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像并不是很久之前,明儿还常要我开车带他去市立图书馆,找些比较冷僻的书查资料;现在他交报告只须坐在电脑前一"上"一"下"--上网、下载,就大功告成了.至于我的丈夫,更是早就免去了进图书馆的麻烦(当然,找不到人的时候,他也就不能用"上图书馆查资料去了"作为藉口).自从有了"网路"这样东西,在我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电脑似乎就成了他们父子俩的虚拟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正>写作难也不难,就六个字——开始写,不要停。前半句还好办,或许某个小鸟飞过窗前的下午,觉得世间美好,动了付诸文字的念头,于是拉开椅子,坐下来,奇妙之旅就开始了。但是,后半句却不太好办。“不要停”难倒多少英雄汉,“没时间”成了万能的吐槽。雄心也就这样被啃碎,有人每日一碎,有人永远碎了。那问题来了,我们是真的“没时间”吗?说这话的人是有潜台词的,意思是没有整段时间。于是,他决心等,等财务自由,等孩子上大学,等退休赋闲……最终也没有等来时间,却等丢了那个  相似文献   

3.
说起来,人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应该再有什么特别牵心挂肚的东西了。您说,什么罪他没遭过,什么福他没享过,什么坎他没跨过,什么大起大落大红大黑大冷大热他没经历过?红楼梦里那首“好了歌”都唱过千百遍了。但是,要有一天,谁要跟我说,嗨,老陆,你们家那一片的住户保不齐从今儿个起就全都上不了网了,我一准儿跟他急。那感觉就跟突然把我关进了小黑屋,或者把我扔进一个深八十米的枯井里后,就没人理睬了一样。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5.
老家的房子     
我在老家有一套房子。三年前这个小区刚修好,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出去散步时看到它,我说,以后我要在这里买套房子,每天走回家吃饭也就五分钟。没几个月我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有了点钱,真的买了一套。买之前就在北京草草看了一下户型图,一年之后又草草看了一下那套毛坯房,然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唯一的印象是,房子里面有一个斜斜的小阳台,可以让我放上一张很舒服的蓝布沙发和一个小书架,坐在沙发上看书的时候,边上是一盆犹豫着要不要开放的栀子花。那套房子就那么放着,没有装修,也没有租出去,价格涨了一点我也没有卖。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那你可以刷碗一天和同学出去吃饭,买单的时候想跟服务员开下玩笑。"哎呀,今天没带钱出来啊。""你可以刷卡。""可是我也没带卡出来的啊。""那你可以刷碗!"这是什么地方公交车站上一位老太婆拄着拐杖颤颤悠悠地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坐在靠近司机的第一排座位上。每到一站,她都会用拐杖戳司机的臀部,问问他这是哪一站。过了几站,汽车又靠站停了下来,老太婆又用拐杖戳戳司机的臀部,着急地问:"这是什么地方?"司机生气的答道:"这是屁股。"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压力     
有些青年人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觉得当记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在新闻队伍里,确实有这么一种少数人,自由自在,业务上也无所追求。你说他不忙吧,他整天出来进去坐不住;你说他没写稿子吧,他住上几天还有稿件见报,稿子后面好几个名字,有说他是署了些关系名,有说是他在别人稿子上挂的名。这种记者,写了多年稿子,没写出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前,在家里接到一个长途电话,打来电话的那位没寒暄几句,就问我是否看过《夹边沟记事》这本书。我说还没有。他告诉我,这本书很值得读;接着说起书里一个"上海女人"远赴夹边沟寻找饿死的丈夫的故事,我听得出他讲这故事时有点动情。最后他问我,要不要帮你搞一本书来,我说,不用,我会有办法的。打电话来的人名叫解思忠,时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是国家副  相似文献   

9.
兰子 《出版经济》2003,(12):42-43
在酒店顶层的酒廊里,叶小歌等着同僚多年的赵明明.他的四周空无一人.那些卖笑的看他这副深沉的派头,一定以为他是卧底.一个姑娘飘飘渺渺而过,绕了几个圈子,坐在他的桌子边,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英文小说.她看来看去,总没翻过那一页.  相似文献   

10.
同桌     
我的同桌故事多,我的同桌真快乐。可不是,每天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每天都吃了“开心果”似的。他喜欢唱歌,是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每天都搅得我心神不定。可当我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记事本时,才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那么疯狂。他把许多歌词改了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他这样锻炼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尤其是他的一句“我喜欢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让我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原来他和其他歌迷不一样。他在狂热中没忘记自己是谁。从那以后,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听他唱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和他接触多了,…  相似文献   

