一说进行分析,或言之,探究其中的通感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诗歌创作中常用白描。白描是一种具有写实倾向的艺术表现手法 ,而诗歌是抒情的 ,因此写实的白描有时会约束诗歌的抒情。诗歌中的许多意象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感情想象的变幻意象。在这一点上 ,白描手法不仅是无法胜任 ,而且 ,白描的写实性还会破坏诗歌想象的变幻意象的创造。如果过分地采用白描手法 ,使大量描绘现实的图景充斥于诗歌之中 ,那诗歌就有滑向散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即诗人具体运用某些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写景状物。至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在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容易识别。下面结合具体的诗歌来赏析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屈原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他诗歌创作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其中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创造的新诗体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他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战斗精神激励人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屈原诗歌的创作特点,从诗歌的主题、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来展现屈原诗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