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真教第二代领袖"北七真"中,生前身后光芒最为耀眼的,当数长春真人丘处机。他的弟子李志常写了一本名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元中书令耶律楚材写了一本《玄风庆会录》,其实都是有关他万里西行谒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事迹的记录。这两本书的传世是沾了丘处机的光。成吉思汗十分敬重丘处机,以神仙相称,赐之虎符,副以玺书,并接收了丘处机关于"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的忠告。丘处机还燕后,打着成吉思汗的旗  相似文献   

2.
采访手记 2001年7月18至19日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和这本书之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成都商报》副总编辑杨力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何总是一本书。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该翻到这本书的第几章第几页,他是  相似文献   

3.
成功经验:认真一点 作为《谁动了我的奶酪》(以下简称《奶酪》)简体中文版的策划人之一,我听到了太多的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有几种说法最为常见。一是说《奶酪》这本书做得太好了,从各个方面讲都无懈可击;二是认为《奶酪》书的策划者运气太好,谁拿到这本书都能做好;三是只要投入大,什么样的书都能做出一个好结果。对这三种说法我基本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奶酪》书的策划及运作过程中,老实地说,我们没有感到这本书做得太好,  相似文献   

4.
眼下对哲学书感兴趣的人恐怕不多,可是有一本哲学书《苏珊的世界》却畅销全球,其原因就是这本书最容易读懂。由此,我也想起房龙的两本书,一是写人类历史的《人类的故事》、一是写人类思想史的《宽容》,很难找到比这两本书更通俗易懂、更妙趣横生的历史书籍了。不知怎么搞的,我往往把这几本书看作是一种书评,是以自己的见解来组织介绍古往今来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及其观点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自愿到乡下一偏僻的中学教书.那时,乡村文娱活动很少,精神食粮奇缺,我就托舅舅给我找几本书看,舅舅给我找了一些《河南日报通讯》(《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正初春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者,手里拎着一个布兜,来到了保定市档案馆,我一看,是局里退休的老馆长——杜永康。只见他从兜里掏出几本书,说这是自己的拙作,送给馆里收藏的。我说这是好事,馆里还从没收藏过兰台人自己写的回忆录呢。厚厚的一本书(全书40余万字),书名是《岁月记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行。杜老走后,我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合上书本,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7.
当我在不经意间读了翁礼华所著《五十而知天命——财税改革随笔》(以下简称《五十而知天命》)一书时。油然而起的一个念头,是想去多买几本,来分赠给我觉得可能会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世界历史名人传略》(文字本)这是一部关于名人的书,是“世界”“历史”上名人的文学传记。本书把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二十二位历史名人介绍结读者。按年代顺序,他们是释迦牟尼、孔子、亚里士多德、秦始皇、恺撒、耶稣、成吉思汗、穆罕默德、达·芬奇、李时珍、莎士...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汉,还是成吉思汗?黄鸿森新闻出版报1996年1月10日四版刊出一篇短文,题目是《日本作家陈舜臣与成吉思汉一族》。题中的“成吉思汉”没有写作通行的“成吉思汗”,我疑为另有一族。读到正文中的“为什么一个贫穷、落后,甚至尚未形成文字体系的游牧民族,竟...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允许我妄称一次自己是个读书人吧。事出有因,《中国图书评论》约我写一篇关于自己与一本书的小短文,这样我就必须以一个读书人的角色来说话,否则便无法落墨了。是为缘起。我要谈的是《文心雕龙》这本书。关于《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重要性,它颠扑不破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  相似文献   

12.
王福时 《出版史料》2006,(4):108-111
今年是伟大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1周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决定隆重出版《前西行漫记》(原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以下简称《印象记》),让广大读者有机会看到这本尘封68年客观真实记录那一段历史的图书,了却我多年的心愿,我和许多关心这本书的老朋友都非常高兴。一很多读者想必都知道胡愈之在1938年翻译出版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成《西行漫记》),而鲜有人了解在这本书之前十个月还出版过一本有人称之为《西行漫记》雏形本的《印象记》,主要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印了5000册,…  相似文献   

13.
成吉思汗,不仅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民族,而且代表着一种哲学、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所以,直面成吉思汗,是需要勇气的。纵览近年研究成吉思汗的理论成果和艺术创作成果,其中马冀著《成吉思汗评传》应该说是很有特点的。特点之一,是在记述人物生命历程中凸现“评”而不是工于  相似文献   

14.
我在辞书出版社工作了四十多年,从助理编辑至编审,经手的书不算少。现在回想起来,每本书有每本书的特点,每本书有每本书的故事。到底哪一本最与众不同,哪一本工作难度最大,思考再三,最难处理的是一部在中国内地并未上书架的辞书一《辞海》台湾版(据1989年版)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相似文献   

15.
友人造访,带来一本书——《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以下简称《技巧》),劝我看看,声称值得一读。说实在话,这类书近年来翻阅了不少,千人一面,留下较深印象的,寥寥可数,所以真不想读,怕耗时间,但在友人的极力推荐下,我便试着走了进去。刚打开几页,就觉得此书不同一般,时时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待合拢全书时,我感到,它是新闻学同类著作中  相似文献   

16.
校稿趣事     
我的长篇小说《北腔》是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这本书定稿过程中,责编王洪先先生一丝不苟的编辑风格,让我感受到一种对待文学的神圣态度。王兄对《北腔》一字不放过的认真,甚至超过了我,让书中的一些笔误不断被勘正,真让人感动。在此,记录校阅过程的几则趣事。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建党85周年的日子里,我忆起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与一本书--一本可说无人不晓的红色经典的书的故事.这本书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红岩》.他,就是肖泽宽同志.  相似文献   

18.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19.
这个故事是一个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想写的。他叫黄伊,他向我借了两部书的相关档案,一部是《尘埃落定》,一部是《历史的天空》,他说他想写本书,类似“好书的故事”。我知道,他当编辑几十年,编过《红岩》那样的好书,他该是有些心得的。那天还和他谈过一些书事,看他劲头十足兴奋异常。几个月后,看到社报栏朴素的讣  相似文献   

20.
我唯一能自吹的地方,就是本人在互联网里可能犯的错最多,挨的骂最多,然后也经历了很多失败,所以这样才有一些真实的感受。建议大家把《定位》和《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这几本书放在身边反复读。你经历得越多,对这几本书的体会就越深。我过去几年经常翻看,每次都有新的心得。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少花点时间刷微博,多花点时间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