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跨部门信息共享问题,是制约电子政府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电子政府中的跨部门信息共享问题,运用激励理论方法,分析了电子政府的跨部门信息共享的激励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模型;通过分析认为,为了诱导政府部门提供共享信息,应同时采取正激励措施和负激励措施,两者互为担保才能到达满意的激励效果;所建立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模型,主要适用于同级政府所管辖的部门。  相似文献   

2.
范静  张朋柱 《情报科学》2007,25(7):1080-1084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用和管理,解决政府机构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因此,加强政府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原有文献和访谈调研,本文归纳了法律和政策环境、项目倡导机构、组织间信任、组织领导支持、技术支持、实施成本和流程的可追踪性等七个因素,建立了政府部门间电子化信息共享的成功因素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模型的进行验证,同时,研究了政府行政层级对跨部门间信息共享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影响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平  张鹏刚  叶军 《情报科学》2007,25(4):548-556
政府部门阀的信息共享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对我国地方政府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问卷在陕西省宝鸡市进行实际调查。最后,对所提出的影响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信息共享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推进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歌  钟汉勤  胡芳  刘国亮 《科研管理》2012,33(8):146-152
我国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信息黑洞"现象。为了探寻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对策,论文从同级政府部门间、上下级政府部门间和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这三个角度来研究各决策主体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博弈关系并进行分析,建立博弈模型,最后针对这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平  甘露  罗凌霄 《情报科学》2008,26(6):826-833
在对我国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问卷调查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对4政府部门间信任水平及各影响因素内部结构的考察,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假设。在实证分析中,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了检验,提出了推进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刚  覃正 《情报杂志》2006,25(9):2-4,7
回顾了组织间信息共享的研究进展,从理论模型、信息生态、影响因素和经济学分析四个方面,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研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利益补偿机制,建立了分析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两部门三阶段利益补偿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采取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利益补偿方式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内外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理想状态,并进一步设计了模式的动态实施过程整体框架,并对该模式的构成做了具体的阐述,包括共享规划、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和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最后对该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是目前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但目前国内对影响政府信息共享的因素还缺少系统的探究。对我国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框架,包括资源、动力和特性认识三个方面,并对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  相似文献   

10.
龙怡  李国秋 《情报科学》2017,35(5):34-41
【目的/意义】根据政策,试点城市需要在城市内实现办事中的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方法/过程】基于电子 政务流程构建六方合作博弈模型(信息供方、信息需方、公民个人、上级政府、共享平台、企业),并求解讨论。采用 上海市具体事项进行模型检验,最后构建信息供需及公民三方合作博弈,用Shapley值求解。【结果/结论】发现信息 共享难的原因是信息供需双方共享后收益降低,提出信息共享绩效考核和用户付费两种策略。案例证实政策能降 低全社会办事成本,公民获得“电子政务红利”。立足付费策略对小联盟博弈再次求解,可获得使各方愿意共享的 方案。  相似文献   

11.
技术的社会进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控制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负反馈复杂社会系统的技术进步的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分析 ,揭示了技术进步的趋势与社会需求的大小无关而由复杂社会系统的结构所决定 ,指出社会因素对技术进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复杂社会系统的结构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魏奇锋  石琳娜 《软科学》2017,(7):135-140
利用WS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知识网络的结构演化模型,通过度与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及集聚系数等参数变化反映结构的时序变化,通过平均知识存量及标准差计算反映知识主体的行为变化,从而有助于明确知识网络结构演化微观动力机制及其结构演化过程细节.模型中知识网络主体的价值优化预期是网络结构演化动力,网络结构演化具体过程则涉及知识网络价值计算、知识节点耦合成本计算以及关系边权重计算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界定并解析了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内在结构,建立了基于融合演变速度状态和演变速度趋势等速度特征的改进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各省区2007—2013年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及其演变综合效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该时期内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度较高,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却呈现疲软甚至下降态势;相比之下,虽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各个时序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度较低,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状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及其演变综合效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舆情具有的衍生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特点,使得舆情的演化分析相当复杂。本文在分析舆情演化的微观组成及其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以期对舆情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有效地描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动态网络模型的结构、演化特性和描述方法等建模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熵和耗散结构对突发事件演化进行分析,明确突发事件演化过程符合耗散结构非线性及动态变化的特性,据此对经典布鲁塞尔器(Brusselator)模型进行转义处理,建立突发事件演化的耗散结构判断模型。依据模型构建正负熵指标体系,判断事件演化的受控性是否满足耗散结构的有序平衡状态。最后依据事故资料,对2013年某输油管道泄漏事故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事故的发展过程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扎根理论,以动态视角,纵观海尔集团自建立以来30年的商业模式演进过程,探讨了商业模式演进机理这一问题。经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出了商业模式演进的机理模型,并详细探讨了商业模式演进动力——外部环境、顾客需求、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商业模式演进载体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手段、运营机制、企业战略和关系资本,以及商业模式演进结果。并提出商业模式演进过程中随着企业的成长,其动力、载体及结果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完善了商业模式演进相关理论。企业应认识到企业家精神在商业模式演进中的发挥作用的机制,并保持控制与创新的平衡以及各个演进载体之间的耦合,因时而变,以保持企业持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Nonaka 等提出的知识演化和创新的经典 SECI 模型虽然揭示了知识演化的过程,但难以解释诸多知识的同时演化现象和知识创新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微电子行业的知识演化过程和知识特性说明了传统 SECI 模型的局限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知识演化和创新的改进 SECI 模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对应的三维坐标系,阐述了知识演化和创新中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者的关系以及个人、团队、组织、组织间知识演化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机理,指出了改进 SECI 模型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并对模型进行了知识动力学分析,解释了知识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复杂现象,并根据改进模型提出了发展我国微电子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哈肯模型的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再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机制是探索城市再生资源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城市再生资源系统的演化机理出发,首先分析了城市再生资源系统的内涵与理论演进方式,然后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建立城市再生资源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19个省市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映经济效益的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利润是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最后对城市再生资源系统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探索我国城市再生资源系统的发展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才合理配置对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的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动力模型,分析两者的协同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演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通过合理的演化路径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配置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邵鹏  胡平 《科研管理》2016,37(7):81-88
基于双边网络效应视角和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提出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创新动因-驱动因素-创新效果"研究构念。通过多案例研究得到提升顾客识别、顾客契合、让渡顾客价值、电商生态系统的方法。按照电商平台创新演变阶段进行讨论,认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所代表的技术驱动、商业诚信所代表的市场驱动、线上线下整合代表的价值链驱动、以及自组织生态系统代表的范围经济驱动分别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各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