11.
修改拾趣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写文学作品,还是写新闻报道,都不能忽视修改。契诃夫曾这样说:“写作的技功,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投巧。”诗人梦家将他的诗寄给胡适修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鸟莫许唱,清溪停了不流!”胡适改成了“鸟不许唱,清溪停了莫流!”把第一句中的“莫”与第二句中的“不”移了个位置,使两句都成了命令语气,增强了抒情性。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本来有这样几句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写完后总觉得有点不够味。当时这出戏在重庆演出,演员张逸生同志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称自己是韩流幸存者。当然了,对反韩流的偏执源于我大学时候的一段往事。当年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几个韩国来的留学生混在一起,每周末就去留学生宿合,当然我的目的在于美味的免费的烤肉,韩语是一句都没有学到,这一点让我时隔多年之后看对面的同事小姑娘每周坚持花钱上韩语课时,颇为后悔——当时我真的没想到,这竟然会成为一种文化时尚潮流。后来某一天在我大口吃烤肉的时候,不小心听到韩国留学生们抨击中国姑娘大大的不好看,远不如韩国MM,说完他们对视一眼,长叹一声,乡愁油然而生,完全忘记了我这个坐在旁边吃白食的中国姑娘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白修德,一个不该忘记的外国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白求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能超过任何一个外国人.20多年前我在豫西乡下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们在农业社的土地上磨洋工时,就常听那些饿得腹胃紧贴一起但心情却异常舒畅的社员们总爱把一句自编的歇后语挂在嘴边:"白求恩的弟弟--白求(球)了"由此可见,尽管在他的家乡,白求恩的名字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知道,但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着极高声望的.  相似文献   

14.
你們可以看到,在我們报上發表文章的有工人,有农庄庄員,有教师,有工程师……一句話,各种职業的人都有,有时甚至还有作家。报上常常登載华西里·彼得罗維奇·維尔胡什金的文章。是的,一提起維尔胡什金,大家一定是很熟悉的。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嘴里含着烟斗,臉上挂若愉快的微笑,看样兒,就像从没有过憂虑和沉悶的时候。他也屬于特写作家之列,他的大作在人們的心目中早就享有了威望。他邢銳利的笔鋒,第一句話就会打动你的心弦,并且紧紧地把你抓住不放,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沒說的,真是个艺术家、魔术家!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的一天,顺义区档案馆查档室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一进来,就不高兴地说:"真麻烦,我也没结过婚,查什么婚姻档案呀!"档案馆工作人员马上向他询问情况.原来小伙子叫李海涛,和一名外国姑娘谈恋爱,现在准备结婚,可到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时,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还需要到档案馆来查是否有他的婚姻档案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7.
贺伟 《档案天地》2013,(4):28-34,43
1996年7月13日,原中国日报总编辑、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陈砾重返阔别半个世纪的庐山。陈砾凭着依稀的记忆,终于在鳞次栉比的别墅群中,找到了他少年时多次住过的别墅,他最喜欢坐在大门前台阶旁的长条石上往下滑,常把裤子磨破,没少挨母亲的责怪。至于父亲,根本没时间管他,他连父亲的面都很难见  相似文献   

18.
一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倔强?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此诗题为《威权》,是一首典型的左翼诗,作者是胡适.《威权》的末尾有一个注释:"八年六月十一夜.是夜陈独秀在北京被捕;半夜后,某报馆电话来,说日本东京有大罢工举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诗歌非常时尚,连郭沫若为自己的诗集《女神》写的序诗,也会写成这样:"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  相似文献   

19.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1):27-27
想通了 上次去K歌,我挺喜欢的姑娘喝了一杯啤酒,就不胜酒力发晕,后来让旁边的帅哥送回去了。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昨天我又把姑娘约出来吃饭,姑娘喝了一斤半白酒,我都吐了,姑娘压根没事还帮我打车。开始的时候我闹不明白,才几日不见她酒量如此突飞猛进?后来我无意间照了照镜子,一下子想通了好多事。  相似文献   

20.
我当过小贩     
迫于生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背着一只包,装着几幅裱好的书法去雅秀市场附近卖。我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把一幅立轴挂在旁边的树上,表示我在卖这件东西。但很久都没人理我,而且有些人力车就停在我面前等着拉客,还不断有人吐痰在我旁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