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领导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实,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领导要了解、掌握教师的心理,使全体教职工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尊重、信任的.这是教师发挥积极性的直接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桂芳 《班主任》2001,(9):24-25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积极性的源泉和内部驱动力,所以学校管理者应该掌握运用需要动机的理论,采用多种形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目的.除此之外,作为学校领导者还应重视非权力的影响力.这同样是领导者调动教师积极性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是一种心理管理的过程。制度的实施、工作的落实,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者要研究教师的心理特征,掌握教师的心理活动,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创造适于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是当代学校管理的主题.近年来,广大学校管理人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笔者以为:在学校内部科学构建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将有助于连续持久地激励教师工作行为的积极化.下面浅抒已见,以期抛砖引玉.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认识人们往往将人的积极性视为一种心理状态,即指人的心理处于能动状态,表现为认识的话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意志的努力强度及由此而引发的行为表现.8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已经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项工作列为管理的核心,并开展一系列激励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丰富了对工作积极性的认识.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作积极性,其研究对象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所谓教师工作积极性是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需要、动机和目标相互作用的推动下,并通过教育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倾向和实现目标过程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频繁流动,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师资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学校如何留住和吸引教师,如何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已成为学校管理的关键.心理契约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把心理契约的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中,以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思考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它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有效地对教师人际冲突进行调控,将人际冲突的消极作用化为积极作用,可以调动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养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7.
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聘任制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和心理安全认知水平不高,仅达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权益认知水平较低,介于积极性和消极性认知之间;教师发展认知水平一般,略高于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权益认知和发展认知在学校类型、学校等级和学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权益认知在职务方面差异显著;心理安全认知在学校等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校长起着决策作用,校长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管理目标,仅仅靠行政命令的权威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洞察教师的思想情绪、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及时采取一些非物质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控。心理控制,就是指根据心理语言——一种非语言潜在信息交流形式——产生、传递、作用的规律,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制造某种行为氛围,引起相应的心理语言,从而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校长要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心理调控,就必须重视感情投资,引起补偿心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校长在运用心…  相似文献   

9.
市场压力下重塑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是由学校和教师两个主体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和了解教师心理契约所形成的主要特征,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学校与教师共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取决于动机,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一旦成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它就会激励人们去行动。要想在学校管理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掌握教师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校园.心理契约的形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文章提出,应当在作为规范─功利性组织的学校中推行建立在心理契约基础上的全面报酬制度,在保障教师职业安全的同时,发挥教师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师主体意识,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花园.  相似文献   

12.
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平顶山五矿中学校长卢绍玉学校管理实践告诉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一环。所谓积极性,就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师的积极性就是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智力、体力,才能...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心理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师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及其方法,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过程。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确实,“被迫干”和“乐意干”其效果是不会一样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掌握教师的心理活动,有效地运用心理学这个“神秘武器”,去创造适于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但由于影响教师心理活动和心理环境的原因多种多样,因而教师心理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同时也决定了教师心理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下面仅就几个基本方面作些简单分析。 一、注重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分配是学校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大有讲究.分配合理就会大大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出分配的调控和引领作用;分配不合理则会导致矛盾重重,人心涣散.  相似文献   

15.
欧阳明 《江西教育》2004,(15):25-25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校长趁着决策作用,校长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管理目标.仪仪靠行政命令的权威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洞察教师的思想情绪、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及时采取一些非物质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控。心理控制,就是指根据心理语言——一种非语言潜在信息交流形式——产生,传递、作用的规律,有意识、有针  相似文献   

16.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原理,谈谈适应教师的心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几个问题。一、适应教师事业心强的心理,调动积极性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一般的职业心理,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是一切专业人员的共同愿望。教师的职业追求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有用人才,教师的这个动机,是推动教师全部行动的内在动力,学校管理者应研究教师的这种心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一,处理好工作环境和教育工作的关系。当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经济物质条件的限制,我国许多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较艰苦,工资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管理中,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人曾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法,结果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显得力不从心。有人曾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大搞物质刺激,滥发奖金,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引起了教师之间的攀比心理。在学校管理实践和心理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工作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关键是管人,管人的关键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就要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序化、事务型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为教师构建和谐的心理时空。一、尝试换位体验传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助人者"成为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追求。助人自助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趣和重要目标,是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工作的前提。学校心理教师要树立助人自助的专业信念,遵循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原则,扮演助人自助的多重专业角色,掌握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艺求,构建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模式,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助人中体验快乐.在自助中积极成长.在受助中维护健康,在互助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所谓积极性情感调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和挖掘学生的思想感情,根据学生情感发展规律,通过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创设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教学媒介的情感性,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参与学习,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积极性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这里主要指学校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间、教师与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下同)则是领导、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心理关系.学校内部良好人际关系对学校管理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际关系的协调职能,避免或消除组织冲突,减少人事矛盾.从而有利于教育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并为每个教职工个性心理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从调节领导、教师的认知,增进人际吸引力和加强交往来实现.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特点,引导全体教师(包括领导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间的吸引因素,通过交往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