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研究中共早期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史、共产国际与国共关系史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的重要资料。本文试图从一个大事件,即五卅运动为切入点,通过对《向导》和同时期其他著名报刊进行对比考察,探究《向导》之独特风格与所起到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向导》周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就《向导》周报的主编、经费、蔡和森对《向导》周报的贡献、《向导》周报与主要历史事件的关系以及《向导》周报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等问题作一学术史的回顾,并就《向导》周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3.
近代政治急剧转型,报人角色认同极其复杂,特别是政治家办报。近代国家一政党关系面临重构,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有其复杂的章程与规范,在政治权力的攫取与把握上显然有自己的言路及战斗力。国共合作、分裂语境中陈独秀与《向导》的关系,反映了陈独秀等领导下党报与其时政局变迁的关联,也反映了共产党走向中国政治舞台中言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政坛角逐中各种政治力量皆有自己的言论立场及阵地。从传媒层面看,扮演着言路角色的报刊既面临着社会主义的传播,也面临着欧关殖民主义的渗透。中共及其领导下机关报《向导》强调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统治。陈独秀高度重视报刊所呈现的舆情,旨在以重建的精神进行国民革命。早期中共报刊的政治宣传的成功与否涉及社会结构、行动、话语等。思想启蒙者或革命者如何从话语层面唤醒民众,显然涉及政治观念及其认同,而报刊又以什么样的革命话语进行呼应舆论,这涉及报刊报人的世界视野与中国目光的关联与互动。以陈独秀与《向导》关系为中心作分析,可以呈现这一历史风貌之侧影。  相似文献   

5.
创伤叙事是记录人类社会创伤的一种形式,即通过特定的叙事策略将灾难、战争、耻辱和遗憾等物质性创伤和精神性创伤加以表达。创伤叙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激活能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向导》周报关于五卅运动的书写是中国共产党创伤叙事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从创伤叙事角度切入,分析《向导》周报对五卅事件的报道,可以从叙事文本、叙事角色、叙事技巧的维度剖析其创伤叙事逻辑的呈现。  相似文献   

6.
《向导》周报是我党早期创办的一份机关刊物,在其存在的大约五年时间里,《向导》周报进行了大量的反帝反封的宣传,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选择性的受众定位、强有力的口号动员与批判性的语言风格。正是《向导》的这种特色式宣传使之成为了当时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在陈独秀的关心、支持下翻译、出版的。陈望道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独秀从北大图书馆借来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供其翻译时参照;当译稿脱手后,他又亲自审阅把关。为及时印行《共产党宣言》,陈独秀积极筹措出版经费。陈独秀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传播者,而且把《共产党宣言》作为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后期陈独秀评价,是史学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遵循“百家争鸣”的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陈独秀1933年在国民党监狱中撰写的《辩诉状》进行了评析,肯定了该文的反帝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立场,评价了该文对科学共产主义的宣传和卫护,分析了产生此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923年下半年(7至10月间),《努力周报》发起了一场有关"国民党"的讨论。尽管其规模和影响均不及同年发生的"科玄之争",但是这次讨论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却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国民党重新崛起的绝好视角。讨论中反映出南、北政局变动的诸多信息,若能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或对深入了解国民党在当时北方舆论中的形象有所帮助,并可追索国民党势力在往后几年迅速抬升的某些远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素材来源,认为,陈独秀的性格特点和思想面貌对鲁迅构思“狂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在国民革命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革命的性质、动力、领导权和前途等问题,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论述。陈独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些问题的探索,既有积极意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始终认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持,是革命的前驱者,并敬仰他的人格,鲁迅的陈独秀观并没有因为陈被开除出共产党,成为托派而有所改变,出自冯雪峰手笔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并不代表鲁迅的态度,陈独秀也十分敬重鲁迅,对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始终给予充分肯定,他喜欢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始终认为鲁迅不是神,是有文学天才的人(编者摘编)。  相似文献   

13.
14.
向警予烈士的报刊活动,构成了她一生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对向警予在首次国共合作期间主编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的活动史实作陈述与评价,有助于认识这位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刊工作和宣传家。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近年来随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材料》、《周佛海日记》等一大批档案材料的解密出版,有力地推动了陈独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周佛海日记》起自1937年,终于1947年,除部分年月有所丧失外,保存较为完好。该日记多有涉及陈独秀,对于研究陈独秀晚年的活动、言论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即尝试以该日记为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背景,一窥陈独秀晚年的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对联绵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连语类编》是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书中引用了不少《释名》里的联绵字,从中可以看出其对《释名》的态度及其对《释名》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06,(7):F0003-F0003
《英语周报》创刊于1983年4月,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是一份面向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705/(F)。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青年》杂志创办、编辑部的迁移、发表的宣言、杂志的文章四个方面,说明了陈独秀与《新青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和《品周报》是立足于湖南本土的两份生活时尚类周报(刊)。处于声色的“主流”与文字的“优质”这种尴尬境地之中的生活时尚类周报(刊),需要抓住内容为王、品牌开发、读者优势、“新”时尚再造等要点,找准自己的定位,讲究时尚和文化的融合,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并挖掘发行渠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